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因我们而飘逸文学的馨香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jua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新课标下的语文课本,浓浓的文学气息扑面而来。阅读这些古今中外的文学精品,犹如含英咀华,令人回味无穷。那么,我们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在课堂上让文学形成动听的音符,奏响感人的乐章呢?
  一、应该以广泛的终身阅读为基础
  不博览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见识势必浅陋,语言势必枯燥,教学中也就不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只能就课文讲课文,就字词讲字词,就问题讲问题,课堂会因此单调乏味、死气沉沉。现实中,有很多学生原本不喜欢语文,但却喜欢上某老师的语文课,他们认为某老师知识面广,文学素养高,能让自己在课堂上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学会思考。可以说,阅读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师获取源头活水的最佳渠道。教师远离了文学作品,就不可能有丰富的学识,就只会在课文之中转圈子,渐渐干涸枯竭。课堂上语言质量的低劣,反映出来的不单纯是一个语言表达的问题,而是一个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文学素养低下的问题。因此,语文教师应把阅读文学书籍作为真正该备的一课,备好这一课,你才会感受到汉语言的丰富多彩,才会使你的语文教学趣味盎然。
  二、语文教师应注意锤炼文学语言,力求让自己的语言具有文学气息
  规范、简明、连贯、得体是基本要求,更高的要求是富于形象、富有感情、准确凝练。当然要做到最好很难,但是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去做,却表现了一个语文教师的高度责任感。 叶圣陶先生说:“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还认为训练语感的途径是留心生活和鉴赏文艺。
  所谓语感,叶老的解释是:对于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这是属于对语言文字本身意义和情味的理解。这种理解要靠训练,即多读多欣赏文学作品。语文老师倘若能坚持自身语言文字的训练,不断增强“对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那么在教学中便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由此看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培养兴趣,其次教给方法,有兴趣就能养成习惯,有方法才能读出成果。文坛巨匠茅盾能背诵《红楼梦》,巴金能熟记几百篇文章,这都是真功夫。因此,教师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真正学好语文。
  三、具备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
  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时,如果能写出一篇有质量的范文,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克服对写作的恐惧心理,更有效地教会学生作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养成写范文的习惯,平时多动笔,并且有意识地进行文学创作。实践证明,教师的写作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而且,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习作练习,教师应当精心设计,通过写作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语文课应当是飘逸的,像空中一朵轻灵的云;应当是清新的,像雨后一片清新的草地,不带任何的尘埃和杂质。让我们走进文学,让文学亮丽语文课堂,让课堂因我们而飘逸文学的馨香。
   (常州市新北区汤庄桥小学)
其他文献
以企业为基地,智企结合,设立研究中心,开展社会公益性企业管理模式研究,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来说都是一个新创举.展望其前景,需要解析和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峰峰煤气产业
我国加入WTO之后,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而竞争的主要焦点是中间业务.中间业务以其低风险、低成本、高收益等特点,受到国外商业银行的普遍重视.统计资料表明,国外
世界贸易组织自1995年成立以来,其成员国已有184个,目前,世界贸易的90%都在其成员国之间进行.我国加入WTO是必然的,但在市场体制并不完善、行业之间差距较大的今天,加入世贸
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从前每次跟儿子上街,他对那些洋快餐都很“感冒”,总是嚷着要吃。我对他说的“那些洋快餐很多都是垃圾食品,吃多了对身体不好”的话,对他来说就是耳旁风。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一重要论断,是在世纪之初的国际国内大背
第二届河北百强企业排序是按照国际惯例,依据各企业申报的2001年度企业营业收入资料,经严格审核进行的排序.数据显示,河北百强企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强
黑木耳,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不但为中国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减肥塑身。
一、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在各个方面向我们展示它的力量,它实实在在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能不面
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普遍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任务设计是关键,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好的任务可以使我们的教学相得益彰,事半功倍,反之则事与愿违,与我们的教学背道而驰。只有真正地了解任务设计的意义、目的,准确地把握好任务设计的方法、程序,才能真正实现任务驱动式教学。下面结合实际谈谈对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几点看法。    一、任务要有目标性    设计的任务应
我平时不爱喝茶,偶尔喝一点,却是一杯见底,似《红楼梦》里妙玉所说的“解渴的蠢物”一般,全然没有高雅名士那种“忙里偷闲,苦中作乐”的雅致。  然而对于熏茶,我却有一种透彻心肺的想念。熏茶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绿茶,只不过是在制作过程中多了一道烟熏的程序,是我们老家人最喜欢饮用的茶。  老家的山多,茶树却很少。那山层层叠叠,连绵起伏,满眼的翠绿,令人赏心悦目;那茶树却是零零散散,星星点点,似农家菜园里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