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与院系合作下的学科服务研究

来源 :知识管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r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文献调研与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通过对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耶鲁大学图书馆、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和中国清华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内容的介绍,结合院系合作,指出高校图书馆在提供学科服务时如何与院系合作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认为学科馆员的质量、学科资源的质量、宣传和与院系的沟通是高校图书馆提供高效学科服务的保障。
  【关键词】参考咨询 学科服务 高校图书馆 院系合作
  1引言
  学科(化)服务是图书馆面向某一特定学科,以学科馆员为核心,通过学科信息存取和学科情报分析来满足用户在学科活动中的信息需求,并帮助用户提升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的一种专业化服务。其主要内容是学科馆员运用图书情报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对口专业的基础知识,利用馆藏文献资源、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等,为科研教学人员提供专业信息服务。一方面,学科馆员研究和总结用户所从事学科专业的发展情况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情况,及时调整采藏策略,完善馆藏体系,使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更趋专业化、科学化和合理化。另一方面,根据学校科研教学的发展,学科馆员主动为用户提供其学科或相关学科的信息咨询和决策服务[1]。通过文献调研,笔者发现很多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学科服务时与院系有合作,但鲜有学者研究高校图书馆如何通过与院系的合作为师生提供学科服务。因此,笔者选取中美6所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容进行调查研究,提出高校图书馆与院系合作提供学科服务的保障条件以及服务内容。
  2高校图书馆与院系合作提供学科服务的实践
  国外的学科馆员通常用subject specialist来表示,也就是学科专家,是指那些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经验为特定领域或学科的用户挑选材料、提供书目指导和参考咨询服务的图书馆员。在高校图书馆中,学科馆员通常要求持有该学科的硕士学位证书。学科馆员也可指在学科分析方面的专家[2]。
  冯东分别列举了中美各三所一流高校(中国: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作为三种对“学科馆员”定义阐释的范例——桥梁联系说、信息资源说和参考咨询说[3]。由于学科馆员的定义不同,其职责就会有所不同,所提供的学科服务在侧重点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笔者将选取该文所列举的中美各三所高校图书馆进行案例研究。
  2.1 哈佛大学图书馆
  哈佛大学图书馆由50个学科专家负责45个学科,其工作是与所负责院系建立联系、培训图书馆相关的课程、同师生面谈、提供一对一的咨询、编写学科研究指南、协助学科网页制作、提供普通参考服务等。哈佛大学图书馆与院系合作为学生提供的学科服务内容包括:①鼓励相关院系的学生在开始研究之前先向学科馆员咨询,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指导学生使用图书馆资源。包括在学生写作毕业论文时,提供信息技术和书目管理软件的应用指导等。②图书馆网站的建立上:将学科专家的名字置于学科专业方向之下,方便学生联系,在学科专家主页上还设置了E-resource,鼓励学生掌握信息查找能力[4]。LibGuides (Librarygudies)也是按学院和专业方向划分的,用户可共享到图书馆学科专家或学院专家为学生准备的相关主题的数据库、学科研究辅助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源[5]。
  各院系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电话预约获得哈佛大学提供的学科服务,其服务范畴包括:①为课程网站搜索和建立电子资源链接。帮助教师发现电子资源,并在课程网站上提供链接,让学生可以方便地访问这些资源。②为课程组织资源,参与确定列入课程大纲中或者列入阅读材料中的书目。③帮助准备课程必读材料,根据需要加工、复印、借阅或购买资料;有时根据需要将纸本资源电子化以方便网络获取。
