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妙用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_e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教师和学生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和程序,是师生之间相互有机联系的活动方式。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两个方面,但又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结合、彼此适应的。教学方法决定着教与学的效果,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中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探索,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变得直观、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程序设计;教学;启发;算法;编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5-0100-02
   VB程序设计教学的关键是通过计算机教学,进而达到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强化学生对程序的处理能力。但从教学经验来看,大多数学生在之前并未接触过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导致学生在阅读程序方面存在困难,且对编制程序毫无头绪,长期以往,学生主观上认为V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枯燥无趣。而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且易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接受能力以及课程特点构建一套适应课堂教学,且易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方法。V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我认为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谈谈我的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妙用。
   一、读、说、写教学
   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思维是VB学科中最重要的一环,它体现了一个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由于絕大多数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程序代码设计有很大的困难。针对客观实际,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一)读程序,理思路
   程序设计教学要学会运用阅读理解法。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质疑能力,使学生自身形成良好的管控能力,即学生自己能够自主地按照实际情况调整学习进度。在课堂之外,教师引导学生在课下大量地阅读程序,并定期组织学生交流发言,让学生谈通过阅读别人程序得到的编程算法与设计思想。通过课下引领学生阅读发现,让学生大量地阅读程序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结合在课堂上学生的实践,指出他们所设计程序中的错误与问题,课上与课下的联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积极性。
   (二)说程序,明算法
   说程序是程序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课堂上我采用同桌互说、小组讨论、师生共说等形式,主要引导学生说算法,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算法就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算法的思路清晰才是最主要的,所以我重点指导学生说程序算法,并及时启发和点拨,最后简要做总结。例如:设计工程,已知圆的半径r,求圆面积S。我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半径怎么输入,用什么控件输入,圆面积如何输出?首先是学生自述环节,学生1说:“半径用文本框输入,圆面积从窗体输出”;学生2说:“半径使用输入框从键盘输入,圆面积从标签输出”;学生3说:“半径从文本框1输入,圆面积从文本框2输出”;学生4说:“圆面积还可以从消息框输出”等等,再让学生讨论、互述等环节,使学生头脑中的算法框架逐步完善、清晰、具体化,这样编程问题也就能顺利解决了。
   (三)写程序,提信心
   对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确保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可以独立地完成编写程序的任务,而这也可以说是整个教学任务中最难以完成的内容。为了提升学生独立编写程序的信息,第一步我挑选典型程序,给学生来阅读理解,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程序,然后详细分析其算法。第二步则要求学生自己基于自身学习情况与理解能力将上述程序进行注释,并给出程序的运行结果。综合经验来看,学生如果理解了该程序,则意味着其能够独立完成程序的编程,所以说理解程序是独立编程的基础性条件。第三步是通过设置程序编程填空题,要求学生根据程序要求及关键词完善程序,也可让学生讨论着写出程序中缺少的语句,要求其他学生修改。第四步是给定一些条件,让学生根据要求去实现程序的功能。通过上述的培训,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程序的编程,此时,可以通过要求学生编写简单的程序来培养他们的信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只有亲自动手、亲自操作、才能真正体会到编程的乐趣。每当学生完成一个编程时成就感油然而生,我自己也能够获得满足感。
   二、延伸拓展教学
   延伸教学是指针对一个方面的问题展开教学,引领学生基于该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延伸。简单而言就是由一个简单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更加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进而提升学生编程的思考性。
   例如:填充程序的框架,输出不同的图形。
   源程序如下:
   For i =  ①
     ②
   For j = 1 To ③
   Print “*”;
   Next j
   Print
   Next i
   最初图形1:①处为1 To 5,②处空白,③处为I,
   延伸到图形2,对照图形1,发现两图外循环一样,内循环因每行的个数也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图形输出起始位置不同,所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源程序中②处改为Print Tab(6 - i),其他不变。    延伸到图形3,此时学生经过前两步的回答,自信心得到加强,有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只用将程序中的①处改为5 To 1 Step -1,其他不变。
   延伸到图形4,学生首先想到这也是一个递减程序,源程序中的①处同程序3中的①、②处怎么修改呢?学生又进入思考、讨论状态。最终大多数学生形成一致意见,即②处同程序2中的②、③处不变。
   延伸到图形5,提出问题:同学们是否知道如何变化?此时,大多数学生是比较茫然的,不知道怎样处理。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此时我并不急于说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在程序1基础上,①处不变,怎样输出图形?在程序2基础上,①、②处不变,怎样输出图形?大部分学生最后将目光停留在③处,我引导学生找规律,第1行1个,第2行3个,第3行5个,……第5行9个,很快学生发现个数是行数的2倍少1个,这样答案不言而喻,学生试着将③处改为2*i-1,运行程序,恰好是图形5,这样学生思维准确、活跃,很快编写出5种图形的不同程序段代码。
