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航:热火朝天的成长秘籍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ntin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理想是当上国务院总理,失败的话,当一名文学杂志的编辑也不错。

1. 生活养成记


  Z:我认识张航挺长时间了,对他的看法有过很大改变。
  最开始记住他,是因为两件事:一是他找我看文。可能是社会进步太快,看到小学生时,我经常会讶异于他们的成熟,但张航分享的都是很快乐的事。有一瞬间会觉得,文笔不错,但内容有点儿稚嫩。另外一件,就是他总在“动态”里自称小刘昊然!(黑线脸???)后来偶尔聊天,看他充实欢脱的“动态”,忽而感知到了他的可爱、丰富,以及一种对世界特别的期待。
  罗列了一些问题,关于梦想、家庭、未来和生活,抽丝剥茧地一点点了解他后,更觉得他是个很难得的、亲切的男孩子。
  张航:其实我最想说我们班的事儿,我太爱这个集体了,但按照顺序,先来介绍自己。
  我是挺能疯的一个人,但也有些娘里娘气,声音是,外表也是。小时候同学喜欢拿这个开玩笑,刚开始我挺抗拒,后来就不在乎了,还会拿这个自黑。
  估计就因为这个,我跟异性的关系都很好,平日里对她们称呼得特亲昵,比如:悦悦啦,萌萌啦,小朱朱之类的。有次我心血来潮,问她们,这么称呼会不会引来不必要的误会?她们摆摆手说,不会不会,本来就把我当姐妹看的……
  至于我为什么这样,跟我妈肯定脱不了关系。
  我妈总觉得我瘦,反对我节食,尽管我真的很胖。有次我正吃饭,我妈突然问我是不是黑了?我说没有,她很认真地说我是瘦了,一瘦,脸上的皮肤就会出褶皱,一皱,就显得黑,所以要多吃饭。
  我没搭理她,结果第二天她竟然买来一块粉色的、洗脸用的方海绵,还热情地对我说,洗脸毛巾太粗糙,海绵比较软,和药皂一起用能祛痘。

2. 可爱的班集体


  Z:张航是我认识的所有学生中,唯一一个真心热爱着自己班级的人。
  在校的学生,大多聊起天会说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即便长大后走向社会,回忆起来的也是班里的谁谁谁、那段时间怎样,而张航,是把整个班级当作一个集体、一个家庭。
  在这样的时光中长大,一些需要刻意养成的美好品质和社交能力,比如团队精神、责任感、强大的沟通合作能力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显山露水。
  所以張航说起自己学习生活很忙,没什么特长时,我立刻想到了他的班级观点。
  张航:我们班挺特殊的,是创培部第一批学生,100人,主打理科。后来经过同学、家长和老师们的努力,才单独开出了我们这个23人的文科班。
  学文的孩子数学基础都弱,所以我们班一开始并不被看好,奈何班级氛围好,同学又都超刻苦。老师都说,早读时隔壁40多人的理科班,全班声音都没我们班几个女生大。
  所以上次期中考试,我们班有一半同学考进了全市前100,在我们这个闭塞落后的十八线小城,成绩非常喜人了。
  说完笼统的,来说说这个班最让我喜欢的地方——老师都特好!
  我空闲的时候会去办公室转转,就像下课溜达操场那样,老师简直是有百宝袋,小零食、芒果、巧克力、苹果这些东西应有尽有,推都推不掉。
  当然,他们还要看着我吃完,怕回班同学看见了眼馋。
  他们还不记仇。有次周练,我把会写的都写完了,脑子一抽就在试卷上写:下面不会了,但是毛主席万岁!(振臂高呼)
  然后波波姐也就是数学老师,告诉了班主任阿磊。阿磊气得呀,把我叫到走廊劈头盖脸一顿骂。我问他数学老师生气吗?他说,气,非常气!
  于是第二天早上,我怯生生地推开办公室的门,结果波波姐正在分一块好大的泰芒,笑眯眯切了一大块硬塞我。我当时就觉得,波波姐真好,好幸福。
  波波姐和阿磊也喜欢开我玩笑。他们知道我有笔名叫小刘昊然,就总在课堂上这么叫我。
  正好我是文学社创培部的部长,负责联络通知什么的,有次去办公室玩儿,隔壁班语文老师就夸我,说我气宇轩昂、文采斐然。紧接着英语老师也来夸,说我比刘昊然帅多了。
  我又高兴又客气地回,我哪有那么帅?另一位老师特认真地说,刘昊然是化了妆才好看,说我是脸骨正,是个货真价实的小帅哥。我的天啊,简直飘飘欲仙!
  还忍不住分享一件事,我是全年级最大的(叹气),刚过18岁生日。
  我的同桌小材材居然提前4个月给我成年倒计时!我每天早上一进班他就给我报数。生日那天,同学把后黑板的数学题都擦了,用粉笔给我写了祝福——成年快乐!老男人就要有老男人的样子(配图是一人画一笔的乱七八糟的蛋糕和小男孩儿)!

