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诱惑 两兄弟弃商从农

来源 :中国新农村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l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2月,高县沙河镇雪顶村柠檬成熟,种植户张勇刚、张勇波兄弟俩忙得不可开交。张勇波说:“各地收购商都在打电话问,现在真的是供不应求,一方面市场对我们这种高品质的柠檬需求量大;另一方面,我们想自己储存一部分,等过了年价钱高点再卖。”
  张勇波兄弟俩都是雪顶村村民,早年在外面做生意。“这几年觉得生意上的利润越来越小了,想着老家有几十亩山地,就想回来重操旧业。”通过多方考察,张勇波发现柠檬的用途广泛,市场缺口大,是一个很好的项目。
  2009年,张勇波取经柠檬之乡安岳,同时做了测土,结果显示沙河、安岳两地土质大体相当,当年他就发展了70亩“尤力克”柠檬。2010年,兄弟俩成立了高县茁越柠檬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宜宾市首个柠檬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形式,建成了1000多亩柠檬基地、50亩种苗基地。
  张勇波介绍,这次种柠檬,一开始就定位在“精细化、高品质”上。以前搞农业都是粗放型,结果没有多少效益,都离开土地出去发展去了。现在要搞,就要精细化管理,让效益超过很多行业。
  为了达到目的,张氏兄弟制定了很多要求。首先是讲科学,凡是种柠檬的地方,都先请专业公司进行水、土检测,符合标准的才种,种出来的柠檬还要送到北京专业机构检测,给消费者一个明明白白的答案。然后是讲生态,整个种植过程不用农药、不用化肥、不用添加剂,目前施肥都是菜枯、牛粪、蚕沙轮流使用,即将建设有机肥加工厂。还要讲技术,合作社长期聘请安岳柠檬界知名专家作指导,分期对合作社成员进行技术培训,已经培养了20多名技术骨干。
  2012年,合作社注册了商标,助推柠檬产品进入当地超市,深受消费者好评。
  张勇波算了一笔账:“柠檬丰产可达2000公斤/亩,按8元/公斤的均价算,亩产值1.6万元。每年每亩土地上的投入大概1000元左右,合作社经营成本每年每亩算500元,这个利润也比很多生意强得多。”兄弟俩打算带领合作社建成5000亩柠檬基地,同时再建一个保鲜库,一个柠檬干片加工厂,抵御市场风险。
  有了茁越柠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邻近的村民也开始种植柠檬。该镇党委、政府经过市场调研后,决定大力扶持这个产业,去年投资新发展柠檬4000亩。
  沙河镇镇长王永刚说:“我镇已经邀请专家勘测,镇内很多山地适合种植柠檬。我们规划三年建成万亩柠檬基地,引进柠檬加工企业,打造一个柠檬之乡。”
其他文献
本刊讯 (本刊记者 李法明 文兴亮报道)近日,本刊常务副社长刘汉华、文化部主任李法明应邀参加了在北京国宏大厦举行的由中国投资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主办,中国投资协会投资咨询专业委员会联合中企投资集团、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金融中心、中国投资协会投咨委环渤海投融资促进中心等单位联合承办的2015中国环渤海投融资论坛。  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科院、国家统计局、国开行、中国投资协会各委员会的领导和专家,
期刊
晚冬带着微寒悄悄的离开了人们的感觉,万物复苏的时刻即将来到了,早春怀揣着丝丝冷意,轻轻的敲碎了晚冬的薄冰。凝冻的河流融化了,万物冲破了寒冬黎明,走进了早春的门槛。河边的枯草丛里,微微露出嫩黄的草芽,睡眠的垂杨细柳,枯枝也渐露初芽。微冷的春风吹拂着生机一片。美丽的春天,年复一年的如约而来,你瞧,春姑娘肩披美丽的华纱,迈着轻盈的脚步,摇摆着婀娜多姿的细腰,含情脉脉地向这个抒情的季节走来。朦胧的大地像刚
期刊
“我一到单位心里边特踏实。”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崔毅对工作的热忱。凭借这种热忱和自己坚韧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短短几年的时间,崔毅从一个普通农民成为一个部门主任,再成为一个分公司经理。后奥运时代,他依然保持奥运精神,发挥自身优势,带领维修团队,保证每年1千万游客游园过程愉悦、顺利。  自创“土方法”:检修路灯效率提高一倍多  在偌大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里,游客每步行30米就能路过一个路灯。  在
