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鹤翔庄气功之我见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ongs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鹤翔庄气功是一种以峨嵋十二庄中的鹤翔庄为主,融合了其它一些功法创编而成的一种新功法。它和其它锻炼方法一样,对调理人体机能,强身祛病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问世不久,便得以迅速推广。但事物总是辩证的。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过分强调了“发功”问题,使部分人在学练过程中出现偏差,影响健康,也使人对鹤翔庄功的健身作用产生怀疑,而影响此功法的推广和普及。这里,仅谈谈个人对练鹤翔庄功的一些看法,供读者参考。
  
  受益者厚之,受害者薄之,智者慎之
  
  有些人通过练鹤翔庄功后,体质增强,病状改善了,便对此功大加赞赏,逢人便夸;也有人因练出偏差,不但旧病未去,而且又添新症,便把此功说得一无是处。我说,练功与治病同理:要“辨证施治”。对症,萝卜能治好病;不对症,人参也能伤人。跟没有万灵的药一样,鹤翔庄也不是万能的功法。它只对某些人、某些疾病有疗效。就练功来说,健康人可以自行选择一种功法来练,而病患者则必须在病状确诊后,再请有经验的气功师帮助选练合适的功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朝秦暮楚,见异总迁者,戒之!
  
  各派各家的功法都有其特点和功效。在推广宣传时,介绍的都是好的方面。有些人为了在短期内求得好的疗效,今天学这种功法,明天听说那种功法好,便练那种;更有甚者,同时学练好几种功法。结果是,看花了眼,练走了样,哪一种功法也没有练好,反而容易练出偏差,这是古来功家之大忌,练者务必择一而专,然后方能触类旁通。
  
  认为发功方能治病者,必需纠正其谬误!
  
