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关键词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za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高考的硝烟尚未散去,2018年的高考战斗已然打响。站在高考的起跑线上,耳畔传来发令枪的脆响。在一场几十万人的追梦旅程中,快速腾飞,笑傲高考,是每一个高三学子梦寐以求的心愿。我作为高三(1)班的“最高统帅”,将数十年来的高考心得浓缩成四个关键词传授给大家,作为送给迎战高考的学子的第一份礼物。
  第一个关键词:“效率”。“人生,其实就是用差不多的时间换得更多的回忆”一句揭示出一则真理,生命的长度大致相等,而人生的意义就是在相同的时间里,提高效率,改变生命的质量。其实,学习也是如此。大而言之,高考是考察同学们在十二年的求学生涯中,谁学习掌握的知识更多一些;小而言之,就是考察同学们在高三这一年里,大致从今年的9月1日到明年的6月7日,谁的学习效率更高一些。因此,大家要牢记“效率”这个词,在单位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就能获得更高的分数;获得更高的分数是通往更好的大学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效率呢?同学们首先要做到“听话”。
  第二个关键词:“听话”。有这样一个故事:
  1976年6月27日,巴勒斯坦游击队劫持了一架法国航空公司的大型飞机,并将机上105名以色列人扣押在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的候机大厅。为了解救人质,以色列特种兵展开“雷电行动”,长途奔袭乌干达。
  在采取营救行动之前,一名以色列士兵手持扩音器,用以色列人的母语——希伯来语大声喊道:“我们是以色列士兵,前来接你们回家,请你们立即就地卧倒,趴在地上别动!”
  以色列人质全都清清楚楚地听懂了这段希伯来语,并迅速地卧倒在地。而巴勒斯坦士兵却一点也没听懂喊话的意思,他们仍然站立着,警惕地注视着外面。
  一颗颗子弹向所有站着的人飞去,以色列士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大厅內发起了攻击,站着的人一个个全都倒在了地。在这场战斗中,除了巴勒斯坦士兵之外,还有三个以色列人也丢掉了性命。有两个是年轻的以色列男子,他们在听到并完全明白己方士兵的指令之后,凭着自己的胆量和勇气想再等一等,看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之后再服从指令。遗憾的是,他们已经没有服从指令的机会了。第三个遇难的人质也是一名男子,他在听到士兵的“卧倒”指令后,倒是毫不犹豫地服从了指令,但是在看到以色列士兵冲进大厅后,他忘记了刚刚那句“趴在地上别动”的指令,兴奋地站起身来,准备冲向己方战士,打算与他们拥抱,结果被士兵们当作隐藏在人质中的敌人射杀了。
  名将巴顿是美国历史上最张扬、最强悍却又最懂得服从的四星上将。关于服从,他曾说过:“服从不止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如果你不懂得服从,或者打了折扣去服从,不仅会损害团队的利益,甚至会成为潜在的杀人者或自杀者。”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服从的意义》,巴顿将军总结“服从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我用直白的话说就是“听话”。一支军队只有纪律严明,服从指挥,这支军队才有战斗力。我们组建的高三(1)班这个团队,要想高效学习,少走弯路,顺利通过高考,也必须服从老师的指挥。
  在十一年的求学生涯中,你也许积累了一定的复习、学习经验,但与老师从当年自己参加高考,到参加工作后一轮一轮地带领学生拼杀、反思所积累的经验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如果说你们是被高考绑架的人质,那么老师就是解救你们的士兵,听从老师的话,按照老师的要求,脚踏实地,不折不扣地执行,是提高复习效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否则你就会成为杀人者或自杀者。有些同学自以为是,没有按照老师的指令去做,没有记住老师总结的答题格式、解题的切入角度等,固执地我行我素,造成无谓的丢分,这无疑是一种自杀行为。
  第三个关键词:“静”。《小猫钓鱼》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大道至简,这个我们童年时期就懂得的故事蕴含着高深的哲理,那就是做任何事都需要“静”。
  首先要“身静”。学习生活中的“蝴蝶”和“蜻蜓”会幻化成各种模样来诱惑我们,我们一定要抵制这些诱惑,迫使自己坐下来。我曾经给很多学生做个统计,比如,一位学生在一节25分钟的早读喝了4次饮料,5次与周围的同学说话,2次整理书籍,1次拾掉在地上的东西;另一位同学在40分钟的午自习期间离开座位3次,说话2次。我找他们谈话时,他们摆出很多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开脱,比如口渴,借书,上厕所,问同学问题等等,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在学习上没有任何收获。有的学校提倡在高考复课时做到零抬头率,目的就是督促大家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事,都不要东张西望。
