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化学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che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一门知识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必须本着科学的态度,准确无误地传授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既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教师教学艺术性体现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化学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要贯穿于教学的各环节,反映在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四项原则:一是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原则;二是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原则;三是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原则;四是讲授要有系统性、逻辑性,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
  关键词:化学教学;科学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1-0054-01
  化学是一门知识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尊重知识,不能由着兴致随意发挥,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准确无误地传授知识。谈到教学的科学性,并非要求教师机械刻板地照本宣科,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爱学、自觉地学习,从而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即能力的培养。
  一、教师要掌握教学语言技巧
  一个教师的言语是否训练有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言语是教师传授知识,影响学生的主要手段,教师必须下苦功夫锤炼教学语言技巧,准确简洁、优美生动的语言,再配以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语调能带给学生美的享受。为达到语言的艺术性,教师要训练语言形象化的技能,做到遣词造句和逻辑思维的一致,对教学语言要反复推敲,力求精益求精,提高综合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的体态、仪容、表情、手势,对学生的心理有一定影响。仪表大方、衣着整齐美观、姿态端庄,这些都能引起学生的尊重和好感。再配以适当的手势和愉悦的表情,充分运用眼睛的表现力,这些非语言手段的配合,必然会对课堂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训练言语手段和非言语手段的完美结合,使表情配合讲话内容,也是教师语言艺术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已走进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人们的审美情绪和审美要求都在不断提高,所以语言美走进课堂,是教师的高层次要求,对提高教学质量无疑十分重要。
  二、构建课堂教学的情感和兴趣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应,教学的艺术性蕴含在教学的“情”与“趣”中。教与学都需要付出巨大的热情。教学中,教师充沛的感情、对学生的关心、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对教学的责任感,伴随着动情的讲解,这一切都会感染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不自觉地随着教师的情感起伏接受教师的教育,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因为人的情感与认知过程是密切关联的,任何认知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活动,是在情感动力影响下进行的。一堂好课,往往需要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深刻理解后,巧妙设计课堂教学过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在这种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智力活动,才能不断解开知识之谜。这种教学艺术的感染,使师生都体验到教学的愉快和耕耘的喜悦,这也是古代教育家常说的“乐学”原则。否则一讲到底,满堂灌,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丝毫不感兴趣,既会造成学生心理的压抑,而且更会增长学生的厌学情绪。
  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原动力,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教育的影响却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兴趣的发生和发展特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直观教具创设诱发学生情趣的意境,让学生感到新鲜、刺激、妙趣横生,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主动学习的热情。
  三、讲究课堂教学的结构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习一定的美育知识,这是教师提高教学艺术性的又一重要方面,教师对学生教授知识的同时也是启发学生认识美、评价美、创设美的过程,教师的理想、意志、情感、兴趣、性格、行为举止在学生生活中起到示范作用,教学中的言语、教态、板书、严谨的学风、风趣的谈吐无一不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从上课到下课,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环节的结构美。
  一堂课不能从头讲到尾平铺直叙,要有展有收。展是开头要好,导言要精到,或开宗明义、明快简洁;或巧设比喻,故布疑阵激发想象。收是要有回味,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另外,要处理好密与疏的关系,时而紧锣密鼓、蓄势而发,使学生情绪饱满,处于思维紧张状态;时而舒缓,似小桥流水,怀有轻松的心情,或议或练,或讲或辨,达到密与疏的完美统一。在教学中有时也需要断续结合,让学生思维活动有张有弛,否则一泻千里也就无暇顾及沿岸的风光。再有语言运用上的雅与俗也要顾及,教学贵在明达,要化雅为俗、俗以生雅,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才是科学与艺术最完美的结合。
  综上所述,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完善教学能力,努力学习和吸收先进的经验和方法是必不可少的。但还需要立足于教学实践中,勇于实践,敢于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并提炼出成功的方法将之上升为理论,及时地加以推广,在实践、理论、再实践中摸索出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先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以便于教师能更积极更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当今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各有千秋。在众多的方法中,教师要认真思索,根据教材、学生和自身素质,扬长避短,有所取舍,将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推向更高阶段。
  参考文献:
  [1]赵云鹏.高中化学问题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李晓红.中专化学教学中的哲学探究[J].价值工程,2010(01).
其他文献
变黏酸具有黏度高、缓速好、降滤失、造长缝等优点,在碳酸盐岩酸化压裂改造工艺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推广应用。但在压后返排的过程中,发现变黏酸与地层流体的配伍性较差,且存在破
随着同朔地区各种生态造林工程的实施,森林面积逐年增加,在长期重造轻管思想影响下,森林防火形势异常严峻。从同朔地区森林防火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应对森林火灾的具体措施。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对全班同学的学习、思想、生活负责。回顾十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人师难求”的含义。但是我认为,只要尽力做到“五心”,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并不难。  一、信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之本  任何一个群体总有左、中、右三种人,一个班级也不例外。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班主任首先要对自己的班级有信心,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生的配合,一定可以
9月14日至15日,全省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座谈会在晋城市召开,省林业厅副厅长任建中出席会议并讲话。
摘 要:化学课程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关系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文章结合相关教学案例,重点研究新课程背景下优化高中化学总复习教学的方式与途径。  关键词:化学课程;总复习;教学方式;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6-0095-01  高中化学对学生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学生必须清楚地了解化学实验现象,
2013年6月26日,一个普通又不平凡的日子,将注定载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乃至全省神经科发展史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经长期积极地筹划和建设在
晋城市自2008年9月以来,率先在全省进行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总结了该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搞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议。
摘 要:以目标导向为基础探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认为按照教学知识点的不同灵活地采取教学模式,比如讨论式、引导式以及案例教学等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沉闷的教学氛围,并通过教学实例加以分析。  关键词:目标导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8-0036-01  根据调查显示,一方面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存在对
班主任工作重在言传身教。语言的交流必不可少,也尤为重要。在育才过程中,如果能适当地与学生进行文字的交流,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