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切除左侧星状神经节(left stellate ganglion,LSG)下部对心房颤动(房颤)维持时快速心室率的影响,并探究其机制。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比格犬12只,体重15~25 kg。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只。对照组:只应用左心房快速起搏建立犬持续性房颤模型,不做其他处理。实验组:应用左心房快速起搏建立犬持续性房颤模型,房颤模型建立成功后再切除犬LSG下部。房颤建立成功后,在麻醉前、麻醉后、LSG切除后30 min及1个月,分别记录犬的心室率;并在LSG切除后1个月、处死犬之前,测定犬的房室结(atrioventricular node,AVN)前传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ERP)。结果 左心房快速起搏3~6周后,所有犬均成功构建成稳定的持续房颤模型。切除LSG下部30 min后(对照组不切除,仅观察30 min):对照组犬的平均心室率约为(144.5±4.2)次/min,实验组犬的平均心室率约为(121.5±8.7)次/min(P<0.001);切除LSG下部1个月后(对照组不切除,仅观察1个月):对照组犬的平均心室率约为(139.2±5.6)次/min,实验组犬的平均心室率约为(106.5±4.9)次/min(P<0.001)。切除LSG下部1个月后,实验组犬的AVN前传ERP较对照组犬的AVN前传ERP明显延长[(265.6±7.8)ms vs.(251.1±4.6)ms,P=0.003]。结论 切除LSG下部可以有效减慢房颤犬的快速心室率,其机制之一可能就是通过延长房颤犬的AVN前传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