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议四种惯用的格式

来源 :汉语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一、“A归A,B归B” 现代汉语口语中有一种含“A归A,B归B”的句子。如: ①桥归桥,路归路,各不相干。 ②吃归吃,玩归玩,吃的时候,你就不要玩了。好不好? 这里头的“归”应属连词,它把两个相同的词一前一后连结了起来组成一种结构,这样的结构又一前一后,成对地出现。其中相同的两对词,以单音节的名词或动词居多。当然也有双音节词或者由单音节词扩展为双音节词组的。如:
其他文献
<正> 四个现代化新长征开始以来,被"四人帮"长期破坏的图书馆事业获得了迅速发展,读者人数显著增长、图书需求量与日俱增,许多现有图书馆已经难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新建,扩建与改建图书馆的工作正在许多地方进行,图书馆建设问题已经显出它的重要性与迫切性。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设计与兴建图书馆,如何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成就了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图书馆逐步现代化,首先需要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
【正】好象还没瞧见过语法书里头有提到“V一个”的。它跟“V—V”有点象。“V—V”的第二个“V”表示动量,口语里的“V一个”的“个”也表动量。“V一个”跟“V—V”的结构
【正】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心理语言学家、教育学家普遍认为文字是进化的。根据这个观点,先是图画文字、词符文字,然后是音节文字,最后是拼音文字。在其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
1980年3月31日至4月12日,中美图书馆业务研讨会先后在北京、上海两地举行。我国南北两片除西藏、台湾外,全国共有28个省市自治区的图书馆工作者近300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美国国际交流总署派出的图书馆学专家拉瑟福德 D·罗杰斯博士就图书馆管理、藏书建设、馆培员养;华伦 J·哈斯博士就美国图书馆概况,书目服务自动化、网络化,图书馆建筑与设备;侯思诺先生就图书馆员的培养和提高等专题分别进行了讲学,并对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展开了学术讨论和答问。研讨会上的这些资料是由上海图书馆、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图书馆、上海
【正】陆陆续续记下一些动词演进现象,作了点解释,免不了小题大作之嫌,又属不登大雅,故以“琐记”名字。一“宣传”“宣传”是及物动词,带受事宾语。但在某一时期,某一场合,却又有带
<正> 关于工具书的模糊性,我在《中文工具书检索方法谈》一文中已略有涉及,文章中提到了"工具书范围应当拓展"、"注意非工具书的工具书内容"、"专门工具书的多种功能"等观点。去年冬季,我在准备给全国高校图书馆馆长班讲授"中文工具书"课程时,首先遇到了工具书类型的逻辑界划问题,于是引起了我对工具书模糊性的一些思考。
【正】一些标号的写法不合理,给书写、打字、印刷等带来诸多不便,而这些不合理现象长期被忽略。从求简便而不影响达意的思想出发,笔者主张: 省略号只写三个小点,占一个字的
荷兰是全球福利体系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但荷兰的家庭医生在抗生素类药品使用方面往往非常“吝啬”。该国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于每个家庭医生的年度处方药品使用总量有着异常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