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的曙光》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wor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蒋勋先生《美的曙光》是一部美学史书,是一部谈美的优美文字,他带领我进入了到远古之时的悠远年代,历经了一场场美的蜕变。此书还抒发出他对于美的独特见解与描述,自是美文。美是恒久的,自远古,人类就知道怎样在逐步进化的过程中发现、创造并不断完善美。
  关键词:文字;美学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10-1
  “美在人类历史破晓的时刻被明亮的曙光一一照亮。”这是我所喜欢的句子。美在我们之中,我们在美之中。蒋勋先生用散文式清新曼妙的文字散落于书文中,以文字代替了线条,从容、平缓地向读者铺展开一幅幅美的图案、意象。在读者心中逐步勾勒出美的高度、厚度。但在看了朱光潜先生《讲美学》一书后,总觉得他不是在谈美,而是在谈哲学,谈人间万象,其中充满着对人生观的思考。美何以发生?何以蜕变?生生死死。朱光潜先生用明白晓畅的话语让我们先体验什么是“美感”,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事各个方面去,从而“美化”人生,最后达到人心的“净化”。一喜一嗔,一静一动。两位大师向我们讲述了什么是美?美似一条鸿流,日夜不息。一路呼啸、一路回望。美的质地,浑然大气。而蒋勋先生以美的笔触讲述那遥远时代美的创造。那远古岩画、壁画、石器、陶器、青铜、甲骨、建筑、衣饰、雕像、村庄、宗教,引领我们解读那些久远的痕迹,回到质朴之美。蒋勋先生从东西方史前文化作横向对比,从一个统一化的人类进程视点来铺展: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文字时代……而其中又以地域特性及人类进化表征分章详述,如那些陶器从粗糙到精致,手工艺的发达见证了人类手指功能的进化,直接区别于那些低等动物,而那些在考古专家手上得以重现的古物,凝结了人类智慧、文明以外,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审美情趣。
  美的细节,在这本书中,在蒋勋先生的笔下一一让我们重温。像遗失在岁月里,温暖柔和。旧时光,是个美人,伊人独立,莞尔一笑。我们生活的当下,是一个带着过往痕迹的孑然少女,充实着美,充实着美的人生和美的远方。纤细、脆弱而又坚韧的过程与结果。美,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由心而发的情感。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攀登过山,游玩过水,欣赏过画,背颂过诗文,当我们发现某处景色让我们心情愉悦时,我们会说,这里真美;当我们读到某处诗文让我们身临其近时,我们会说这首诗真美。我们在说美的时候,其实都只是一个随性的判断,靠的是自己粗疏的经验,至于为什么会觉得美,我们都没有意识进行仔细的考量。我们要欣赏、判断美,其实是不能离开理论支撑的。如果我们没有决定怎么才是美,就没有理由说这幅画比那幅画更美;如果我们没有明白艺术的本质,就没有理由说这件是艺术品,那件作品不是艺术品。只有当我们明白美的本质的时候,才能使欣赏和创造的过程得到更准确的力量(朱自清语)。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人生的实际距离。俗语讲:“距离产生美”。美的欣赏是要有距离的,但距离要适当。近了,容易迷惑;远了,又看不清。现实的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其状态使现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容易给人们造成另外一种联想,因而就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极富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该也是其中道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设计在其中,太过接近真实容易使人产生功利心,太过主观又不易让人理解,毕竟艺术是给人欣赏的。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这是多么优美的意境,罗裙飘飘,芳草萋萋,这样我们不禁联想到罗敷,诗文中美丽的女子。联想是偶然的、杂乱的、无序的。所谓“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美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朱先生提到:美感是一种直觉,一瞬间的感受。而联想漫无飘渺,浮想联翩,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美感的体验。单独有自然物理属性而没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觉———美也无从产生。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生了美感,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美的欣赏是对自然的一种再加工、再创造。个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结果就不同。俗话说“情人眼底出西施”是有道理的,如同蒋先生所讲,是人们经过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种心理活动结果。这种结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观的审美经验加上理想化及人情化产生的结果。美和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一种关系,美感没有自然的物理属性就无从产生,而物的物理属性没有人的理想化及人情化加工也无法衍生出美来。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是可以艺术化的,我们要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塑造美,过一种艺术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要保持积极生活的态度,坚持豁达乐观的心境,多留意生活,留意不经意的一个灵感,细细体味着心境、宇宙、斗转星移,日月流转的变化,努力向前但也不要忘了驻足下来,不要忘记眼前的风景,品味当下的生活。
  作者简介:
  僧丽君,女,河南郑州人,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新媒体。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如今在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对文化精神活动也有了更高要求。同时随着世界各国对文化建设的不断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而我国更是将文化建设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方针。想要解决文化艺术人才紧缺这一问题,就需要高校在这一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这形势下,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这一学科的建设也愈发重要。本文拟从文化艺
中西方音乐的比较研究作为比较音乐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在音乐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中西方文化传统、地理、社会环境和历史进程不同,若想回答中西音乐的不同之处,就涉及到了音
音乐创见在声乐学习中尤为重要,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想象力”。“想”乃音乐之源,更是歌者最重要的创见思维,有了想象即可通过各种渠道解决声乐演唱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摘要:传统大众传媒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关系存在巨大影响,本文选择百色市经济条件较为发达的右江河谷和壮民族发祥地田阳县头塘镇、百育镇进行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研究发现,大众传媒对当地居民的政治、经济、精神文化生活等产生着巨大的积极的影响,头塘镇、百育镇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众传媒;少数民族;影响;调查  中国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
摘要:在当下人物画创作中,个人风格的树立成为一种风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都在探索人物画表现技法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实践,成功者不在少数,这些人成为新风尚的领导者,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而,后来的学画者观其表象并为之动心,逐渐沦入技法探索的洪流之中,却对传统造型能力的掌握稍显欠缺。这种能力的欠缺,初不见弊端,可随着个人绘画的深入,便越发觉得创作艰难。回归造型,亦是对传统以形写
摘要:积极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是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如何有效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已成为广大公共文化工作者一个难题。鉴于此,本文就有效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展开探索,指出了政府积极作为、企业积极参与和政企积极互动是关键,同时也满足了当下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要求。  关键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企业;文化产业  中国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
20世纪,我国的传统音乐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下受到了极大影响,并由此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关于中西音乐关系的争论,这场争论对中国音乐发展道路产生了很大影响,并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
摘要:我国的陶瓷事业近年来飞速的发展,各大陶瓷院校已经纷纷加大陶艺教学的力度,并且各地区的陶艺工作人员也开始利用相关的协会逐步地联系在一起。在现代陶艺的影响下,现代生活陶艺也发生着极大的变化,它是现代化艺术的主要载体,也是一种新型的视觉艺术,更是一种新奇的文化现象以及行为方式。  关键词:现代陶艺;现代生活;文化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
摘要:自古西方和我国的文人学士,都在不懈地追求着主体的权利和自由。我国古代画家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性群体。通过一定的探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画家主体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寻求“主体价值与地位”到追求“主体能力”的过程。  关键词:古代画家;主体价值;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16-2  在西方,文化的核心是对主体的思考
摘要:舞蹈是一种优美的艺术形式,人们以肢体语言以及有规律的运动为外在媒介将其呈现。舞蹈艺术精髓的传递离不开舞台表现力,因此,舞蹈教学应重视舞者的舞台表现力的培养与提升。在本文中,笔者简要阐述了在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舞蹈教学;舞台表现力;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