   通过延伸教学法,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不同图形的程序架构,并可以独立地掌握如何利用一个源程序作出所需要的改变,进而输出不同的图形。可以说,延伸教学法对提升学生的逻辑性具有重要意义,加之教师的有意引导,学生对编程的探索心得到提升,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一题多解教学
   我信奉已故的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的孙维刚老师对中学数学解题的总结: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多解归一,万变不离其宗。总结、反思,再总结、再反思,从方法层面提高到思想層面进行升华,学习才有兴趣,也会变得“好玩”而“不累”。所以自己在程序教学中不仅利用举一反三的方式,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解析,并找出多种解题思路。
   例如:编程求1+2+3+…+100的值。
   方法一:利用For-Next循环语句。
   S=0
   For I=1 To 100
   S=S+I
   Next I
   Print “S=”;S
   方法二:利用Do-Loop循环语句。
   S=0:I=1
   Do while i<=100
   S = S + I
   I = I + 1
   Loop
   Print “S=”; S
   方法三:利用While-Wend循环语句。
   S = 0: I = 1
   While I <= 100
   S = S + I
   I = I + 1
   Wend
   Print “S=”; S
   学生上机调试运行不同的程序,却能得出相同的结果,可见同一个题可以有多种解法,其中方法2采用举一反三的方式还可变换出另外3种不同的结构:当型的后测试结构;直到型的前测试结构;直到型的后测试结构。学生学会触类旁通,学会思考、质疑,进一步领会和巩固所学知识,经过长期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编程工作。另外,一题多解法的训练对提升学生各类编程语句的不同用法具有积极作用。
   所以在程序教学中我感到教学方法很重要,需要格外注意培养学生动脑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实践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只要教学得法,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同时,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可以基于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安排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简单而言,只要是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教学方法,就表明该种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周元哲.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丁爱萍.Visual Basic程序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3]黄洪艺.Visual Basic程序设计[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
   [4]海滨,关媛.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赵双萍,周耿烈.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训与习题指导[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 陈鲜艳
其他文献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中职学校发展十分迅速,推动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但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中职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出来,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是其中的关
羽毛球项目是一项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在中职院校中开展羽毛球教学活动,深受广大师生喜爱,但是受各场地和教学方式的限制,这一项比较简单实用的运动项目在中职学校体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中职教育也在迅速革新.但当前的中职数学教育太过关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仍
以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出发点,采用“五阶递进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引领学生“会学、爱学、乐学”,在“做”中学会,在“学”中做好,发挥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
[摘 要] 中职院校以培育高水平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由于以往教学方式的缺点,学生在教学中相对被动。主要研究现阶段职业院校汽车营销实训教学中的缺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满足汽车服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研究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的缺陷,探讨实用的教学模式,高效地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营销专业的技术水准。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汽車营销;实训教学;意义;探索  [中图分类号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 CT单能谱成像技术(monochromatic imaging)和金属伪影消除技术(MARs)在降低颅脑血管金属植入物伪影及改善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寻求最佳单能量keV值,为临床判断和
目的:构建中国传统康复疗法混合式教学模式.方法:依托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中国传统康复疗法混合教学模式.线下教学以传统见面授课的形式开展,线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职教育中式面点的教学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这也就对中式面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阐述当前中职教育中式面点教学所存在的
[摘 要] 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相融合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技工院校教师的共识。与传统的技工教学模式相比,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技工专业教学方式,可以凭借视听化的教学语言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动力。技工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薄弱,通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线上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专业教师的课程教学质量。因此,在技工院校的专业教学中开展线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