3. 如果没当上总理,就浸于笔墨书香


  Z:张航很好玩儿,一半儿简单,一半儿又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比如考试后不看成绩,看排名,虽然残酷,但的确每个人都亦敌亦友。发现别人在为了自招准备竞赛时,他开始研究杂志的风格投稿,目的心在此刻变成了勤奋的动力,也恰好为他开辟了另一种快乐。
  张航:其实我这个人有点儿胸无大志,虽然嘴上常说要去国务院当总理,为人民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但如果没当上总理的话,我会选择比较安稳的工作。比如编辑和记者,我很喜欢报社的氛围,有油墨香气。
  我也想当一名好作者,处女作被刊在《中学生博览》前的半年,我一直在投稿这条路上摸索,遇到了很多前辈给我点拨,像鹏修哥、语嫣姐、骆阳哥、南年姐。感觉每个好作者都是柔软的人,对生活、朋友和陌生人都很温柔幽默的那种。
  现在,我每月都会和远在贵州的笔友通信,我对纸媒的喜爱,可能就是在每一封挂号信里酝酿的吧。
  Z:这样的张航,考试不理想时,会挑出一大堆名言激励自己。我很喜欢其中一句: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此刻,他的目标是考上一所好一些的一本学校,一生都做黑马。
  编辑/广丽
其他文献
高一整整一年,我的前桌一直都是那个文采斐然的女孩子,老师经常在课堂上将其作文当范文朗读一遍,念完还不忘点几个同学谈谈听后感。我以为颇有些心高气傲的她仅仅只是考场作文出彩,直到我在收发室看见别人寄给她的信件,红色字体的杂志社名称醒目地印在右下角。当我兴高采烈准备拿给她报喜时,换来的却是意料之外的冰冷表情。我同桌刚进教室,撞见她桌子上的大信封:“这是杂志社给你寄的吗?你的笔名叫什么?哪篇是你写的,我可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学会做菜后,就再也无法满足现状,想自己捣鼓新菜品,甚至自己出产食材。比如种豆芽,比如酿青梅酒,再比如做味噌。  在日式料理中,味噌(念cēng,不念zēng)是一味寻常却不可或缺的调料。霓虹人对味噌的依赖,就如同川渝人对辣椒的痴迷。  市面上最常见的味噌有赤白两款,赤味噌颜色从红到深褐色都有,味道是扑鼻的浓重咸香。传统的吃法是搭配豆腐或茄子,但我个人更喜歡用它来煮汤,或者搭
你17岁了。  你的文字已经很久没有再涉及到某琪了,即便初中时字字句句都是他。  直到昨天,你和多年的朋友聊天,聊到喜欢与遗憾,那个棱角分明的少年仿若昨天还在讲着笑话。  朋友问你,初中时是不是喜欢他?你很惊讶,但也坦然承认。  朋友忽然激动起来:“我们都知道的。”  你一脸问号:“我表现得这么明显?”  朋友一直巴拉巴拉:“对的对的!要不然你学习那么认真,怎么会没有记作业然后去问他作业呢?再说了
写稿难  果舒:我欠广丽姐两篇文文,为什么不催我!(某天,果舒可能是穷疯了,以为写了稿就能过)  广丽姐:催有用吗?(悠闲地吹着指甲)  果舒:万一呢,突然就有用了呢?(垂死挣扎中)  广丽姐:唉,操心会让自己变老。(年轻的广丽小姐姐飘飘然离开了)生活难  夏南年:小姐姐邀请我听名家讲座,她的父母也去,好惆怅,好怕遇到别人的家长。  他夏:别人家长在学校问成绩、问专业,毕业了问工作、问工资。  夏