  ④准备相关图书馆课程。当教师进行特定的课程时教学,学科馆员及时介入,提供课程所需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方法。图书馆课程通常包括研究策略介绍、特定数据库和研究工具的使用方法。⑤创立研究指南。与教师合作提供利用图书馆进行课程研究的指南。⑥建立网站导航。建立了一系列的专题网站,内容包括图书馆的印刷资源、电子资源、特色馆藏、学术网站等。⑦一对一的咨询。在资源利用上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⑧与院系教授协商购买新资源。⑨创建支持教学的平台并提供如下服务:为课程网站提供资料等[6]。为课程提供相关资源,课程指导和参考服务,使用哈佛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保存特别课程的资源等[6]。
  2.2 耶鲁大学图书馆
  耶鲁大学图书馆由155个学科专家负责167个学科,其职责包括负责回复有关新资源、参考资料、讲授的请求,以资源建设和指导使用为中心[7]。从网站资源上看,耶鲁大学图书馆除提供图书馆目录检索指南、学科分馆资源指引、综合性的学科/专业研究指南、实时咨询/在线指导、在线咨询书架、设立学科专家及其个别指导、教师研究指南或特别服务、本科生学习与研究指南、书目管理软件的应用指导、对大学课程的指导/指南、教学参考资源在线服务、如何开展研究等服务[3]之外,还在以下方面与院系合作为师生提供学科服务:①服务组织上,学科馆员多与资源建设有关,这样可以方便地为用户提供最直接的资源使用指导。以斯特林图书馆为例,27个学科馆员中,不仅包括了主管馆藏建设的副馆长,还包括了8位区域馆藏的负责人,突出了学科馆员的资源建设职能。②学科馆员来源部门职责陈述及学科馆员个人说明都反映出其注重资源建设职能。研究服务与馆藏办公室(research services and collections, RSC) 是学科馆员较集中的部门,该办公室主要职责包括:为所有耶鲁人员提供参考咨询服务;为图书馆选择人文学科资料;为教师提供课程支持以及图书馆研究使用指南,包括一般指南、具体课程指南、院系图书馆定位及电子资源指南[8]。③为学生提供私人馆员的服务。这一制度建立于1996年,每个耶鲁大学的学生在入校之初就能拥有一个学科馆员直至他离开耶鲁。私人馆员为学生提供所有与图书馆有关的指导,即使有些问题私人馆员无法解决,他们也会提供如何去寻找知道答案的人。私人馆员提供的服务有:与学生有关的资源和项目E-mail提醒,图书馆的服务、政策动态变化,在学生进行研究的时候,帮助学生清晰地表达一个研究问题,寻找最佳资源、搜索策略、利用参考文献管理软件创建个人图书馆,帮助借阅非耶鲁大学的期刊论文和图书,给予远程访问帮助[9]。这样的做法为院系的教学和学生工作减轻了不少负担。   2.3 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
  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亦采用学科专家(subject specialist)的称谓,共有50个学科专家为80个学科提供学科服务。该校图书馆对学科专家工作的描述是:咨询馆员时,请联系专业学科方面的馆员;在学科研究导航里可看到学科专家选择的工具及资源的信息导引[3]。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与院系合作为师生提供的学科服务包括:①可直接通过学科或馆员名字得到参考馆员联系方式,可通过短信、即时联系工具、邮件等方式建立联系,也可提前预约[10]。②在线参考工具提供大量详细的在线咨询工具及其链接[11]。③提供网页推送服务(web feeds):主要推送图书馆新闻、特色数据库的新资源、新书目录、博客内容等,每条推送都包括标题、新内容的简短介绍和网络链接,以方便用户在个人网页上检索和浏览新信息。④对教师需要的期刊论文、图书章节、会议论文、报纸文章等提供论文速递服务,只需24—48小时[12]。
  2.4 清华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于1998年引入学科馆员制度,开创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提供学科服务的先河。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与发展,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学科馆员服务学科建设的实践中,通过各种特色服务,在学科服务中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和方法,其中以下几项服务在实践中获得一定的成效[13]:①与院系合作采选外文图书。学科馆员每月将筛选的外文书单发给院系,征集荐购意见,让师生在学科资源建设中有充分的发言权。为方便师生荐书,图书馆与院系合办书展。学科馆员现场为师生解答咨询,提高了荐书效率,缩短了订购周期。学科馆员通过与师生的交流接触以增进其对文献需求的了解。②参与科研过程。2009年,由4位学科馆员和该校博士研究生合作承担北京市某科研单位的太阳能新材料技术研究。双方的合作发挥了科研机构的研发优势、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将学科馆员的信息分析特长和博士生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③与学生团体合作。与IEEE和IEEE清华学生分会合作参与清华大学学校合作项目UPP(university partnership program),为提升青年的综合信息素质和组织沟通能力做努力。