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黄酮类化合物抗微生物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ERY6805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微稀释液体培养法和鲁米诺-过氧化氢-钴盐(Ⅱ)/EDTA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的方法,对3种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1)、Kaempferol-3-O-α-L-rhamnopyranoside(2)和Bigarcinenone A(3)进行了抗菌和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这3种黄酮类化合物对5种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白色念珠球菌和热带念珠球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它们对羟基自由基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其中化合物1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化合物2,3的抗微生物活性最高.
其他文献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和顺丁烯二酸(MA)为乳化单体,正丁醇为助乳化剂,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Triton X-10)、失水山梨醇油酸酯(Span 80)和聚氧乙烯
对水提芦苇叶总黄酮和醇提芦苇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并与vC进行了比较,为芦苇叶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的总黄酮对O2-·、·OH、DPPH·及ABTS-均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扩散和无限时滞的Holling IV型捕食系统的持续性,通过构造合适的Lyapunov函数讨论了这类系统概周期正解的存在唯一性及全局稳定性.
用热分析(TG/DTG)技术研究了固态水杨酸钙(Ca(H_4C_6OHCOO)_2·2H_2O)在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热分析结果表明,Ca(H_4C_6OHCOO)_2·2H_2O在空气中分4步分解.用Friedman法、Flyn
采用QuEChERS样品处理方法处理苹果样品,GC-ECD检测苹果中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4种拟除虫菊酯农药,用匀浆法代替震荡,1%HAc的乙腈溶液提取,PSA净化,正己
首先运用热传导方程、初值条件和带有固定边界的边值条件,建立过渡面的偏微分方程模型.再对方程像空间中的曲面簇,采用关于时间t的曲面能量表达式作为曲面光顺准则,建立起满足热传导方程的光顺过渡面的优化构造模型,即带有固定边界的光顺过渡面的热传导方程-能量优化构造模型,此模型的解即为满足连续性和光顺性要求的过渡面.数值实验表明这种光顺过渡面的构造方法是可行与有效的.
本文讨论了非参数自回归模型异方差的检验问题.在非参数自回归模型的建模过程中,通常假定方差为常数.然而在建模前,我们应该首先检验这-假定是否成立.本文将利用小波方法来检
以FeCl3·6H2O和氨水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及热处理制得超细球形α-Fe2O3粉体,用IR, XRD和TEM对其结构,物相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前驱体FeO2H加热到200 ℃时已经完全分
针对采用自然编码的遗传算法在求解旅行商问题(TSP)过程中初始群体设置过于复杂的问题,采用了Grefenstette编码设置初始群体,有效保证了初始群体的随机性和多样性.同时,在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