岂曰无乐?与子共舞。交不到朋友是绝对不存在的!能和自己一起练舞的人多了去了,大家一起嗨翻的样子真是帅呆了!  有时候,喜欢上一样东西就是这么莫名其妙。  不需要多么华丽夸张的形容,不需要多么震撼人心的表演,不需要多么熟烂于心的了解,一个酷字,就让我深深地陷了下去,找不到退路,也不曾有过后退的念头。  没错,我就是这么肤浅。  刚升到初中,我就屁颠屁颠地跑去街舞社报名,却被告知不收初中生。那种感觉就
此老王非彼老王,彼老王住在隔壁,此老王住我家楼上,和我一般大,是同班同学,我从小就不待见他。刚搬家搬到这里时,他已经在这个小区里住了一年,和周围的熊孩子彻底玩儿成了一片。你要是来我们小区,随意地在楼下走个那么几圈,就可以看到他和一帮男孩子划着滑板啊,轮滑啊,呼啦啦地从马路的那头涌过来,再呼啦啦地涌远,这还不是重点。  小时候我痴迷《偷星九月天》,极度迷恋里头的男二十月,虽然在我心里他始终是男一……
老崔是一个平凡的班主任,像所有平凡的班主任一样,喜欢看着我们写作业,喜欢悄无声息“约会”窗户,喜欢煲一些自以为可以改变我们,但实际上我们随口可以吐出来一段的励志鸡汤。  老崔和别的班主任又不一样,老崔敢说话、敢做事,爱我们却又“玩弄”我们。  老崔是教体育的,他不止一次地强调过体育运动员脾气暴躁,是不能惹的对象。但他几乎不对我们这些他所谓的“自己的孩子”发脾气。除了那一次,我们不仅见识了他的脾气,
钟易醒:美梦终易醒,再睡难回笼。一个披着各种马甲(郑温暖、郑六岁、夕颜 It’s all me)混迹于中学生队伍的伪文青。喜欢一切能让我疯狂的人和安静的事。常年嗜睡,梦境是最佳的灵感来源。喜风尘,慕流浪,想自由,却也期待岁月静好。自觉岁月是一种无声的浪漫,惟愿文字于你我而言并非消遣。  发表文章:《小太阳会发光》《那年我的父母17岁》《童年如歌,余音不绝》《飞过时间的海》《那个男孩》《你好,陌生人
庞田玥:90后仙女一枚,目前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最爱读书和旅(qiong)行(you)。并不热爱学习,所以挖空心思钻研高效的学习方法,好省出时间去做喜欢的事情呀!本仙女决定把压箱底的干货拿出来与你分享——学习秘籍,每月一期!开不开心,惊不惊喜?  写语文作文的时候,总是很忧伤。无形中有太多的条条框框,不能酣畅淋漓地“我手写我心”,有时候为了凑字数,甚至会写出自己都不忍心看第二遍的句子来。还经
我读初二的时候,我妈经表姐介绍得到了一份工作,就是去她们公司当煮饭阿姨。可想而知,这份工作的酬劳并不怎么高,但对于全职在家带孩子、操劳家务十余年,且没有任何在外工作经验的妈妈来说,这算一份可以胜任的工作。当时家里有三个孩子读书,开销特别大,思来想去,我妈同意了。  这是我妈跟我爸结婚近二十年来第一次到外地工作。我们兄妹三个都觉得我们要成为“留守儿童”,要开始适应没有老妈煮饭的日子,做好准备过自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