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价原创画中寻机会

来源 :理财周刊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ong18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玩股票很多年了,但我从不碰高价股,主要资金基本都围绕一些十元以下的低价股操作,理由很简单,高价股所需资金量巨大,涨了固然开心,跌了十分肉痛。我买油画也有十几年历史了,一是喜欢,着迷;二是也在考验自己的眼光,总希望一二万元、三五万元买进的东西十年八年后,数字后面能长出个零来。同样,对那些高过十万元的,特别是十分当红走俏的油画我基本上是不碰的,因为这些作品本身价格较高,风险较大,不符合投资“以小博大”的原则,赢的时候固然开心,输的时候想脱手都难。就像那些惨被套牢的以48元买进中石油股票的股民一样,虽说不至于永世不得翻身,但翻身的机会肯定渺茫,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更重要的是一味追求投资收益,违背了喜欢的原则,为了赚钱,买了一些自己本不喜欢的东西回来,挂在墙上心情肯定不好,放在储藏室里还占地方,如果因为贬值再被套牢影响心情,这就是把本来是赏心悦目开心的事变得太沉重了,做人做得太累了,显然不值。
  很多人认为低价油画作品没什么投资价值,因为这些画家大多没什么名气,今后能否出名谁也不知道,因此买名家作品比较保险一点。其实所谓“有名”与“无名”都是相对而言的。十年前无名的画家现在可能名动天下,十年前有名的画家现在可能无人问津,这种不可知性正是收藏投资的乐趣所在。七年前我在南方偶遇一以周易算命的高手,语出惊人,将我所遇之事讲得如其亲眼所见一般。事后我请他为我看看未来几年,他大笑道:“何必要知道那么多,人生的乐趣就在不知中,倘若你今天知道明天会发大财,你发财时的乐趣就没了”,说完飘然而去。我醒悟,哑然失笑,乐趣的确就在这不可预知中。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明白了这点就更应该坚持以小博大,以自己的喜欢为基础,把艺术品收藏投资当作一件愉悦身心的生活方式。如同早十几年在古玩市场低价觅宝,赢固可喜,输也一笑了之,毕竟自己养过眼,开心过,何乐而不为?
  还有人喜欢以名家之言为指南,名家指东他打东,名家指西他打西,其实所谓名家的评论至多也就只能当作参考,千万别当真。本人绝没有贬低名家的意思,因为这些名家、大家大多是绝顶高手,对一幅作品技法的好坏他们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是他们本人是处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位置。如村上隆所占:“市场并不以技法高低给艺术品定价。”我也说过:“在市场面前永远只有两种画,一种是好卖的画,一种是不好卖的画。”而一幅画卖得好不好与画得好不好几乎没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很多人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收藏信条,其实这也很片面。一块金子在破铜烂铁堆里或许会发光,如果放在许多更亮的金子堆里它显不出岂不也很正常?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绘画这一行早已高手如云。在巴黎、在罗马、在纽约的街头上,称得上高手的画家绝对比要饭的还要多。就是徐悲鸿、颜文梁大师的技法水准在今天看来的确也算不了什么,但他们是一段历史的开创者,这就奠定了他们的历史地位。
  举个例子,老一辈画家潘玉良人生充满传奇色彩,二十几年前国内还专门以她的身世经历为背景拍过一部《画魂》的电影,更使这位前辈画家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实际上潘玉良的画除少数比较清新优美外,大多都比较一般。吴冠中老先生和潘玉良私交甚好,过从甚密,对潘执子侄辈礼,但他却说潘玉良的画画得一般,大多都很俗,而且不是一般的俗。潘玉良生前靠卖画只能简单谋生,日子过得很清苦。吴冠中在法国留学时还常去帮潘提水到五楼,因为五楼没有电梯没有自来水房租便宜。由此可见潘玉良在法国生活的窘迫,因为她的画在巴黎根本卖不出个价。如果从技法和创意上讲,潘玉良的画真的不过如此而已,根本不具备投资价值。但市场就这么怪,潘玉良的画在中国市场就能卖出个好价钱,因为在中国人们买的是她的传奇人生,买的是她在中国人心中的名气。她的人生经历在中国当代画家中是独一无二的,是值得津津有味地谈论的,这就构成了商品的卖点。很显然,一进市场,艺术品就成了商品,成为商品后,构成价格的因素就不单单是质量和做工了。我有一位小友在上海开箱包厂,专为“新秀丽”和一些法国、意大利品牌箱包做贴牌加工,每批定单的零头多余部分,外商允许他在国内以自己的牌子销售。同样的设备,同样的工人,同样的原料生产出同样的箱包,但销售价格不到贴牌商品的三分之一,道理就这么简单。所以说,我们在收藏投资艺术品时,首先还是应把其视为一般商品,要多从商品的价值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能只将其视做艺术品。大多数收藏者和投资者都是因为喜欢才进入这个领域的。我们都不是美院的教授或老师,没必要对技法研究得精益求精,如果只盯着画得好不好,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
  无论从欣赏的角度还是收藏投资的角度,我都主张眼睛紧盯低价原创这一块。尤其是现在艺术品市场冬季即将来临之际,这正是考验我们眼光和胆气的好机会。因为低价,你选择的机会很多,因为低价,你几乎不存在被套的风险,因为低价,十年八年后万一真长出个零来你肯定会咧开嘴开心地笑,很得意地对狐朋狗友们介绍:“瞧瞧咱这眼光,什么叫水平,这才是水平呐!”所以在艺术品投资上我一直有个观点,拿一百万元去挣三十万、五十万元不算本事,拿三五万元去,挣三五十万元才是本事,因为这更需要眼光,更需要耐心,而这两样东西偏偏是大多数人不具备的,因此,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只能好好修炼了。
