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较为自我,个性十分的强,不喜欢与他人沟通交流,不在意别人是否能够理解自己,所以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都缺乏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较差。这和社会中各企业需要的合作型人才的标准不相符合,如果此种观念不能及时转变,不能具有较强的合作能力,那么将来学生便很难顺利立足于社会。因此,对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观念的研究具有十分深远的教育意义。本文先分析了中职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合作观念的重要性及现状,然后对其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合作观念;培养策略
现代社会各企业非常讲究团队合作,并且这也成为了企业招聘的首要条件。同时素质教育中也明确指出了合作观念的重要性。所以在新时期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及时的反思,不能再仅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合作观念的培养,唯有如此,学生将来才可以获得更高好的发展。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观念的重要性
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合作学习方式的优势非常多,如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成绩及能力等,非常有益于学生的快速成长。但由于计算机课程具有的实践性色彩,使得较多老师习惯性的围绕此特点来教学,将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到了培养学生技能方面,并且课堂教学中老师总是处于主体地位,进行某项操作时忽视了对学生合作观念的培养,既没有小组合作交流环节,也没有同桌间的合作探讨环节。长期以往中职计算机教学会导致一个结果:学生独立操作能力较强,但由于对合作学习的不理解,经常几个人合作学习时会由于观点不同等原因导致合作失败。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团结合作精神时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计算机这一人才济济的行业而言,只有他们有基本的合作观念时,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鉴于此,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十分重要。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现状
目前的中职生基本都是九零后与零零后,在家庭中备受宠爱,就是由于此种成长环境,使得较多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未意识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義。计算机是一门技术型的课程,具有实践性的教学特点,学习此门课程必然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但从目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来看,能够发现当让学生合作完成某一项任务时,总是难以以团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比如在学习“网页制作”相关内容时,老师布置了制作一个学校网页的任务,要求4个人合作来完成,结果班级中有将近一半的学生都独自上交了作业。之所以存在此种情况,是由于学生缺乏合作观念、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导致的。
三、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观念的具体策略
(一)让学生明确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想要让学生明确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并不是简单的,需要老师进行合理的引导,并做到两点:第一,老师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来抓,并要将之放于教学的重要位置中。比如,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老师可以将之与学生熟悉的名人结合起来,将他们如何通过合作获得成功的故事讲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逐渐树立正确的团队合作观念。如在2018年,腾讯、苏宁、京东等融创入股万达商业,这是几方商业大亨的合作,必然可以创造出更大的辉煌;第二,实际教学中除了课堂教学外,还需要多安排学生到各企业去见习,或者多开展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如计算机知识团队竞答赛、计算机应用问题辩论赛等,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学习中逐渐意识到与人合作的必要性,感受团队合作获得成功的那种喜悦感,明确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必然需要团队的有效合作,相信通过长期以往的不断引导与渗透,学生能从根本上树立团队合作观念。
(二)提供给学生合作的机会
计算机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合作观念的最为有效的途径,老师在实际备课过程中,需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特点,设计一些培养他们合作观念的活动,逐渐培养其团结合作能力。比如当学习“WORD文档”相关内容时,对于如何插入图片这一问题,有的学生说直击选择文件插入即可,有的学生说每次这样插入好像很麻烦?此时老师就可以将之作为学生合作学习的最佳契机,因势利导的问学生能不能找到更为简便的方式?让前后桌每4人为一组,进行合作讨论,对于表现较好的小组可以给每个成员进行加分奖励,反之对于表现不好的小组每组成员进行减分惩罚,以此奖罚措施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事实证明,此节课的合作学习中学生讨论的十分激励,最终也得出了插入图片的简便方式,即复制与粘贴,让学生感受到了合作学习的益处,这对于学生合作观念的提高十分有帮助。
(三)成立固定学习小组,提高合作学习效果
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是为了给社会培养更多的计算机人才,所以此门课程的教学信息量较大,但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知识掌握情况不同,对此,老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固定的合作小组,每个合作小组的学生都需要由学习成绩好、中等及较差的学生构成,每小组的人数为5人,每组要选出一位队长,队长的职责就是监督自己小组的学习,根据实际合作学习任务来督促成员完成相关任务,并及时进行合理的辅助,最后要将每次任务完成情况及小组成员表现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最后,在每学期的期末时都要评选出优秀小组、进步最快小组,此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必然能让每个学生感受到互帮互助、互相合作的价值,相信在不断的潜移默化影响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观念也能得到有效培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课程是中职职业院校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学习此门课程的学生将来能否顺利立足于社会,与自身的合作观念、合作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今后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还要注重对学生合作观念及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才能够养成与人合作完成任务的习惯,从而在将来就业时焕发出不同的光芒,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微.浅谈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J].教育观察,2015(11).
