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小管前壁切除逆行置管术治疗扩张型泪小管炎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z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泪小管前壁切除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扩张型泪小管炎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扩张型泪小管炎17例(17眼)的临床资料,行泪小管前壁切除逆行置管术治疗,术后随访18个月。

结果

16例治愈,治愈率94.1%,1例泪小管再次堵塞。

结论

泪小管前壁切除联合逆行置管术重建泪小管,恢复泪道引流功能,疗效良好,不易复发,是治疗慢性扩张型泪小管炎较好的手术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豚鼠镜片诱导型近视眼(LIM)前部及后极部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力学特性的动态变化.方法 实验研究.取2周龄豚鼠30只,分为A、B、C 三组,每组10只,用离焦的方法制备凹透镜诱导近视(LIM)动物模型,对侧眼为f自身对照眼(SC眼),再随机选取5只(10眼)正常2周龄豚鼠不作任何干预,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将A、B、C 三组分别造模6、15、30 d后,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每组豚鼠前部及后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疗(SBRT)联合化疗(CT)不同治疗顺序对高龄局部晚期胰腺癌(LAP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应用射波刀-SBRT治疗年龄≥60岁的LAPC患者资料,根据治疗的顺序分为先化疗后SBRT的CT+SBRT组、先SBRT后化疗的SBRT+CT组和SBRT前后均化疗的CT+SBRT+CT组。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 000 mg/m2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伴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48例(63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光感~0.3。眼轴长25.9~30.0 mm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08者1眼(2.0%),0.1~0.25者5眼(10.2%),0.3~0.6者34眼(69.3%),≥0.7者9眼(18.3%);眼轴长≥30.0 mm组:术后最佳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诊断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价值,以及内镜微创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普通胃镜和超声内镜诊断为来源于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的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68例,直径≤ 1.0 cm肿瘤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直径1.1~ 1.5 cm肿瘤行内镜下黏膜分片切除术(EP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直径>1.5 cm肿瘤行ESD,术后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68例患者均完全切除,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b阈值图诊断胰腺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间上海长海医院收治的术前行MRI检查、术后经病理证实的14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DWI[b值为0(b0),1 000(b1000) s/mm2]资料,计算b阈值图;根据扫描b0、b1000s/mm2的DWI图像计算b值为1 500 s/mm2的cDWI值(computed DWI1500,c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