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光感受器细胞的坏死性凋亡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c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光感受器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形态学特点,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雄性健康的Sprague-Dawley大鼠60只,右眼视网膜下注入1%透明质酸纳50μl建立视网膜脱离模型作为实验组,左眼不作处理为对照组.建模后3d,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光感受器细胞的死亡方式及形态学特点.建模后3d,提取大鼠视网膜组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裂解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8的相对蛋白表达;采用免疫沉淀法检测磷酸化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p-RIP1)的相对蛋白表达.结果 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视网膜脱离后光感受器细胞的死亡方式主要为凋亡和坏死.同时还可观察到光感受器细胞的坏死性凋亡,其形态学与坏死细胞类似.表现为细胞肿胀,质膜不完整、破裂,染色质浓集和边聚,且伴有明显的自噬泡和空泡.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照组裂解的Caspase 8蛋白相对表达分别为0.78±0.03、0.06±0.01,实验组裂解的Caspase 8蛋白相对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两组裂解的Caspase 8蛋白相对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 023.21,P<0.05).免疫沉淀法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照组p-RIP1蛋白相对表达分别为0.23±0.03、0.14±0.02,实验组p-RIP1蛋白相对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两组p-RIP1蛋白相对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44,P<0.05).结论 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光感受器细胞坏死性凋亡表现为细胞肿胀,质膜不完整、破裂,染色质浓集和边聚,且伴有明显的自噬泡和空泡;其发生机制与p-RIP1表达增加有关。

其他文献
The desire for practical utilization of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 with high energy density has moti-vated attempts to develop new electrode materials and
期刊
伴随着一次次的科技革命,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信息化时代已悄然降临,计算机与互联网已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
Transition-metal dichalcogenide (TMD) semi-conductors have attracted interest as photoelectrochemical (PEC) electrodes due to their novel band-gap structures, o
PLC被广泛使用在数控机床等工业控制之中,属于机床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项组成部分。文中主要从阐述了可编程控制器工作的一般原理,包括数控系统中PLC的组成、特点以及具体的使
目的 总结肺动脉融合术治疗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合并大主肺侧支动脉的初步经验.方法 1999年12月至2007年6月完成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合并大主肺侧支动脉(PA/VSD/NAPCAs)的肺动脉融合术17例,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0.8~18岁,平均(6.0±5.6)岁;体重6.5~55.0 kg,平均(20.0±14.9)kg.术前固有肺动脉指数(PAJ)为42.0~366.1mm2/m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employs accumu-lation of photosensitizers (PSs) in malignant tumor tissue followed by the light-induced generation of cytotoxic reac-
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各个领域的机关单位或公司企业都在追求日常工作上的专业化、信息化以及效率化。因此,越来越多的单位企业试图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找到一种稳定有效的提升日常工作效率的信息化平台。在这种被背景下,虚拟化技术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逐渐重视和肯定。本文就是以研究虚拟化技术中的桌面虚拟化架构为方向,深入分析了KVM桌面虚拟化架构的原理及其相关机制,提出了对KVM云桌面平台的具体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