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求解最小阻力体问题的思想辨析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min673594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顿在撰写《原理》时曾提出和研究了历史上第一个变分法问题——最小阻力体问题,并先后给出两种解法(1685年和1694年),在此过程中萌生了变分法的一些重要原始思想.以《原理》相关内容和《牛顿数学手稿》提供的信息为基础,重点对牛顿关于此问题的两种解法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技术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解法在思想上,特别是在表现形式和曲线变分方式上存有差异:1685年解法立足极值局部化和泛函稳定性等新思想,采取了通过曲线上个别点处某个坐标变化的曲线局部变分技术,这些思想和技术对于求解变分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其他文献
在弱L-余拓扑空间引入G-远域和α-Cδ-远域,定义了紧集和紧空间的概念,给出紧集的等价刻画.通过引入具有有限交性质的弱闭集族给出紧空间的一个新特征.
通过对加热炉流管失效部位的宏观和金相检查分析,充分证明该部分炉管的失效是由于在严重超温下工作所引起的,提出了引起对流管超温的可能原因和解决炉管超温的应对措施.
本文全面介绍了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IcAI)的结构,对ICAI的组成模型的理论和技术作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中具有带领、引导作用,组织、管理作用,桥梁、助手作用,榜样、表率作用,因而学生干部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报道了L3R焊接试板在无缺陷有焊缝余高、无缺陷无焊缝余高、有未焊透有焊缝余高、有未焊透无焊缝余高四组试样的拉伸试验结果和L3R热轧板和焊接板的裂纹张开位移试验结果.通
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大测》和《测量全义》分别将欧洲玉山若干、芬克的正切定理介绍到中国.采用纵贯比较的研究方法,对清初正切定理的表达方式与几何证明方法进行
孔板支撑换热器用整圆形孔板代替传统的弓形折流板来支撑管束,消除了大部分传热死区,并由于小孔射流和扰流作用在较低雷诺数下提高了传热效率.本文提出了孔板支撑换热器的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