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批判对马克思理论形成的影响机制探讨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2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督教在西方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批判思想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对虚幻的、与现实相分离的基督教的“天国”进行了全盘否定。本文主要从马克思宗教批判的思想来源入手,对宗教批判对马克思理论形成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宗教批判;马克思理论;实践观点
  前言
  自中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文明史成为了建立在基督教基础之上的文明史。基督教文化对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影响,让人们自出生伊始就感受到了基督教的语言、观念和情感。在俾斯麦统一德意志联邦以来,宗教因素一直是德意志各个封建小邦推行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马克思出生的特里尔城就是一个具有着浓厚的宗教底蕴的城市。在德意志帝国建立以前,封建王朝、宗教统治德国资产阶级之间的博弈,让宗教斗争成为了政治斗争的一种特殊的表现载体。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宗教因素的影响。
  一、马克思宗教批判的思想来源
  根据和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的评价,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具有最为彻底化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思想的产生,是西方社会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以批判宗教為主流的社会思潮的产物。从马克思主义的起源来看,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思想来源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内容:一是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无神论启蒙思想;二是马丁路德掀起的宗教改革运动;三是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在上述因素中,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思想存在着脱离现实和忽视政治的问题。因而在马克思主义的构建过程中,马克斯本人对费尔巴哈在宗教批判领域所表现出来的缺陷进行了突破。马克思对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从宗教改革运动给宗教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来看。兴起于宗教改革运动的新教为西方近代哲学提供了一个更为崭新的批判对象。马丁路德新教神学的出现,赋予了新教批判运动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超越,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表现出来的一个突出特点。
  二、马克思在学生时代对宗教的批判
  (一)马克思在中学阶段对宗教的批判
  从马克斯本人的成长历程来看,马克思早年有着坚定的基督教信仰。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精神的影响下,他在故乡的学校中接触到了起源于启蒙运动时期的传统化的进步教育思想。中学时代的马克思热衷于对宗教进行道德化的理解。其在中学期间的一篇讨论宗教问题的作文对约翰福音中论述的信徒与基督一致的必要性问题进行了阐述。《圣经》中认为上帝是栽种葡萄的人,基督教的信徒是藤的枝蔓。马克思借助这一比喻表达出了追随基督、依靠基督的重要性。他认为道德行为的本质是人处于基督的爱,在这种纯洁甘愿的影响下,人们的到的在超越世俗以后成为了一种神性化的事物。这篇文章可以被看作是少年马克思对宗教知识、宗教观念和宗教情感等问题的综合反映。
  在马克思早年创作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马克思认为人对完美的追求,可以让上帝表现出更为崇高的特点。基督耶稣为人类事业牺牲了自己,他们可以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是神为人确立的共同目标。也就是说,马克思将宗教中所定义的神定义是帮助人们达到高尚的指向者。也许正是在其早期的宗教思想的影响下,马克思树立了为全人类献身的目标。从人类文明的发展起源来看,任何一种新思想的产生与发扎的出现,都离不开前人所留下的一些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过程也是不断对前人的优秀文化遗产进行继承的过程。基督教对马克思的影响,是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二)马克思在大学时代对宗教的批判
  1836年10月,马克思由伯恩大学进入柏林大学攻读法律专业。在1839年至1840年,马克思对古希腊晚期的伊壁鸠鲁主义、斯多葛主义和怀疑论哲学等内容进行了研究。1831年月,马克思完成了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在这一文章中,马克思表现出了基于无神论的宗教观。根据马克思在这一博士论文中所提出的观点:“神”是人们所虚幻的一种假设,它并不能为人类的美德提供一定的保障。“神”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反对“人”的作用,因而人们处于自己生活需求,需要对神持有“反对态度”。从哲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来看,马克思将宗教视为哲学的对立面。
  在波恩大学学习期间,马克思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在思想上对宗教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当时的柏林大学是黑格尔主义的中心,马克思本人在黑格尔的著作中了解到了辩证法思想。当时柏林大学中的青年黑格尔派是反对德国封建专制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反宗教斗争是青年黑格尔派实现反封建政治目的的重要载体。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一员,马克思也将斗争的矛头对准了宗教。例如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他就借助伊壁鸠鲁的无神论观点来推进德国的宗教批判。这篇博士论文的序言部分可以被看作是一份反对宗教哲学的宣言。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主要借助“自我意识”和“自由”等哲学范畴来对伊壁鸠鲁的原子唯物主义进行解释。这种转变过程还存在着缺乏彻底性的特点。
  三、《莱茵报》时期和《德法年鉴》时期的宗教批判
  (一)《莱茵报》时期的宗教批判
  1841年,费尔巴哈发表了《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在这一著作中,费尔巴哈将“宗教”和“神”的本质还原为人的本质的虚幻表现。这一著作的产生标志着唯物主义已经成为了德国宗教批判运动的哲学基础。这一作品的问世也让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得到了解放,社会政治问题开始成为了马克思所关注的问题。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先后发表了《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等著作。对宗教对世俗政权的干涉问题进行批判,是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的宗教批判的核心内容。在将哲学与政治结合以后,马克思认为宗教的根源在人间。以宗教为理论的被歪曲的事实的消灭意味着宗教的消灭。
  根据马克思本人的观点,当时普鲁士的国家问题的核心是世俗的国家政权对基督教的利用。例如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马克思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普鲁士政府的书报检查制度是政治原则与基督教宗教原则相混合的产物。宗教信仰不能成为国家的思想支柱。自由人的联合是现代国家的主要特点。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要借助黑格尔的法权哲学思想反对建立基督教国家的主张。
