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电影“父亲三部曲”中的文化解读

来源 :戏剧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p54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自1895年问世以来,迅速融入进民众的娱乐生活中,并成为人类文化意识表达的一个重要载体。其中,民族电影更是成为文化认同的一种直接表达。李安导演作为台湾导演中第一个成功登上国际舞台的领先者,以其对中西方文化的领悟与糅合向世界积极展现了台湾电影的魅力,其中所表现的文化认同更是值得我们探究。
其他文献
李安身上既有东方传统美学的浸润,也有西方文明的熏陶。东西方文化间的冲突和交融是构成其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原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表现在多重冲突推进情节的发展,以中
公元10世纪初,契丹族统一中国古代北方,建立辽政权。他们在继承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契丹文化。在创造
清代许多学者关注《孟子》的哲学蕴藏,他们诠释的重点是理气论、人性论、理欲观。坚持气本论,反对理本论;从智的层面言人性善;坚持理欲统一,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呈现出立论基点
2004年7月以来,由"塑料王"--聚四氟乙烯制造的不粘锅的安全问题受到质疑,在全球(特别是中国)引起了轩然大波.本文从化学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观察与分析,介绍了聚四氟乙烯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