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多发性巨大血管球瘤一例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ener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34岁.发现右踝肿块32年,疼痛伴增大6个月.幼年时当地医院诊断为右踝血管瘤,近6个月肿块出现疼痛,并明显增大.近1个月肿块表面出现破溃.门诊拟诊恶性软组织肿瘤收入院。

其他文献
目的 利用双源CT(DSCT)探讨壁冠状动脉(MCA)收缩期的狭窄程度与心肌桥(MB)的长度及厚度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DSCT对450例可疑冠心病(CHD)和部分体检者行冠状动脉CTA,2名CT诊断医师独立判断MB-MCA的存在,结果一致时确定为MB-MCA.测量MB长度、厚度,结果 用x±s表示.以每隔5%R-R间期为1个重建时相,观察并测量MCA在整个心动周期中管径的变化,探索管径最大和最
患者男,33岁.于1个月前开始不明原因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少量咳嗽,痰少量、呈白色偶带黄色,痰中无血丝.当地医院CT检查:两肺有多发结节影,拟诊为"韦格肉芽肿",予抗感染治疗,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体检:体温37.1℃;脉搏92 次/min;呼吸22 次/min;血压134/83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全身浅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胸骨无压痛,两肺未闻及干、湿
期刊
目的 探讨累及心血管系统的Behcet综合征影像特点及其诊断.方法 搜集1995年7月至2007年12月临床诊断为Behcet综合征累及心血管系统患者11例的电子束CT(EBCT)或64层MSCT检查资料,回顾分析其cT影像特点.结果 11例Behcet综合征患者的CT影像表现为:累及主动脉瓣4例(其中2例同时累及二尖瓣),右冠状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其中1例同时形成右腋动脉假性动脉瘤,3.5年后无
最近,笔者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医院放射科学习,深入接触和了解了美国放射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制度,在Chi-Shing Zee教授指导下特撰此文,希望对国内有些借鉴。
期刊
例1男,49岁.以阵发性头痛7年,加重伴走路不稳2年入院.体检:头围60.8 cm,左耳听力较右侧差,四肢活动可,肌力V级.CT示左侧小脑病变,MRI表现为境界欠清、分层状的略长T>1、略长T2信号肿块,以T2WI明显,可见典型的平行于小脑脑回或斜行的、粗细不均的分层状或虎斑状(tiger-striped)条纹影(图1,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示病灶为条纹状略高信号肿块,瘤周水肿不
期刊
目的 应用氢质子MR波谱(1H-MRS)检测肝硬化患者脑内代谢物改变,评价其异常变化是否能鉴别轻微肝性脑病(MHE),并与临床神经心理测试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54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13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完成神经心理测试,包括数字连接试验A(NCT-A)和数码-符号试验(DST),54例肝硬化患者中包括肝性脑病(HE)9例(HE组)、MHE 23例(MHE组)、无HE和MHE者
目的 研究骨旁脂肪瘤伴有骨质异常(骨软骨瘤或骨突)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例骨旁脂肪瘤伴有骨质异常的CT平扫和临床资料.结果 6例骨旁脂肪瘤伴有骨质异常的患者中2例合并骨软骨瘤,4例合并骨突,CT均可清楚显示骨旁脂肪瘤及其下方的骨质改变.2例合并骨软骨瘤患者中1例病变位于坐骨,1例位于股骨粗隆;4例合并骨突患者中2例位于股骨干,1例位于胫
目的 探讨脑内顺磁性和逆磁件物质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的表现、成像原理以及SWI对于两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制作逆磁性和顺磁性物质模型并行SWI.回顾性分析28例脑内钙化灶和21例腩内出血灶的cT和MR影像资料,分析钙化和出血的SWI相位图表现,并与CT和常规MRI进行对比.结果 体外模型实验中在相位图上逆磁性物质在X-Y轴平面中间层面中心以高信号为主,最外层为低信号,Z轴前后两极层面呈高
期刊
为满足临床一线医师对消化性病变介入新技术研究、探讨和交流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国内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消化道恶性病变介入诊治的技术水平,上海同仁医院联合河南省人民医院以及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定于2009年11月6至11日在河南省新乡市主办第九届全国消化道恶性病变介入诊疗研讨会暨内镜和介入新技术论坛。本次会议由河南省抗癌协会、河南省消化内镜学会、河南省医学会介入治疗专业分会承办。中华放射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