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偶联量子点免疫脂质磁珠法检测卵巢上皮性癌循环肿瘤细胞的效果及循环肿瘤细胞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叶酸偶联量子点(FA-QD)免疫脂质磁珠法检测卵巢上皮性癌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有效性及CTC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67例。将卵巢癌SKOV-3细胞分为5个细胞数梯度(0、100、150、200、300个),比较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免疫磁珠法(单标法)和FA-QD免疫脂质磁珠法(双标法)对CTC的检出率。应用FA-QD免疫脂质磁珠法检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TC数量,荧光显微镜下见阳性CTC者即为CTC阳性患者,分析CTC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标志物的关系。

结果

FA-QD免疫脂质磁珠法对SKOV-3细胞CTC的平均捕获率高于EpCAM免疫磁珠法(83.4%比70.3%)。在67例卵巢癌患者中,Ⅰ~Ⅱ期患者CTC阳性者比例为30.0%(3/10),Ⅲ期为91.9%(34/37),Ⅳ期为95.0%(1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CTC阳性者比例为97.1%(33/34),高于淋巴结未转移者的69.7%(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附睾蛋白4(HE4)>110 pmol/L患者CTC阳性者比例为58.8%(10/17),低于HE4≤110 pmol/L患者的92.0%(4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年龄、绝经情况、病理分化程度、远处转移、癌胚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199(CA199)、血清癌胚抗原(CEA)分层患者间CTC阳性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FA-QD免疫脂质磁珠法可有效检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外周血CTC。卵巢上皮性癌患者CTC水平与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及HE4水平有关。

其他文献
编者按  每一个生命,都能够发出生命的微光,而当这些微光聚合之后,便会充满温暖,灿若星河。每一个生命都有不平凡的故事,而这些不平凡的故事串联起来,便凝聚成生命的力量。  在2021年刚刚拉开序幕时,一场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文化推广平台联合发起并主办的新年公益演讲——《生命的微光》,在央视网、人民日报等众多视频平台同步直播。据不完全统计,直播的总观看
期刊
目的:观察具有智能脉冲技术(SPT)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PRK)治疗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0年3月~9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行TransPRK近视矫正手术的患者41例(81眼)。收集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裸眼视力(UCVA)、矫正视力(CDVA)、屈光状态,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术后不适症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终点时UCVA有74眼(91.4%)达到术前CDVA。有效性指数为1.104±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