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f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行课外阅读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也极大程度提升了他们的语言素养。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将新课标的要求与课外阅读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经验,开阔文化视野,提升英语素养。
  一、设置问题,启发思考
  有效的设问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在无形中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使他们能够在深度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收获更为良好的阅读效果。因此,高中英语教师需要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可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深度思考,从而让课外阅读更有效率。
  例如,学生在阅读《绿野仙踪》时,书籍中曲折惊险的情节吸引着他们的眼球,同时,他们也对多萝茜等人的智慧和勇气敬佩不已。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完成对这本书籍的深度阅读,笔者采用设计问题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在课后自主探究,问题内容如下:whobrought Dorothy back to Emerald City?What did theWestem witch do to get Dorothy’s silver shoes?What’s the result?What friends does Dorothy have?Whatare their fatal shortcomings?等。同时,笔者还会让学生在课后阅读的同时及时加以思考,汇总好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展开讨论交流,检验他们在课后阅读中的思考质量。如同学A在阅读后产生了这样的疑问:“Why can Dorothy andher friends overcome obstacles and win every time.9 IfDorothy is separated from his friend’s help.Can’t hewin the fmal victory?”如此一来,学生能够在思考和质疑的过程中加深对整本书的理解,并且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二、巧用思维导图,理清文章脉络
  思维导图能够充分发散学生的阅读思维,使学生得以将篇章结构的层次脉络、书籍的主要情感和关键内容清晰完整地概括在思维导图中。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外阅读作业时,可以建议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绘制思维导图,以此来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学生在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时,为了让学生在课后阅读的过程中梳理文章脉络,笔者会结合思维导图来设计课外阅读作业的内容,要求学生一边进行课外阅读,一边绘制思维导图。此时,有的學生无法将自己所理解的信息填充到思维导图中。当笔者发现这一问题时,会先鼓励学生将思维导图分为Author’s works,Content introduction,creation back-ground三大板块,鼓励他们先自主阅读书籍内容,再将所搜集的信息填充其中。很快,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出了以下思维导图:①Author’sworks→MarkTwain,American novelist→《The Mississippi RiverTrilogy》;②Content introduction→Tom Sawyer led agroup of children to get rid of boring homework.falsedoctrines and rigid living environment,made a varietyof adventures;③creation background→In the 1870s,American capitalism entered a period of monopoly。
  三、读后分享,提升语言能力
  课外阅读开展的意义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在于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使他们在“读有所思”时实现“以读促说,情有所抒”。因此,高中英语教师不妨以读后分享会来鼓励学生表达阅读感悟,让学生能够在分享的过程中积累阅读经验,实现共同进步。
  例如,学生在阅读《圣诞欢歌》后,笔者组织开展了关于这本书的读后分享会,鼓励学生将自己在阅读这本小说后的所感所悟分享出来,亦可以发表自己对人物形象或情节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同学都踊跃进行发言,如同学A分享读后感悟:“WhenI sawthe title of the book.I thought it was a novel aboutChristmas,but when I read it,I was deeply attractedby the story ofthe novel.The spirit ofhelping others init inspired me a lot.”也有的学生对埃比尼泽·斯科罗吉这个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他的客观印象。如此,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这正是课外阅读作业的价值体现。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教师应当在课外阅读活动中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逐步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大程度上提升其阅读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
其他文献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可以将这些错误看作一种资源,引导学生建立和使用错题本,让他们通过错题发现自身的在知识上的薄弱点、盲点,以便帮助其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形成良好学习的习惯。  一、引导学生合理建立错题本  首先,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对错题进行分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很多种,常见的错误有:(1)因为粗心大意导致的错误.这类题目学生一般会做,但是由于审
期刊
数列求和问题是高中数学考试中的一个常见考查点.它常与不等式、函数、三角函数等知识结合在一起,所以此类型问题一般综合性较强.這就要求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不仅要学会灵活运用数列的基本公式和性质,还要熟练掌握求数列和的方法与技巧。
期刊
圆锥曲线的离心率是一個重要的基本量,在圆锥曲线中有着极其特殊的作用,也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该类问题主要考查圆锥曲线的定义、方程、性质的应用.本文主要谈一谈解答有关圆锥曲线离心率问题的两个方法。  一、直接法
期刊
合理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引入一些生活案例,开展实验活动,借助多媒体,合理创设一些具有生活化、趣味性、直观化的教学情境。  一、引入生活案例,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的案例,吸引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同时,让他们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之
期刊
巧用仿射映射,妙解直線与椭圆问题
期刊
如今不少一线教师都开始注重将“问题驱动法”引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旨在让高中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进行自主、高效的学习.但教师要想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切实提升学习效率,就必须要让他们产生较强的探究学习欲望,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自主展开数学思维活动。  一、设计探究性的问题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他们在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比如,在教學“直线和平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可从课前入手,精心做好课前准备,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课堂学习,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了解学生的诉求  了解学生的学习诉求是课前准备的基础环节.教师要改变固有的数学教学观念,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诉求,有意识地根据教学内容,询问学生对将要学习新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诉求制
期刊
进入高中后,数学课程的难度在逐步增加.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结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教学。  一、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高中数学中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随机事
期刊
一、填空題
期刊
杨辉,字谦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南宋著名的数学家,与秦九韶、李冶、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从1261年到1275年,杨辉先后完成数学著作5部,共21卷,即《详解九章算法》12卷,《日用算法》2卷,《乘除通变本末》3卷,《田畝比类乘除捷法》2卷和《续古摘奇算法》2卷(其中《详解》和《日用算法》已非完书).后三部著作合称为《杨辉算法》.杨辉在总结前朝数学家的成果时,又极大地创新和发展了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