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传导通路基因突变对CBF-AML患者一个疗程诱导缓解率的影响及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j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融合基因外其他基因突变对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患者1个疗程诱导化疗达首次完全缓解的影响.方法:采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收治的43例初发CBF-AML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标本,提取DNA,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34种常见血液肿瘤基因突变情况;结合其临床特征,分析相关基因突变对1个疗程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R1)率的影响.结果:43例初发CBF-AML患者初发时骨髓或外周血DNA均通过二代测序(NGS)检测了34种基因,其中16种基因存在突变,KIT基因突变率最高(48.8%),其次为NRAS(16.3%),ASXL1(16.3%),TET2(11.6%),CSF3R(9.3%),FLT3(9.3%),KRAS(7.0%).不同功能基因突变检出率依次为:信号传导通路基因(KIT、FLT3、CSF3R、KRAS、NRAS、JAK2、CALR、SH2B3、CBL)突变发生频率最高,为72.1%(31/43);表观遗传修饰基因突变频率为30.2%(13/43,包括ASXL1、TET2、BCOR);转录调节基因突变频率为7.0%(3/43,包括ETV6、RUNX1、GATA2);剪接因子相关基因为2.3%(1/43,包括ZRSR2).经1个疗程诱导化疗CR1率为74.4%.初诊时WT1低表达(表达量临界值选取WT1中位值788.9)患者经1个疗程诱导化疗更易获得CR1(P=0.032),且1个疗程获CR1组患者的RFS显著长于未获CR1组患者[7.6 (2.2-44.1)对5.8 (1-19.4),(P=0.048)].信号传导通路基因突变组的1个疗程诱导治疗CR1率明显低于非信号传导通路基因突变组(64.5%对100%,P=0.045),但血清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显著高于非突变组[418(154-2702)对246(110-1068),P=0.032],2组CD56表达情况总体无差异(P=0.053),仅限于≥20%表达与不表达间存在差异(P=0.048).结论:存在信号传导通路基因突变的CBF-AML患者常伴较高的HBDH水平和CD56表达,1疗程诱导缓解率低.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所提及的社会转型期,意味着从改革开放至今一直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在这个阶段内,中国逐渐由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越来越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渐从农业社会形态向工业化、
目的:研究多种负性共刺激分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T细胞上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初治、完全缓解(CR)、未缓解(NR)AML患者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DHA)对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 Jurkat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DHA对Jurka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N-乙酰-L-半胱氨酸(NAC)对DHA
树突状细胞(DCs)作为体内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在较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由于其强大的自我修复、抑制炎症以及免疫调节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量的研究表明MSCs能通过影响DCs的成熟及功能,达到缓解疾病的目的。通过对MSCs调节DCs功能调节的深入研究有望取得疾病治疗的新进展。
当前,中国已进入发展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乡镇政府作为国家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形式面临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需要具备明确而有力度的执行力。近年我国政府大力推进执
目的:观察Bmi-1基因沉默对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DR耐药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2种序列的Bmi-1小干扰RNA SiRNA转染到耐药细胞K562/ADR,检测Bmi-1基因mRNA和蛋白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期间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感染特点,分析不同营养状况与医院感染及早期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纳入CC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混合谱系白血病(MLL)重排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84例成人AML伴MLL重排患者的临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