  其次要“心静”。孟子笔下《弈秋》的故事大家也很熟悉,同样的老师,同样的环境,专注的学生学习效率就会很高,心猿意马者学习效率自然就会很低。我们很多学生满足于加班加点,把生无所息演变成了碌碌无为,因此,“心静”才是“静”的最高境界。在通往高考的道路上,我们会遭遇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知识积累的高原现象,学习成绩的瓶颈一时无法突破,频繁的考试,无休无止的加班加点,起伏变化的分数,包括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与异性同学的情感纠葛等问题,这都会使我们心浮气躁,惶惶不可终日。每当这时,我总会给同学开出一济药方——“活在当下”。这句话可以有三重理解:眼前的时间是最珍贵的,手头上的事是最重要的,身边的人是最值得珍惜的。在我们心烦意乱的时候,抓住当前的时间,比如一节自习课;做好手边的事,比如一份试卷。慢慢地,我们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事情上,然后心就静下来了。记住,万丈高楼平地起,高考取得的令人炫目的成绩实际是从你现在记的一个单词、解的一道题、背诵的一首古诗开始的。
  第四个关键词:“感恩”。高三生活是辛苦的,但辛苦的不仅仅是冲锋陷阵的我们,还有亲人和老师们。家有高三学生,就相当于在家里放了一枚不定时炸弹,每个人都得小心翼翼,有时甚至得看高三学生的脸色行事,唯恐稍有不慎,生活就变得鸡犬不宁。“怀一颗感恩的心,美丽地行走在大地上”,这是我送给每一届高三生的寄语,今天也送给你们。面对老师,心怀感恩,才会最大限度地接受老师的教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面对父母,心怀感恩,才会最大限度地接受父母的帮助,从而提高生活效率。大家要明白,老师和父母是我们决战高考的最得力的盟友,而不是敌人。
  如果你一直愤愤不平,你的生活、学习将会被你搞得一团糟;如果将本来可以一笑了之的事无限地上纲上线,就会纠缠得你心绪不宁……一堂课上两位反应截然相反的学生最能说明这个道理:一位学生判别不清“句式杂糅”类型的病句,我每次提问后,都要戏谑地问:“懂了没?”他点点头说:“懂了!”我又反问:“真懂了?”他说:“真懂了!”再遇到“杂糅”的病句,我又提问他,他要么一脸茫然,要么答非所问,直到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才知道这又是一道句式杂糅的题目。就这样反反复复,我一节课总共提问了他七次,从此以后他豪情大发,十天以后的语文作业都提前完成了。后来,他考上了心仪的大学。而另外一同学,我提问了三次,第一次她在摆弄头发,心不在焉,第二次提问时她趴在桌上无精打采的,并坐在座位上大声质问:“老师,你是不是和我有仇啊?”她最终的落榜,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心怀感恩,善待老师的一切,包括老师的批评与责罚;心怀感恩,善待父母的付出,包括父母的督促与鞭策;心怀感恩,善待世间的一草一木,我们就能做到心平气和。
  亲爱的同学们,请相信一位从教二十年的长者的肺腑之言!我把这四个关键词组织成一句话,那就是“怀一颗感恩的心,听从老师和父母的教导,静下心来,高效学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明年的六月不是黑色的,而是五彩缤纷的;不是苍白的,而是多姿多彩的;不是失败的,而是成功的;不是荒芜的,而是满地收获的……
  奋斗吧,让我们驾着理想之舟,驶向成功的彼岸!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唐南中学】
其他文献
笔者在高中讲台上站了二十多个春秋,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习惯于以知识灌输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笔者也曾尝试过进行局部课改,但由于未能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也未能针对时弊进行一些大胆的课堂创新,故其效果不明显。近些年来,笔者反复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细细领会其“以生为本”的内涵,虚心向各位同仁学习,深刻反思自己,逐步转变教学理念,稳步进行课改,尝到了
期刊
16岁的武亦姝登顶诗词大会,成为第二季诗词大会的总擂主。透过荧屏,看着与我的学生年龄相当的武亦姝,身为语文老师的我感慨良多。  每个民族都懂得自己民族语言的重要,泱泱华夏也不例外,我等语文教师应该自信自豪才对,可事实上,我们却备受质疑。武亦姝同学所在的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语文学科主任黄荣华面对媒体时感慨传承中华文化的艰难,他也曾多次受到质疑:“背这些诗词有什么用?”  我不想用“無用之用方为大用”“
期刊
面对解读文本的误区,又有哪些应对的策略和方法呢?  一、内容和表达并重,谋求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和谐统一  传统的文本解读侧重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内容,注重对内容的分析和价值的判断,旨在帮助学生获取文本的思想意义和情感体验,而对课文是怎么写的,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法,为什么这样写,往往省略,或者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期刊