2009年9月,UPP承接了秋季新生参观图书馆的解说任务,由IEEE学生分会招募的学生在学科馆员的指导下进行,创立了老读者向新读者介绍图书馆的方式,受到学生的喜爱。④学科机构库和学科数字图书馆建设。2008年,图书馆与环境系合建环境学科机构库,将教师的学术文献用D-space平台揭示管理。图书馆负责系统搭建,环境系负责提供文献,学科馆员负责协调联络、系统测试与数据上传。2009年,清华同方推出基于CNKI平台的机构数字图书馆,与清华大学图书馆进行系统应用合作。学科馆员针对学科或课程,完成机构数字图书馆的配置。为院系教师量身定制学科文献情报,辅助成果统计与科研管理。在机构数字图书馆搭建过程中,学科馆员与院系教师互动,征询需求,完善平台。⑤编写学科资料。为了给读者提供自学帮助,学科馆员编制了许多指南性资料,例如制作了一系列数据库使用课件,其中包括CALIS的CVRS学习中心的课件建设,并开发了“网络培训教程制作系统”,用于课件上网。此外,学科馆员还负责对口学科的数据库的使用指南网页的编写及学术信息门户的资源描述工作;负责图书馆“网站査找资料”栏目的内容编写与维护。⑥整合学科资源。负责不同学科的学科馆员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建设、维护和管理本学科的信息服务网站,利用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分布式地共同构建一个重点学科网络资源的分类导航库。这也是清华大学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⑦聘请图书馆教师顾问。从学科和文献资源的角度出发在各院系聘请图书馆教师顾问,负责把握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及馆藏调整方向,推荐优秀文献资源,指导学科服务等。⑧组织图书馆学生顾问。学生顾问的职责包括:为图书馆的发展献计献策,及时反馈同学们对图书馆的意见与建议;为图书馆不断改善读者服务工作提供咨询;协助图书馆开展读者层面的工作等[14]。
  2.5 武汉大学图书馆
  为了在图书馆与各学科用户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掌握教学科研工作对文献资料的需求,帮助广大师生充分了解和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武汉大学图书馆组建了学科工作组,为各学科用户设置了学科馆员,对口负责本学科师生的信息服务工作[15]。其服务内容包括:①学科资源建设。制定对口院系的相关学科的馆藏资源(包括各种载体的文献)发展计划;了解对口院系的信息需求,联系和组织院系教师、科研人员圈选文献,参与推荐、选订对口学科的中外文图书,并配合采访工作人员做好中外文期刊续订、增订、删除工作。试用、评介相关学科的电子资源。②学科联络。与对口院系保持经常联系,搜集师生们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建议及要求;向对口院系师生及时通报和推送图书馆的最新资源、服务项目;建立对口院系重点学科的教师档案,开展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参与对口院系组织的有关学术活动,及时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③学科信息服务。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及时解答有关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师生疑问。为对口院系师生提供利用图书馆的指导和培训,包括介绍图书馆各种载体的资源和服务项目的专题讲座等。承担科技查新、代查代检工作,开展定题和跟踪等个性化学科服务。搜集、鉴别和整理相关学科的网络信息资源,参与相关学科文献资源的分析、评价工作。包括:建设各学科的学科资料使用指南,为师生查找各学科、各类型资料和网络资源提供帮助[16]。指导学生使用CALIS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门户。
  2.6 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定位于了解学科信息需求、建立学科资源导航、提供信息参考咨询和开展信息深层服务上。学科馆员程度的职责包括:查收查引、科技查新、研究咨询、联系讲座、找校外文献、院系互动等。其开展的学科服务项目包括:①参与学科评估。提供可定制化的学校和院系层面科研评估与竞争力分析服务。通过对国内外知名数据库中的文献信息进行收集统计和计量分析,从而整理出客观、准确的量化评估报告。数据来源包括SCI、SSCI、A&HCI、中国知网、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等数据库以及JCR、ESI、InCites等专业评估工具[17]。②开通学科博客。学科博客是图书馆提供的一种具有及时性、积累性、互动性、共享性和操作性的学科服务。每个学科都设置了博客,用户可通过学科名称或学科馆员名字进入博客[18]。③鼓励师生推荐。“师生推荐”的博客旨在让师生畅所欲言,为师生推荐自己认为值得一读的作品,包括学科专著和普通读物,也可以在上面填写书评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这一做法既有利于集众志共享信息资源,又有利于增加不同院系师生间的交流[19]。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