  各种功法练到一定的程度,都可能出现外动现象(只是局部轻微的颤动),功法中叫“气血鼓荡”。它对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是有益处的。而大动则耗散真气,害多利少。因此,历来的气功家多不主张大动,更不应该成为练功追求的目的,最多只是练功的一个阶段。但不少练功者不了解这一点。有些人带着追求“发功”的愿望来练功,在追求不到时,不是去检查自己的功法要领是否掌握了,动作是否正确;而是情绪急躁,盲目硬干,因而导致产生偏差。须知任何气功现象都不是追求来的,而是功练到一定程度时自行产生的。如果意念太重,刻意追求,则违反了“功到自然成”的练功原则,而适得其反。
  还有些人以为只有发功了,才算练出了功夫,才能治病,那就错了。只要认真、正确地练功,不“发功”也同样能增进健康,强身防病。这和其它锻炼方法,如做操、跑步、打拳一样,也能起着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医疗心理学认为“发功”在医疗上起着类似“发泄疗法”的作用。就象有些处于抑郁心理状态的人,通过喊叫,蹦跳,甚至发一通火后,会感到轻松、舒畅的道理一样。但这只是起着短暂的发泄作用,并不能把病根发泄出去。就象不能靠“发火”来治病一样,也不能靠“发功”来治病。只有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才是祛病强身之本。所以切不可盲目追求发功?
  在练功时,体弱多病者久站后,以及初练者的姿势不正或过于紧张等,都会产生“动”感。还有的由于疾病障碍而做不到的动作,经过一定时间的练功,体质有所改善后,也会突然动作起来。此种现象,往往被误认为“发功”了。所以“发功”往往是体质差的人先“发功”。现在多数是群练(集体练功),互相影响的作用很大,有些人看到体质比自己差的人都“动”了,而自己还不动时,往往产生急于求动的急躁情绪,有的便下意识地扭动,还有“你不动,我自己动”的乱动一气,这样做不但失去了练功的意义,还会产生偏差,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练好气功的关键在于是否真正做到了松和静。俗话说:松静即是功。如能在练功中做到外松、内静(即,在全身关节松、肌肉松和动作轻松,思想、意念集中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头脑清醒、保持意念专一、轻松舒适的练功境界),勿忘勿助(勿忘指的是,在练功中不要忘了保持练功的意念,如果失去了意念,就容易在恍惚中发生偏差;勿助指的是,在运用意识练功时,不可用意太过,用意太过就会形成用力,造成体僵气浮,影响松、静,还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松静自然,缓缓而行,绵绵不断,无一点勉强,无半点做作,则功夫日长,体质自然日强。
其他文献
在感到愤怒时,把气愤埋在心里,不能或者不愿意发泄出来,称做压抑。在日常生活中,常见有的人努力去压抑自己的怒气爆发,虽然怒气压了下去,但经常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心中感到“真憋气”、“难咽下”。在气愤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地控制自己,封闭自己,忍耐、退让,长期积郁,则会造成身心伤害。  著名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专家家弗洛伊德指出,没有表现出来的情绪常常是精神病的基础。在实践中,他采用精神发泄法治疗了许
南京的一些退休工程师,爱把自己的晚年比作夕阳。是让它无声无息地缓缓逝去,还是让它的光辉·更加绚丽?这是他们感慨万千的话题,也是我们所感兴趣的问题。为了了解这些退休工程师的生活,我们专程走访了龚正钤同志。  龚正钤同志是南京市房管局退休工程师,今年六十五岁。访问他之前,我们就听到一些关于他的介绍:在南京市修房建房方面,龚老经验丰富,革新大胆,有着很高的声誉和威望,特别是在修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古式建
我们平时所说的高血压,是指人在安静状态下测量血压,收缩压在160毫米汞柱(21.3kPa)以上,舒张压高于90~95毫米汞柱(12.0~12.7kPa)。临界高血压(也称轻度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在140~160毫米汞柱,舒张压在90~95毫米汞柱。  长期以来,人们对高血压较为重视,而对血压偏高,既无明显的不适,又无心、脑、肾等器质性损害的临界高血压却满不在乎,也常被临床医生忽视,得不到及时治疗,
人们对药物疗法、手术疗法、液体疗法、针灸按摩疗法等等可能比较熟悉,对姿势疗法也许就有些陌生了。所谓姿势疗法是指让患者或健康人采取和保持某种姿势,以起到治病或保健的作用。姿势疗法既不要药物,也不需要任何器械设备,请君不妨一试:  1 仰卧姿势治呃逆:一次,笔者饮食过量,腹胀难忍,为了使膨胀的肚子消消食,使出门走走,谁知没走多远,就呃逆开了,而且愈呃愈凶,大有揪肠扯肚之势。笔者赶紧回家仰面躺在沙发上,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对磁铁与健康的关系产生了兴趣,于是暗下决心探索。14年的探索和应用表明:磁铁的确具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  1987年,我在《祝您健康》杂志以《磁铁、生活、健康》为题发表连载文章,介绍磁铁的医疗保健功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989年和1990年,我又在《祝您健康》先后撰写了《“磁铁”发表以来的汇报》和《关于“磁铁”的再汇报》两文,也受到了读者的重视。截至1990年底止,我已收
怎样对待最常见的感冒问题,卫生部门曾作过许多宣传。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并不按科学规律办事,最突出的是存在着滥用药物的现象。  一是滥用退烧药。人患上感冒,很容易发烧。碰到这种情况,人们总是急忙打针吃药,立即把烧压下去,深怕烧成肺炎。殊不知,感冒病毒侵入上呼吸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立即会采取“发热”的手段,来抑制病毒、杀灭病毒。所以发烧不是坏事,而是人体自身对付感冒的手段。感冒如不发烧,说明免疫功能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一年四季生物活动的规律,人体也不例外。经历了酷夏的消耗,秋补就显得十分重要。此时进补。应补充炎夏损耗掉的物质,供给身体需要的营养,并为冬藏做好准备。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很重视秋日的进补。补品以食物为好。大自然也恰恰在秋季赐予我们最丰富的食物:五谷杂粮、蔬菜、果品,无所不有,这为秋季食补提供了充足的物质资源。  秋天的气候特点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而人们感受到的则是干燥。
帕金森病新发现    日前,美国霍华德一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找到了帕金森病的发病机理,将来有望开发出治疗帕金森病的新药物。该研究发现,大脑中一个关键的细胞生化途径如果出现缺陷,就会导致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死亡。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脑内的多巴胺缺乏,就会出现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一系列帕金森病症状。此外,他们还利用几种帕金森病的动物模型,找到了一种“拯救”濒死神经细胞的新方法。他们
1960年1月4日,法国著名作家加缪准备乘坐火车从卢马兰返回巴黎,票都买好了。可他却改变主意坐进了友人米歇尔的小车,同车的有米歇尔的妻子和女儿。大家一路欢声笑语。然而在下午1点45分,直行的小车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偏离方向,先是撞上路边的一棵梧桐树,紧接着又撞上另一棵梧桐树,并牢牢地卡在那里。坐在驾驶室右侧的加缪被撞得颈项撕裂、头颅破碎,当场死亡,终年47岁。为把加缪的尸体从撞毁的汽车里拉出来,竟花去
坐式八段锦    坐式八段锦,又叫床上八段锦,小八段锦。其特点是以按摩动作为主(自我按摩)。本文根据传统方法,通过实践,加以整理,姑试修订。  第一段 干沐浴 这段动作分为若干小节,其作用在于促进血液循环,畅通经络,灵活关节,调和气血。  1 浴手——两手合掌搓热,再互擦手背各数十次。  手是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的起止点,摩擦手能使手部气血调和,对心、脑、眼、牙等的保健有积极作用。  2 浴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