[2]唐涛.浅谈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2013(52).
作者简介:刘雷,贵州省湄潭县中等职业学校。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合作观念;培养策略
现代社会各企业非常讲究团队合作,并且这也成为了企业招聘的首要条件。同时素质教育中也明确指出了合作观念的重要性。所以在新时期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及时的反思,不能再仅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合作观念的培养,唯有如此,学生将来才可以获得更高好的发展。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观念的重要性
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合作学习方式的优势非常多,如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成绩及能力等,非常有益于学生的快速成长。但由于计算机课程具有的实践性色彩,使得较多老师习惯性的围绕此特点来教学,将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到了培养学生技能方面,并且课堂教学中老师总是处于主体地位,进行某项操作时忽视了对学生合作观念的培养,既没有小组合作交流环节,也没有同桌间的合作探讨环节。长期以往中职计算机教学会导致一个结果:学生独立操作能力较强,但由于对合作学习的不理解,经常几个人合作学习时会由于观点不同等原因导致合作失败。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团结合作精神时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计算机这一人才济济的行业而言,只有他们有基本的合作观念时,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鉴于此,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十分重要。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现状
目前的中职生基本都是九零后与零零后,在家庭中备受宠爱,就是由于此种成长环境,使得较多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未意识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義。计算机是一门技术型的课程,具有实践性的教学特点,学习此门课程必然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但从目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来看,能够发现当让学生合作完成某一项任务时,总是难以以团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比如在学习“网页制作”相关内容时,老师布置了制作一个学校网页的任务,要求4个人合作来完成,结果班级中有将近一半的学生都独自上交了作业。之所以存在此种情况,是由于学生缺乏合作观念、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导致的。
三、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观念的具体策略
(一)让学生明确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想要让学生明确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并不是简单的,需要老师进行合理的引导,并做到两点:第一,老师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来抓,并要将之放于教学的重要位置中。比如,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老师可以将之与学生熟悉的名人结合起来,将他们如何通过合作获得成功的故事讲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逐渐树立正确的团队合作观念。如在2018年,腾讯、苏宁、京东等融创入股万达商业,这是几方商业大亨的合作,必然可以创造出更大的辉煌;第二,实际教学中除了课堂教学外,还需要多安排学生到各企业去见习,或者多开展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如计算机知识团队竞答赛、计算机应用问题辩论赛等,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学习中逐渐意识到与人合作的必要性,感受团队合作获得成功的那种喜悦感,明确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必然需要团队的有效合作,相信通过长期以往的不断引导与渗透,学生能从根本上树立团队合作观念。
(二)提供给学生合作的机会
计算机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合作观念的最为有效的途径,老师在实际备课过程中,需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特点,设计一些培养他们合作观念的活动,逐渐培养其团结合作能力。比如当学习“WORD文档”相关内容时,对于如何插入图片这一问题,有的学生说直击选择文件插入即可,有的学生说每次这样插入好像很麻烦?此时老师就可以将之作为学生合作学习的最佳契机,因势利导的问学生能不能找到更为简便的方式?让前后桌每4人为一组,进行合作讨论,对于表现较好的小组可以给每个成员进行加分奖励,反之对于表现不好的小组每组成员进行减分惩罚,以此奖罚措施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事实证明,此节课的合作学习中学生讨论的十分激励,最终也得出了插入图片的简便方式,即复制与粘贴,让学生感受到了合作学习的益处,这对于学生合作观念的提高十分有帮助。
(三)成立固定学习小组,提高合作学习效果
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是为了给社会培养更多的计算机人才,所以此门课程的教学信息量较大,但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知识掌握情况不同,对此,老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固定的合作小组,每个合作小组的学生都需要由学习成绩好、中等及较差的学生构成,每小组的人数为5人,每组要选出一位队长,队长的职责就是监督自己小组的学习,根据实际合作学习任务来督促成员完成相关任务,并及时进行合理的辅助,最后要将每次任务完成情况及小组成员表现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最后,在每学期的期末时都要评选出优秀小组、进步最快小组,此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必然能让每个学生感受到互帮互助、互相合作的价值,相信在不断的潜移默化影响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观念也能得到有效培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课程是中职职业院校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学习此门课程的学生将来能否顺利立足于社会,与自身的合作观念、合作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今后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还要注重对学生合作观念及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才能够养成与人合作完成任务的习惯,从而在将来就业时焕发出不同的光芒,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微.浅谈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J].教育观察,2015(11).
[2]唐涛.浅谈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2013(52).
作者简介:刘雷,贵州省湄潭县中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