浅论高职教育管理者的创新意识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国内对高职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的讨论和实践已全面开展,以期通过改革与创新,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本文从创新意识的基本内涵出发,阐述了在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管理者应具备创新意识,包括市场化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和信息化意识等,以推动高职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高职教育管理 管理者 创新意识
  
  近十年,国内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为社会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切实发挥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高职教育办学思想、理念、体制、规模、质量等的变化,尤其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教育阶段,对高职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增强管理者的创新意识,从而积极推动高职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1.创新意识的概念与基本内涵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就其主观因素而言,创新意识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1)动力意识
  创新意识强调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创新者行为的积极性受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所左右。有科学的动力观,才能创造科学的动力机制,调动创新者的最大积极性。
  (2)超前意識
  创新意识强调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在时间上具有超前性。此外,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从客观上决定了超前意识的必要性。
  (3)方法意识
  思维方法对创新者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注意总结自己的思维经验教训,注意追踪新的科学方法以改善自己的思维方法,在思想上保持一种方法论意识。
  (4)开拓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传统的管理思维与方法已难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管理模式、体制、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相关管理人员要具有开拓意识,在思维和方法上与时俱进。
  2.创新意识与高职教育管理
  与普适意义下意识对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意义一样,创新意识在高职教育管理创新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同时也是当前新时期对高职教育管理者的特殊使命要求。
  首先,管理的本质是创新。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戴尔认为:“真正的管理人员永远是一个创新者。”创新不仅体现在制定规划之中,而且体现在执行管理的各项职能时,都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其次,高职教育具有超前性、创造性、科学性和预见性的特点,并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而向前延伸。在当前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改革中,有许多新问题是前所未有的,甚至是无法借鉴的,管理者需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创造性并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3.新时期高职教育管理者需具备的创新意识
  作为高职教育发展规划的决策者与改革创新的推动者,高职教育管理者身上所具备的创新意识,对高职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认真分析高职教育的特点,并充分了解高职教育管理状况和发展规律,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管理者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创新意识。
  (1)市场化意识
  这里的市场化意识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在管理思路上,要本着高职教育职业化的特点,采取基于市场的职业化管理原则与措施,强调基于市场的竞争和基于市场的绩效考核,以3E——效率、效果和经济为核心。二是在具体运作上要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要加强产出控制,降低运行成本。与普通高等教育以知识创新和传授为特征不同,高职教育管理强调实用性,培养目标为技能型实用人才,按市场和岗位变化,灵活撤并专业,课程内容注重应用性等。三是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也是当前国内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的需要。
  (2)品牌意识
  面对当前高职教育在生源、师资与就业等方面的激烈竞争,如何促进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已成为各高职院校管理者所面临的一大问题。采用品牌战略,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法宝。要做到这一点,高职教育管理者首先自身要具有良好的品牌意识。然后将品牌建设作为一种长期战略融入到办学思想与发展规划上,并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需在硬实力与软实力两方面同时提高。高职教育硬实力最直接的体现是教学质量,并最终反映在学生的职业技能上。高职教育管理者要以教学为中心,并在教学相关的各个环节做好工作,切实保障教学质量。在软实力方面,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不只是通过广告宣传等手段简单提升其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得到社会、市场,以及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如同企业的品牌效应除了产品质量还体现在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一样,高职院校软实力的提高、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具体来讲,高职教育管理者要注重学生思想、职业道德与文艺特长等方面的培养。
  (3)服务意识
  如同所有企业都会以“顾客就是上帝”为原则,高职教育也有自己的“顾客”。按照企业与顾客的关系,谁为企业提供了经费或购买了企业的服务或产品,谁就是顾客。在高职教育中,政府、合作企业向高职教育提供了经费,家长和学生向高职教育学校缴纳了学费,因此,政府、合作企业、家长和学生就是高职教育的顾客。既然高职教育有了自己确定的顾客,就应当遵循“顾客就是上帝”的宗旨,按照顾客的需求来提供服务,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知识、技术等强加给顾客。只有树立了“顾客”观念,心中有了“顾客”,高职教育提供的服务才能适应政府、企业、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才能建立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在具体环节上,学校要随时了解社会、市场和学生的需要,确保培养目标与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一致,在学生中咨询与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质量要求,管理者要及时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信息化意识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信息化深入应用到各个领域。数字化校园,各类基于网络的招生、教务、教学和交流平台已在各大高校广泛应用,为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和学生等不同对象提供服务。高职教育管理者应当顺应社会与科技发展趋势,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充分了解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其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中除了可以提供基本的信息服务以外,还可对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支撑服务。如通过构建数字化校园,将各职能部门有机地串联起来,从而使办公自动化。在招生或教务管理系统中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为相关管理者提高科学而高效的决策。此外,通过运用移动技术,如短信通知或移动学习,可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的信息服务,把以生为本的思想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孙敬全,孙柳燕.创新意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
  [2]李京文.管理新理念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
  [3]李桂华,赵鹏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1.
  [4]骆泽敬.略论高职教育的管理创新[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5]陈丽萍.试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J].江苏高教,2004,3.
其他文献
随着明中期商人传记商品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商人传记作者的人数成倍增长,作者整体水平下降过程中出现了两极分化。这说明文学商品化使作者群体人数扩大的同时,会拉低作者的整
沈从文在启蒙的文化思潮中,用牧歌式的笔调描绘了湘西独特的生命形式。沈从文通过一系列对单纯、美丽、勤劳的“边城”居民的精神风貌的描绘,表现了浓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形
钢琴演奏中的心理调控能力是音乐表演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一个需要经过长期艰苦训练才能具备的能力。因此,要使学生具备这种能力,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进行不懈的锻炼.如苦练过硬的弹
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讲其实是移情艺术,语文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应结合课文中蕴含的情理。通过激情的点拔,引发学生与作者情感共通共融,从而理解蕴藏在优美
采用了改进的BP神经网络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仿真预测,并与证券交易所公布的结果做比较,验证了其可靠性。
银行分拆已成为银行并购反垄断救济的通行方式,有效的分拆机制一方面要能正确地挑选分拆买方,另一方面也要能有效地制约和防范并购方的策略性行为。在银行并购分拆中,参与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交往情绪为基础,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为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立足课堂,而且向生活拓展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教材中以案例栏目出现的2—3个教学案例进行分类。并从内容、表现形式及功能和适用性方面进行评析,旨在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参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基础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战略地位。因此,用新的教育理念来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培育新型农民,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