  (二)《德法年鉴》时期的宗教批判
  《莱茵报》被查封以后,马克思开始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进行关注。《黑格爾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在这一时期的一大重要著作。“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理论是马克思在对黑格尔的以宗教为精神支柱的国家学说的批判的产物。
  四、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宗教的批判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问世,预示着马克思本人于一切旧哲学的决裂。在提纲之中,马克思在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化和发展以后提出了实践这一哲学范畴。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尚未对宗教世俗基础异化出宗教世界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上述问题的解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大重要任务。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特点。实践观点的提出,可以在提高人们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发展。
  结论:宗教批判对马克思理论形成的影响机制是唯物史观创立过程的影响机制的表现。宗教批判是事关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的重要因素。对宗教批判对马克思理论的形成进行探究,可以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容的理解。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总觉得无话可写。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使学生觉得写作是一种快乐呢?本文给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快乐作文;写作兴趣;多媒体;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不停息”。因此,如何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
期刊
摘要:中学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关生物学的重大科学发现也都是经过大量的探究实验而获得的。新课程教学中更注重探究、操作及自我发展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新课程中,要提高对中学生物学知识的基本认识,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关键词:中学生物学;基本认识;教学思考  引言  生物科学和信息技术是影响21世纪人类生产、生活的两大重要学科。
期刊
摘要:高校大学生对于參加体育锻炼及体育课程的要求随之增加,飞镖运动它是一种高雅、文明、健康、绿色的休闲体育运动项目,同时能够达到调节身体疲劳、视觉疲劳、提升大脑协调、身体平衡能力等特点。  关键词:高校;飞镖运动;可行性  高校体育教育是學生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最后阶段,如今高校大学生对于参加体育锻炼及体育课程的要求随之增加。飞镖运动是一种高雅、文明、健康、绿色的休闲体育运动项目,既具有职业体育的竞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下,几乎所有师生都使用微信并关注微信公众号。将微信公众号引入高职《外贸实务》教学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丰富教学手段。其资料推送、打卡签到、师生互动等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外贸实务;教学  随着互联网宽带资费的下调以及校园无线网络的覆盖,越来越多的学生使用智能手机进行上网、购物、游戏、交流。根据不完全统计,98%的在校大学生
期刊
摘要:对于任何梦想来说,最少的迷人的解释是,它可以作为一种数据转储或清除当天无用的记忆和缓存有价值的记忆。研究人员长期以来怀疑,如果存在这种过程,则在控制记忆的海马与控制高阶思维的新皮层之间发挥作用。对于初学者来说,一个世纪的谈话治疗经验表明,远远不能忘记我们所有的梦想,我们经常得到很多反思和分析。  关键词:记忆;海马;治疗  前言  如果梦想是电影,他们不会赚一分钱。他们往往是平淡无奇,经常短
期刊
摘要:2017年,中国首个执行月面取样返回任务的“嫦娥五号”将在海南文昌用长征五号火箭发射。中国航天将迎接新使命、新挑战,除了嫦娥五号任务外,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还将承担把实践十八号试验卫星送上太空的任务。截至目前,成功从月球取回月壤的国家只有美国和前苏联。  关键词:嫦娥五号;长征五号火箭;月壤  前言  在2007年至2013年三次成功的机器人月球任务之后,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似乎进入了一个较慢的,
期刊
摘要:800米项目是一项耐久力项目,要求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近些年,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运动损伤预防、训练效果提高、竞技能力提升及运动寿命延长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成为了当前运动训练领域理论和实践的热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对传统体能训练的有益补充。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大致可分为3部分:动作准备、核心区功能训练、软组织再生等。  关键词:青少年;800米项目;身体
期刊
摘要:民办高校的课堂管理一直是学生管理问题中的难题,学生素质偏低、学生学习能力偏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偏低都是影响着学生学习质量,有效的课堂管理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增进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民办高校;课堂管理;问题;对策  课堂管理一般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协调师生关系、改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在课堂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教学管理活动。课堂管理主要由任课老师管理为主,辅导员管理为辅。上课科目、上课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微信的特点,如微信可随时随地发送消息,营销成本低等,我们提出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的营销模式,一是口碑营销策略,二是关系营销策略,三是体验营销策略。  关键词:企业微信营销;模式;发展  引言  微信这一款新型手机聊天软件,吸引了许多人使用,他方便快捷的特点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的与朋友联系,添加朋友的方式也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三种:通讯录、QQ、陌生人。因为微信在使用时需要绑定手机号
期刊
摘要:从文化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们在接触新事物时,通常都会将它与自己潜在的“常识”相比较,这种现象通常叫做“常识的干扰”。中日文化比较视角下的日语教学将对传统日语教学起到减少“常识的干扰”和对日语,日本文化的学习起到补充和促进作用。近现代的传统日语教学过于一味接收日语体系和强调理解日本文化,缺少鼓励学日语的中国学生时常将日语和日本文化与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相比较的意识培养,高校的日语教学机制和语言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