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地勘经济的持续发展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zq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地质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重要时期都作出过重大决策和部署,推动地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地勘经济;创新环境;持续发展
  
  一、创新法制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要建立健全地质勘查法规体系,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维护地质工作秩序,为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是法制经济,地勘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完备的法律制度作保障。现实中,由于地勘法律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地质勘查市场准入门槛过低、秩序混乱,地质勘查环境不够宽松有利,地勘单位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保护等,直接影响到地勘单位找矿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从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加快构建地质勘查工作新机制、规范地质勘查市场秩序、改善地质勘查社会环境、保护地勘单位合法权益等多方面考虑,都迫切需要加快地勘立法,完善地勘经济法律制度体系。通过完善地勘立法,确立地勘单位在地质找矿攻坚战中的主力军地位,提高地质勘查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地质勘查市场秩序,改善地质勘查社会环境,维护地勘单位合法权益。特别是要加快探采一体化由理论成果向实践成果转化的进程,将探采一体化由认识成果转化为政策成果,进而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以法律制度的规定来规范各级管理部门的决策行为,使地勘单位尽快走出一条探采一体化、产业有形化,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二、创新社会环境。为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外部条件。属地化以后,随着管理体制的深刻变化,地勘队伍主动融入地方、融入社会,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争取相关部门支持、争取社会各界理解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也从中受益不少。但由于体制的原因和行业的特点,地勘队伍长期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主动融入地方、融入社会的意识还不够强,联系的广度和深度还很有限,社会了解、认同和支持的程度还不够高,外部环境还不够宽松有利,在一些问题的解决和有些工作的推进上还存在不少的困难。要加快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继续做好融合和结合的文章,在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抓住机遇,借机发展、借力发展、加快发展,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地勘行业要从以下方面多做创新社会环境的工作:一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忠实履行好“技术支撑、资源保障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多找矿、找大矿、找好矿,不断以新的找矿成果,赢得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及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二要积极主动地为政府排忧解难,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诸如在地质灾害防治、生态文明建设、饮水安全工程、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地质专业优势,以有为促有位,赢得社会各界对地质工作的关注和对地矿队伍的支持。三要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联系联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情况通报汇报会,或邀请他们带着问题外出考察学习,就有关问题形成共识,达成一致,最大限度地争取政策的、项目的、资金的支持。四要搭建与市、县及大集团、大公司联系合作的平台,调动一切能调动的社會资源,动用一切能动用的社会关系,协调一切可以协调的项目,统筹兼顾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努力改善地质勘查环境和地质工程施工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加快地勘经济发展的良好外部条件。五要重视兄弟单位之间结对子,提倡发达地区、经济实力较强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地区的地勘单位之间建立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签订合作协议,以达到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和实现双赢的目标。
  
  三、创新人才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保证
  
  地勘单位正面临着人才断层和复合型人才匮乏的现状。随着新一轮找矿计划的实施和地勘主业的加强,对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笔者认为,要加快人才培养,一要构建人才激励机制。对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重大科技攻关、重大地质找矿突破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给予重奖。积极推行绩效工资,分配向重点项目、关键岗位倾斜。鼓励创新、发现与突破,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现行的人才库建设、特殊人才奖励等机制,激发专业技术人员投身地勘事业的热情和激情。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和用人机制,加强人才的考察任用,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营造“感情留人、事业留人、适当待遇留人”的氛围,鼓励每个员工和管理者,都要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身的价值。二要搭建人才成长平台。科学制定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按照“用好现有人才、培养后备人才、吸引急需人才”的思路,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开办硕博连读和工程硕士班,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专业技术人员,缓解地勘单位人才短缺的矛盾。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的科学机制,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促进人才在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做好每年度职工教育计划,开展以实用技术推广、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和高技能为主的职工教育培训。继续鼓励干部职工提高学历教育、参加有助于加强或提升地勘单位资质的各种执业资格、各类注册师资格考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中国地质事业发展的旋律,地质事业也走过了艰辛而辉煌的历程。几代地质工作者秉承“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优良传统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地矿精神,头顶苍穹,步履荒原,战风沙,斗苦寒,用辛勤和智慧寻找出了大量的矿产资源,为某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他文献
本文对建筑安装工程中的渗水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中原油田分公司物资供应处于2005年开始实施物资供应“一站式”服务管理模式,经过近六年的实践,在提高物资供应服务保障能力,提升油田物资供应管理水平,促进物资采购阳光工程建设
介绍了蝴蝶兰新品种———"顺科朝阳映雪"的选育经过、主要繁殖栽培技术及其优良品质.
摘要:每个企业都期望能满足客户需求,适应当今激烈竞争的微利时代。对于终端产品而言,产品价格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首要因素,拥有了价格优势无疑就拥有了竞争优势,然而产品价格除了考虑企业的预期利润、竞争对手的定价等因素以外,产品成本的高低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也可以说拥有较低的成本就拥有了价格的竞争优势。因此微利时代下优秀的成本管理才是企业永恒的收益和真正的竞争力。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实践就生产现场的成本管理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在传统和实验教学中心两种模式下的优势与不足,阐述了实验教学中心在提高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始建于1952年。50多年的风雨历程,成就了院几代人的梦想。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林业职工为祖国的发展、繁荣振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几十年来我院职工
煤矿斜井通常采用有轨车辆运输方式。但由于煤矿井下环境的复杂多变,单纯依靠人工方式很难解决车辆运输过程中人员安全保护的问题,有时会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给煤矿的连续安全生产
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中还存在预算编制粗放,预算执行不力,预算监控薄弱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项目支预算管理,提高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提高项目预算执行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计职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如何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析改进会计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1、会计是伴随着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并发展的一项管理活动。经济越发展,
“营改增”对我国相关行业发展、结构调整乃至税制改革都具有特殊意义,然而政策的实施,对交通物流及辅助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也为这_行业的财务人员提出了新挑战,财务人员作为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