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龙凝胶膏贴的水提工艺研究苏松柏 张建玲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栀龙凝胶膏贴的水提工艺。方法:以栀子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栀龙凝胶膏贴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体积的水,提取3次,每次60分钟。结论:通过验证,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关键词】 栀龙凝胶膏贴;栀子苷;正交实验设计;高效液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R28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1-0037-04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Zhilong paste.Methods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method was used to geniposide content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Results The results was regarded as the optimal extraction process, that is 10 times of water,3 times of extraction and each for 60 minutes.Conclusion Experiment has been done to prove that 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is stable and feasible.
  Keywords:Zhilong Paste;Geniposide;Orthogonal Experiment;HPLC
  栀龙散是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经验方,由栀子、地龙、白芷、泽兰组成,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收效颇佳。中医认为软组织损伤的本质是血瘀,受损之后脉络破损,血液离经而成瘀,血瘀则气滞,瘀血不散则化热,气滞不行则疼痛,所以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1-2]。西医认为急性软组织损伤主要有各种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以及自己疾病病理等原因造成人体的皮肤、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的病理损害。软组织挫伤多钝性或锐性暴力致伤,包括擦伤、扭伤、挫伤、跌扑伤或撞击伤。栀龙散直接打粉外用,微生物难于控制,临床需要现调配,使用不方便,考虑将栀龙散开发为栀龙凝胶膏贴,本文主要对栀龙凝胶膏贴的水提工艺进行研究,优选最佳工艺,为栀龙凝胶膏贴的质量控制提供基础。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Aglient-1100HPLC(美国);Aglient HC-C18柱(4.6mm×250mm,5μm);双量称电子天平(梅特勒上海有限公司);202-3A型电热恒温干燥箱(沪南电炉烘箱厂);电子天平(上海海康电子仪器厂);电子万用炉(北京市水光明医疗仪器厂);CH-300超声波清洗器(北京创新超声电子研究所);HH-S6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
  1.2 材料 栀子苷(批号:110749-200714,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栀子(批号:20150806)、白芷(批号:20160108)、泽兰(批号:20151104)、地龙(批号:20160407)等药材均购自与贵州省济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甲醇(批号:20140410,天津市科蜜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腈(批号:20140101,天津市科蜜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水为娃哈哈纯净水。
  2 方法
  2.1 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2.1.1 色谱分析条件 流动相:乙腈∶[KG-*3/5]水(15∶[KG-*3/5]85) 检测波长:238nm。流速1.0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处方药材拟按正交设计中实验方法进行提取,提取的药液滤过,浓缩定容至500mL,取10mL的药液,用甲醇定容与100mL容量瓶中摇匀,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25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线,即得。用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1.3 阴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缺栀子药材的处方拟按正交设计中5号实验方法进行提取,滤过定容。取10mL的滤液,用甲醇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摇匀,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25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线,即得,用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阴性对照品溶液。
  2.1.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8μg的溶液,即得。
  2.1.5 系统适用性实验 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各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2.1.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阴性对照品在对照品及供试品的栀子苷峰位置处无峰出現,表明本法专属性好。色谱如图1所示。
  2.1.6 线性关系考察试验 精密称取栀子苷对照品配制成190μg/mL的对照品溶液,稀释成19、38、76、114、152、190 μg/mL注入液相色谱仪,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进行测定,以进样量x(μg)对峰面积y进行线性回归处理,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标准曲线y=1559.2x+11.855,R2=0.9999,结果表明栀子苷在0.19~1.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
  2.1.7 精密度的考察 精密量取浓度为38μg/mL的栀子苷对照品溶液,按2.1.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进样10μL,连续进样7次,分别测定峰面积,计算其RSD为0.57%,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1.8 重复性试验 参照2.1.2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7份(以正交设计的第5个实验为根据取样),按照2.1.1色谱分析条件项下进行试验,测定样品中栀子苷含量。实验测得栀子苷平均含量为1.42%,RSD为1.76%。   2.1.9 稳定性的考察试验 精密量取已制备好的供试品溶液用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取10μL在0、1、2、4、8、12 h进行进样,测定栀子苷的平均含量1.44%,RSD为2.09%。
  2.1.10 加样回收率试验 按栀龙散处方比例称取药材45g 共6份,精密加入一定量的栀子苷对照品,按照正交试验下所确定的工艺进行提取,参照2.1.2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6份,按照2.1.1色谱分析条件项下进行试验,测定样品中栀子苷含量。实验测得栀子苷平均回收率在96.2%~102.5%。结果见表1。
  2.2 正交实验 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栀龙凝胶膏贴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栀子中有效成分栀子苷的提取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苷的含量。选择3个因素为容积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试验设计方案见表2。正交实验设计及其结果见表3。数据方差分析见表4。
  2.3 样品制备 按栀龙散处方比例称取药材90g,共9份,按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进行试验,测定其栀子苷的含量,优选最佳的水提工艺。
  根据表4可知,RC﹥RA﹥RB,所以在影响栀龙巴布贴的提取浓缩工艺的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三个因素中,煎煮次数对提取浓缩栀子苷含量的影响最大,加水量对栀子苷含量的也有一定的影响,煎煮的时间影响是最小的。提取次数有显著性的差异,其他两因素的无显著性差异,但对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从栀子苷的含量、经济、生产成本等多因素综合考虑后,得到栀子苷含量的最佳的组合是A2B2C3,即是栀子、泽兰、白芷、地龙4味药材中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60min。
  2.4 验证实验 根据正交实验结果优选的最优工艺条件A2B2C3,进行3批验证实验,按处方量称取药材,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60min,结果表明栀子苷的平均含量为1.45%,且重现性好,故认为该工艺稳定可靠。结果见表5。
  3 讨论
  提取工艺是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3-5]。一般影响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有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煎煮用水、煎煮器具、煎煮火候等。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提取次数,对提取本方君药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有显著性的差异,其他的影响因素对提取栀子苷有一定的影响,但无显著性差异。
  栀龙凝胶膏贴的处方由栀子、地龙、白芷、泽兰组成,栀子为君药,地龙为臣药,白芷和泽兰为使药,本文采用君药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6-9],并制备了缺栀子的阴性进行了比较,在栀子苷峰的位置未见其他峰,说明专属性较好,能较好地为栀龙散研发成栀龙凝胶膏贴的质量控制提供基础。笔者还对提取工艺的方法进行了方法学的验证,实验考察结果表明,此方法洗脱分离度好,重现性佳,且稳定、可靠。 经方法学验证表明,该测定方法稳定可行。
  参考文献
  [1]葉盛英,杨本明,杜欣,等.中药外用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J].华北国防医药,2009,21(2):29-30.