期刊
在我国广大农村,大量农村青年人口流向城市是普遍现实。缺少了青年的农村会不会越来越“苍老”?这让很多关心农村发展的有识之士倍感严峻。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系副主任余志刚副教授近期做出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在省农村务农的农民年龄普遍在50-60岁,而青年一代则更多的选择到城市务工。但在肇东市肇东镇,一个特色青年合作社的成立吸引了一些原本在外务工的青年人回到农村搞起了种植业。短短一年,合作社
期刊
本刊讯 (本刊记者 刘汉华报道)近日,北京满族颁金节先后在海淀、西城护国寺、民族大学礼堂举行。主会场中央民族大学礼堂张灯结彩,一派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在京的满族同胞和来自边远地区满族代表汇聚在此举行联欢活动,共庆第379届“颁金节”的到来。  北京市原常务副市长张健民,全国政协老干部局原局长金靖宇,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金毓嶂,北京市民族联谊会秘书长张学斌,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副教务长纪明葵
期刊
在东汽这个国家重点企业里,尽管科协只是一个“冷”部门,但是对于今年2月才上任的罗名远来说,却看得非常重要。在他的眼里,东汽科协不仅要为企业服务,更要为东汽的职工搭建一个温暖的“家庭”。  东汽科协成立于1983年5月,第二年,罗名远从大学水利机械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了东汽工作。“当时进厂,东汽科协就给我发盆子、蚊帐等生活用品,这让我们感到很温暖。”罗名远回想起当初的情景,“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期刊
正值隆冬,记者应邀来到淮阴区革命老区刘老庄乡夹树村。一进大门口,村支书洪家刚热情地接待我们一行。  洪书记向我们介绍了夹树村农民集中居住点“金色家园”小区。这个项目总投入1亿元。通过城乡挂钩,占补平衡,市场运作的方式,有效克服了农民建房的土地、资金、技术等困难。投资兴建了5层3单元城镇化高标准商住楼19栋,计8万平方米。附设村部、商场、卫生院、幼儿园等配套设施。解决了夹树村504户和周边居民的居住
期刊
一幢幢保障性住房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延伸到家门口,一个个景色优美、风格独特的文化广场、景观带是市民休闲好去处……近年来,科创区以实施“民生工程”为载体,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问题入手,强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实惠。  保障住房惠民生  安居乐业笑开颜  “园区保障性住房圆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梦,我非常激动……”年初搬进西园社区的市民黄显华感激不已。过去
期刊
初冬的早晨,位于浅丘地区的永安镇松柏村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平坦的村道蜿蜒而上,一幢幢漂亮的住宅楼被植物围墙环绕……拥有276户居民的松柏小区正渐渐热闹起来,居民贺元霞和邻居正在小区内健身聊天,几位精神矍铄的老大娘围坐在一起,织毛衣、摘菜、闲话家常,一幅道路通畅、环境优美、院落美观的美丽新村画卷映入眼帘。  绿化工程 美丽村庄添新绿  11日上午,松柏村松柏小区的水塘边,6名妇女系着围裙,一边笑声朗
期刊
最近,地处红色沂蒙老区腹地的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被国家民政部评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这是临沂市拥有沂水、费县、兰陵等多个古县中首个获此殊荣的县。据介绍,“千年古县”是由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和我国民政部共同实施的地名文化遗产项目,旨在从中国现存的800多个上千年的古县中优选出100个进行重点保护。“千年古县”有明确的鉴定标准,包括置县1000年以上,专名沿用也要达到千年以上,历史文化内涵丰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