其他文献
举世瞩目的2008北京奥运会在本周末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式,此举也意味着股市在奥运会前的运行已经结束。总体而言,在迎接奥运会的这段时期中,股市总体保持了较为平稳的走势。  现在,奥运会的比赛正在展开,而对于投资者来说,现在则要开始关心“后奥运行情”了。事实上大家也都清楚,在奥运会召开之前的一段时间,办好奥运会是全国各项工作的重点,管理层之所以会对股市反复提出“维稳”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此有关的。
期刊
投连险对于消费者来说已经不再陌生。这种新型的终身寿险产品,集保障和投资于一身。  不过,在投连险两大功能下,大多数的投保人更加注重其投资收益,希望靠投连险为自己赚钱。    投连险定投可降低风险    由于投连险投资账户的收益情况与股市密不可分,所以,不可避免地具有风险性。也就是说,投连险的投资回报是不保本的。在股市大幅上涨的时候,投连险交出的成绩单就比较漂亮,而一旦股市进入低迷时期,投连险的收益
期刊
一份针对中小企业的调研报告显示,被调查的企业原材料成本比去年上涨了30%,而毛利率已经从接近15%下跌到3%。  “目前的市场竞争不再是单纯的企业个体之争,而是它们所在的不同供应链之争。”两年前,知名学者郎成平发表了这样的言论。包括供货商、经销商以及合作伙伴在内的整体效率变得日益重要起来。  目前普遍的情况是,上游的中小企业供应商面对大企业不可能在交付货物之后马上拿到钱,双方约定的账期一般是3个月
期刊
如果说昔日的房地产市场是硝烟弥漫,但今天的楼市似乎已经没有了这样的氛围。在全国各地的许多城市,成交量的大幅下降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而与此同时,市场的价格也出现了盘整的态势。这一切,让许多人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楼市,现在已经变了天!”  然而我们大家要问的是,楼市现在真的已经步入危机了吗?记者认为,事情似乎还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但与此相对应的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市场各方上演的一场逼宫戏却有些压
期刊
今年投资市场的不景气使得一些精明的投资者无奈地将资金撤了出来,并考虑如何运用好这笔资金,是否该用来提前归还房贷等问题。  石先生就是这群人当中的一个。目前石先生所居住的这套房产,还有40万元左右的住房贷款没有偿还。股市中撤出的30万元刚好可以用来部分提前还贷。可是,让石先生为难的是,房贷一旦还掉,再贷出来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而且贷款利息要按消费贷款来计算,比现在85折的房贷优惠贷款利率要高出不少。 
期刊
2008年本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奥运之年,但是事与愿违,投资者没有迎来令人振奋的奥运行情,却遭遇了飞流直下三千点的暴跌。  如今,站在6124点的高地放眼望去,哀鸿遍野。然而这是否会印证“行情在绝望中产生”,而“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难熬的”?从历史经验来看,在经过惨烈的低位宽幅震荡之后,往往会出现缩量的最后一跌,之后就是反弹行情的正式确立。  再看看被腰斩有余的大盘,破了20倍的平均市盈率,在2500多点
期刊
作为一项举世瞩目的世界性运动会,收藏奥运已成为了许多人的心愿,而奥运藏品的收藏群体随着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也在不断壮大,目前处于如火如荼的北京奥运会赛事,正是4年一度奥运收藏的黄金时刻,自然奥运集藏迷也不会放弃如此难得的机会。  作为东道主,中国的奥运收藏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少人在2001年中国申办奥运会成功之初,就已经未雨绸缪地开始了奥运藏品的收集旅程。从过去的7年时间看,奥运藏品收集热出现了
期刊
合租的人赚租金    租房住的人赚租金,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也是部分房客“租大住小”巧赚钱的最普遍方法,在一些大城市,采用这种方式赚取房产钱的人很多。  笔者有个朋友叫小靳,是个安徽人,他在上海打工10年多了,小靳一家刚到上海的时候,在长海四村租住的是一室户,后来妹妹一家也来上海打工,他就又租了一套二室户。再后来妹妹一家搬到浦东,他就把二室户的另一间房子租给了别人,另一间房的租金比他给房东的租金
期刊
现在市场观望的态势对写字楼市场会形成多大的影响?影响会持续多长时间?以及上海的写字楼市场未来发展态势如何?……带着诸多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环保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怀铃。    当前市场受到影响    上海的房价虽然没有出现下跌,但是人气却跌至低谷,有统计显示,7月份上半个月的交易量只相当于去年同期的3成。处于这种市场行情,写字楼项目能否独善其身?  吴怀铃表示,受房地产市场整体走弱影响,写字楼的确
期刊
个企经营者的收入一般按年计算,且根据市道的好坏起伏较大,这也为黄女士家庭理财出了难题。如何控制年度花销?如何达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在进一步投资与改善生活品质两者之间如何选择?家庭的保险计划该如何制订?这些都是黄女士关心的问题。  黄女士今年刚刚30出头,她与同岁的先生在26岁时开始创业,现在拥有一家建筑装饰公司60%左右的股份。不过,黄女士本人并不参与公司的运营,由先生担任公司的总经理。最近,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