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的体会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rre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影响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采取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包括规范教育,完善制度,制定预案,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运用沟通技巧,化解风险等.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病人安全系数明显提高.有效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眼球摘除患者焦虑的程度,分析其原因并探索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 对32例因各种原因需要眼球摘除患者,术前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进行测评,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出院前2 d复查HAD得分.结果 患者在心理治疗和心理干预后,HAD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 提示针对眼球摘除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其焦虑心理。
目的 分析肾病综合征患儿医院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7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儿151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总结医院感染与年龄分布、感染部位、住院天数以及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78例,感染率为51.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不同住院天数患者医院感染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预防性用药组与未用药组医院感染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加强保护性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抑郁焦虑、恐惧的COPD病人的疗效观察.方法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护理等,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经心理护理后症状明显改善、住院时间缩短、疗效提高.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病人实施一般心理护理的基础上,着重针对个性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对指导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目的 为提高下肢关节康复的护理质量,探讨CPM机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2例下肢骨折患者采取抽签简单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CPM机持续被动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度是否有差别.结果 经整理资料,采取计量与计数统计分析,两组疗效差别显著,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下肢关节康复器锻炼,有促进关节血液循环,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观察组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与对照组焦虑恐惧程度、放射性皮炎、咽喉疼痛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显示观察组发生焦虑恐惧程度、放射性皮炎、咽喉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实施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放射性皮炎及咽喉疼痛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放疗的依从性。
目的 探讨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的静脉穿刺新方法.方法 新法:静脉穿刺时病人半握拳;旧法:静脉穿刺时病人紧握拳.对60例住院成年病人运用新旧方法穿刺手背静脉,并进行同体、同静脉对比观察,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新法与旧法比较,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病人对穿刺的疼痛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新法穿刺能减轻病人疼痛,提高手背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 符合人组标准的70例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的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6个月的心理和行为干预,对照组维持原药物治疗,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选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分别评估病人的疗效及生命质量,两组进行同步性比较研究.结果 干预组病人SAN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在新军事变革时期,军队医院面临着精简整编,而精简主要对象是护理人员.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医院护理队高年资、经验丰富护理人员逐年减少,护理队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年轻化,特别是大量聘用护士走进部队医院,成为护理队伍的主要力量.如何适应新形势下体制编制调整,搞好服务、医德医风建设和医疗、护理技术建设等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已成为军队医院管理者要研究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我院在做好具有军队特色的护理管理外,针对新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制剂联合化疗药物用于肿瘤的治疗.西妥昔单抗(爱必妥)是重组人鼠嵌合的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2006年批准上市,为晚期大肠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本文通过对15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的护理,总结了从药物储存、配制、输注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等方面的护理要点。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运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 分析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高风险因素,制定应对护理措施,不断完善和修订制度,降低纠纷和投诉的发生率.结果 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增强,以预防为主,护理纠纷明显下降.结论 急诊科是高风险科室,实施风险管理势在必行.加强风险管理,使护理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病人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