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存量地下空间更新规划思考

来源 :北京规划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y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量地下空间是城市的宝贵资源rn《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当前,北京城市发展方式正从增量扩张向减量提质转变,城市发展与城乡规划逐步走进存量时代.在严控增量、抑制城市无序蔓延的背景下,城市可供建设的新增土地愈发紧张.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城市功能需求愈发丰富多元.利用好城市存量空间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其他文献
街区更新:新时代城市精细化治理与复兴rn城市挑战:从增量到存量rn纵观国际城市发展历程,大部分城市在经历了增量发展为主的阶段后,往往会进入以存量空间资源为载体的发展阶段.多数城市中的建成区,面临人口密度大、基础设施欠缺、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环境品质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其不再能适应时代的变迁与经济发展,不再能满足人民生活所需,应有计划、有意识地进行以存量更新为目标的城市治理工作.1998年英国政府发布了《全英国一起行动:街区更新的全国战略》(Bringing Britain Together:A Nationa
期刊
引言rn北京“绿隔”的概念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提出来的.认为应汲取世界大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不能成片连续布局“大饼式”发展,应用绿化将“大饼”分割,一方面可以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另一方面也为城市的发展预留空间.“分散集团式”城市布局结构的提出是最初的绿化隔离构想的雏形.随后从1958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到1982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再到1992年和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新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这一结构一次比一次清晰,一次比一次受到重视.
期刊
引言:新时代北京开展城市更新工作策略研究的必要性rn适应北京存量更新时代的必然要求rn从北京市域用地资源数据分析来看,保留和更新用地已占规划城乡建设总用地的70%以上,城市发展建设进入存量更新为主的时期,未来规划实施任务的重点将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城市发展规律看,这一时期城市发展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规划实施工作涉及的主体更多元、利益更复杂、过程更繁杂、风险矛盾更突出,需要相关政策制度环境及技术规范标准及时做好适应性准备工作,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式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