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物抗宿主病与异种移植研究综述

来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rou1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条件、发病机制、疾病特点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检索,总结.结果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细胞及体液免疫均参与该病的发病过程,根据其特点可用相应的监测方法进行诊断和分级.结论作为移植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移植物抗宿主病对宿主可产生严重危害;它在异种移植中也可出现,且因能用于异种移植免疫、肿瘤免疫等研究,正逐渐受到重视.
其他文献
目的为总结上消化道隔膜畸形的诊治经验,对1984年~1997年收治的病例行近期回顾性研究.方法在治疗的13例中,男10例,女3例.年龄20天~5岁6个月.主要表现为呕吐、上腹饱满及胃界扩
目的 观察一种新型医用灭菌皱纹包装纸的透过性能,为无菌包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理化和生物方法,测定该包装纸相关因子透过性能.结果 该医用皱纹包装纸在132℃压力蒸汽灭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在评价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功能方面病理改变的价值。方法运用常规多普勒超声测定120例尿毒症患者的主动脉(AO)、左心房(LA)、左心室(LV)、室间隔厚度(IVST
目的探究采用神经微移植技术和传统移植技术将内侧神经节隆起细胞移植至亨廷顿病大鼠模型的疗效异同。方法75只雌性成年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对照组(ctrl,n=15)、假移植组(ST,n=20)、传统移植组(TT,n=20)和微移植组(MT,n=20),应用神经微移植技术(针头直径为50 μm)和传统的移植技术(针头直径为470 μm)将神经节隆起细胞或磷酸缓冲盐溶液移植入单侧奎宁酸(Q
目的解决外阴癌根治术后较大外阴缺损的即刻修复。方法1992年3月~1995年12月,对4例癌肿位于外阴前庭后半区,大癌肿的患者,在行根治术后即刻应用股薄肌肌皮瓣修复外阴缺损。结果术后外阴切口Ⅰ
目的:探究神经刺激器定位应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干阻滞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124例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手术的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
目的探讨几种神经肌电图检测方法在早期糖尿病患者诊断周围神经损害中的敏感性。方法对164例病程3年的糖尿病患者双下肢腓总神经MCV与腓浅神经SCV异常率也很可观。结论胫神经
目的探讨双相抑郁患者脑白质网络节点介数中心度属性值的改变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7例双相抑郁患者、21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利用解剖学自动标记模板将整个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对大脑进行确定性纤维追踪,基于复杂理论方法构建脑白质网络。对两组脑网络的节点介数中心度属性值进行双样本t检验,并对差异脑区的属性值与疾病严重程度进行皮尔森相关分析。结果(1)患者组左侧背外侧额上回(0.
目的 探讨伴认知功能障碍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case,PD)的脑葡萄糖代谢特征和变化过程,寻求PD认知相关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50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