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干预治疗下ICU患者动静脉冲管液的选择与研究

来源 :护士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a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行低分子肝素抗凝干预治疗的危重症患者,用生理盐水代替普通肝素盐水作为有创动脉及中心静脉测压管冲管液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将77例行持续动静脉压监测并同步抗凝干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肝素组)38例和观察组(生理盐水组)39例,分别用肝素化生理盐水(2.5U/ml)或生理盐水作为动静脉测压管冲管液。记录两组患者的动静脉置管时间,评估导管通畅性和患者皮下出血情况,监测血小板计数。结果两组平均动静脉置管时间和堵管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皮下出血和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用生理盐水作为ICU同步抗凝治疗患者动静脉测压管的冲管液,既能保证管道的通畅,同时又降低了患者血小板抑制和出血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光学干涉仪由于高精度、全口径、非接触特点在光学元件的检测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针对光学元件加工在线检测需要,提出了一种紧凑型的多测量模式瞬态干涉仪。该系统可同时实现单波长激光干涉、多波长激光干涉以及LED干涉显微测量等多种工作模式,以分别满足不同动态范围宏观面形以及表面粗糙度等显微结构的干涉检测。针对在线检测应用中复杂的环境振动影响,系统采用偏振相机来实现瞬态的偏振移相波前检测。为验证系统方案的可
期刊
目的实施以星状裂解剖标志定位经筛泡前径路行额窦开放术,评价该术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25例(407侧)慢性额窦炎患者行星状裂解剖标志定位的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术。术前常规鼻窦CT扫描,确定额窦自然开口与钩突及筛泡的关系。术中保留筛泡,依据星状裂解剖标志定位额窦开口行额窦开放手术。结果 220例患者按该手术步骤开放了额窦自然开口;5例(8侧)术中暴露额窦开口困难,通过经皮额窦穿刺,注水时在内镜下
期刊
目的:介绍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手术的技术路线,总结其在鼻内镜额窦手术中的应用经验、优势及安全性,探讨筛泡在额窦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9年435例资料完整涉及额窦病变的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46个月。评估额窦手术采用的手术方式、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疗效。结果:370例(598侧)施行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手术,43例(56侧)使用额钻辅助定位下的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手术,1
期刊
目的:了解某省监狱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的制定干预措施,提高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横断面研究了解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水平。通过服刑人员管理系统获取某省监狱男性服刑人员基本信息,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 SCL-90)调查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ysenck Pesonali
学位
目的寻找适合鼻内镜手术下开放额窦的解剖学标志,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30例(60侧)慢性鼻窦炎病人行鼻窦CT扫描,根据CT扫描中筛泡基板前上端向上附着的部位与纸样板/筛顶的关系,术中以筛泡基板前上端为标志,寻找额窦开口,进行鼻内镜额窦手术。并与同期40例(75侧)依据前筛顶额突为标志进行鼻内镜额窦开放术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30例(60侧)病人在以筛泡基板前上端为解剖标志进行
期刊
报纸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术的技术路线,讨论该术式在额窦开放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3例(36侧)确诊为慢性额窦炎的成人病例,采用经鼻内镜筛泡前径路术式开放额窦。术后随访观察评估其安全性及疗效。结果20例经该径路开放成功,3例经额钉补充定位后开放成功。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12~39个月,术前症状均消失,无复发。经鼻内镜检查额窦口开放良好。结论经鼻内镜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手
期刊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额窦开口及周围解剖结构,为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术式提供应用解剖依据。方法鼻内镜下按照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的手术步骤,解剖12例24侧外观无异常,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男8例,女4例)标本,观察额窦开口的解剖特征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①星状裂及其周围结构是识别额窦开口的重要解剖标记。②星状裂由筛泡、钩突和中鼻甲的顶端共同汇合形成。③额窦开口始终位于星状裂的中心,钩突基板的后
期刊
提出了一种用于高侧开关的短路限流及保护电路。电路采用二级保护的方式,当短路检测电压不为零且低于参考电压时,限制栅源电压,对电路限流;当短路检测电压高于参考电压时,则延时一段时间后关断功率管。芯片采用0.18μm 100 V BCD工艺流片。测试结果表明,在先工作后短路和先短路后工作两种情况下,功率管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电路工作电压范围为4~80 V,短路延时时间约200μs,输出最大可持续电流可达
期刊
碳化硅(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具有工作频率高、耐温高、临界击穿场强高和寄生参数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功率密度和高开关频率场合。首先总结分析了各种短路过流检测方法,然后基于分流器检测法设计了一款SiC MOSFET短路保护电路,最后简要分析其工作原理,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SiC MOSFET短路保护电路,能在发生短路的1μs内完成保护动作,确保器件的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