新基础教育理念要求课堂教学的主体为学生,教师要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艺术教学的能力。如此一来,教师才能对课堂教学科学调控,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心理效应是心理学家们探索研究的成果,它能够客观地反映多数人的心理共性,其中很多效应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参考,对学科教师也有着深刻启示。心理效应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不可低估,如果教师
期刊
语感作为一种语言修养,是在长期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形成的对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语感敏锐的人不仅能迅速领会语言文字所传递的真实信息,而且能较准确地捕捉到文本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在运用语言时,能够更准确自如地表情达意——说话时从容得体,写文章时信手拈来。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说:“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存在着这样的怪现象:课堂上有“以德育人”的政治味儿,有“生活本
期刊
前几天,笔者讲了《鲸》一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离下课还有五分钟的时候,笔者提醒道:“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一位男同学立刻站起来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这篇课文是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做假设五种说明方法来进行说明的。”  另一位同学站起来补充道:“我还知道了文中的哪些句子应用了何种说明方法,并且知道了每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小家伙说完后得意地环视了一下身
期刊
近期笔者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思路清晰,书名简洁明了地告诉读者作者要讲述的内容是什么。目录的构架也有着较强的逻辑性,从基础阅读开始,接着是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从浅入深,而且各章都有小标题,清楚地表明了各章的构架。其实全书归结起来就一句话——主动地阅读,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分析阅读中讲主动阅读的部分,由此,笔者联想到中学生的作文教学,很受启发。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们的母语正面临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班主任的工作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以及学生的人生方向;班主任工作还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做好班级管理可谓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個人越是被给予积极的期望和关怀,越有可能有所成就,从程度和量上来看,被给予的期望值越高,所可能取得的成就就越大。由此可见,激励在班级管理协调环节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  一、激励应及时而真诚  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及时表扬
期刊
一、真题在线  请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二、解题指津  2017年,南通市中考作文一改前几年“提示语+题目”的形式,变成了纯命题形式,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裸题”。命题者之所以如此,是为了体现“真我”的命题原则,真正让考生有话可写,有话可说。针对这样的命题作文,
期刊
【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围绕主题将事件的经过写具体。  2.学会理清记叙文经过的发展脉络。  3.学会运用思维导图法围绕一方面选择材料,以及选择要写具体的内容。  【学情分析】  本次新体验作文教学的教学内容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1.主题不明确或无主题;2.文章内容松散;3.对事件经过的叙述不详细。其中主题不明确或不具体以及对事件经过的叙述不详细是学生作文存在最多的问题。本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