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通量测序和传统培养分离方法的药用植物内生菌资源研究策略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geqing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用植物内生菌的研究主要依赖传统培养分离的方法,因其具有促生长、提高抗逆性、促进药用活性成分积累或直接产生药用活性成分等功能,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通过比较传统培养分离和高通量测序的研究结果发现,用传统方法分离的菌株并不是药用植物真实的优势内生菌.传统培养分离方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导致在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时间、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等方面缺乏标准.相反,高通量测序技术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分子生物学技术,因其分辨水平高、不需要培养等特点,可以对环境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深入分析.因此,该文提出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指导传统培养分离药用植物内生菌的策略.首先,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药用植物内生菌结构和多样性进行整体了解,确定宿主的优势内生菌;然后根据各优势内生菌的特性设计或查询适合其生长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分离;最后对分离菌株进行功能研究.高通量测序指导传统培养分离药用植物内生菌可以避免研究者漏筛对宿主重要的功能菌株,扩大药用植物内生菌的研究范围,有利于药用植物内生菌的深入挖掘和利用.
其他文献
伴随着中药生态农业宣言“不向农田抢地,不与草虫为敌,不惧山高林密,不负山青水绿”的提出和“拟境栽培”理论体系的形成,中药材生态种植已在全国遍地开花,并形成了科学的理
生态农业是中药农业的必由之路,长期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威胁着中药农业的土壤健康,制约了中药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免耕的应用历史悠久,是一种可以减少耕作次数与降低耕作强度
杂草是中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药用植物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该文分析了杂草对中药材生产的影响,并从种间相互关系、土壤微生态环境、光环境、有害生物自然控
研究表明氮肥对植物的抗逆性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该文总结分析了施氮对中药材非生物胁迫及生物胁迫抗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适量施氮能提高中药材的非生物胁迫抗性及抗杂草能力,
该文介绍涉及药物临床试验相关法规,指出随着药品监管法规和技术进步,临床试验成为中药新药研发重要环节.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必须遵循《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要求和伦理学要
氮肥作为植物包括药用植物栽培中施用频率最高的化肥,除了影响植物生长发育,还可以通过影响土壤及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的三级营养关系,对生态系统产生复杂的调控作用。明确施氮对药用植物生态系统中土壤及各营养级间互作关系的影响,有助于提高药用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的抗性、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力、增强药用植物生态系统功能。目前,研究大多关注的是施氮对中药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关于施氮对药用植物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亟待补充。因此,该文从土壤及三级营养关系角度归纳了施氮对药用植物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及机制:(1)施氮可能降低土壤微生
该文提出中药新药研发应基于中医临床价值观,阐述了中药新药多元临床价值如治疗作用、辅助治疗作用、改善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未病等,从而拓宽中药新药临床适应症.指
目前关于中药新药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中心伦理委员和各参加单位伦理审查内容和范围缺乏审查协议约定,造成重复审查,从而导致伦理审查过程耗时较长,且
间座壳属Diaporthe sp.真菌是活性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从该属真菌中发现了聚酮类、生物碱类、萜类、蒽醌类及其他类型结构新颖的代谢产物,其中相当一部分产物具有显著抗
探究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肠黏膜损伤的预防作用.采用40只SPF级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模型组(LPS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