  [2]罗洪瑜,苏松柏,张建玲,等.HPLC中测定栀龙散中的栀子苷[J].北方药学,2012,9(6):1-2.
  [3]周贤霞,黄家宇,刘兰,等.赤胫散中总鞣质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优化[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6):1-3.
  [4]孟鑫,刘瑶,陈瑞,等.大乌泡根总黄酮提取工艺优选[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12):1411-1414.
  [5]印酬,向红霞,王洪凤,等. 贵州不同地区山银花中4种异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10):1176-1180.
  [6]孟祥乐,李红伟,李颜,等,栀子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 2011,20(11):959-960.
  [7]何峰,张昀,张艳萍.HPLC法测定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的含量[J].贵州医药,2017(3):245-247.
  [8]童红,徐洪,申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肝草茶中栀子苷的含量[J].贵州医药,2007(3):269-270.
  [9]苏松柏,张永萍,何焜,等.三妙消痛贴的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4(16):9-11.
  (收稿日期:2017-11-21 编辑:穆丽华)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社会认同的视角了解贵州苗族巫医治疗技术生存的现状和特征。方法:自拟针对苗族民众和苗医的苗族巫医文化传承调查问卷,分别对400名苗族民众及15名苗医对于巫医治疗
【摘要】腹瀉为小儿时期常见病及多发病,若治疗及时,大多预后良好,若失治误治,易生变证,甚至可导致患儿死亡。中医药注重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疗本病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总结任勤教授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证经验,认为脾虚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湿浊内生是本病的关键环节,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强调健脾除湿,将本病分为5种证型,即风寒证、湿热证、食滞证、脾虚湿盛证、脾肾两虚证,除辨证治疗外,还应注意患儿的饮食、护理以固疗
【摘 要】 采用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法考察广西6个不同产地走马胎总三萜的含量。结果表明,6个不同地区走马胎中总三萜含量为23.1~23.6mg/g,组间含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为走马胎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走马胎;三萜;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法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1-
【摘 要】 文章对《铺行决脏腑用药法要》中五脏小泻方及五脏小补方的组方用药规律及特点进行探析,认为其组方用精炼,体现了中国辨征治中的标本兼治、表里同治、子母状泻等论治思想,值得深入研究学习。  【关键词】 《辅行诀》; 五脏小补泻方组方规律; 遣药特点  【中图分类号】R2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8-0008-02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
本刊欢迎下列销件,对优秀精件将采取快速审鹤措施,优先采用。围绕中医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和创新,通过中医药专家的指导启迪和作者的感悟体会,形成理论上有学科特色、
2019年9月4一7日,第九届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会在越南河内隆重召开。9月5日上午,开幕式在越南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来自湄公河流域六个国家的传统医药司局负责人、学者、
本文介绍用激光散射技术测量两种单价盐(KI和KCI)对C<sub>8</sub>—卵磷脂水溶液的微团临界浓度(CMC)的影响。CMC是表面活性物质溶液一个最重要和最经常测量的特性之一。因为它可
【摘 要】 从体用一源的角度解析脾阴虚证的病机实质和理脾阴方剂的组方特点,得到理脾阴法的三层内涵:高层次内涵为补泻兼施,以补为主;中层次内涵为滋阴行水,阳中求阴,清泻虚热,养血和血;低层次内涵为甘淡扶脾、酸甘化阴、养血和血以养阴助脾体,益气以助脾用,甘寒或淡渗以清热利湿。  【关键词】 理脾阴法;体用一源;脾阴;脾阴虚;概念内涵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
【摘 要】 目的:观察青梅复方口服液镇咳、祛痰的作用。方法:采用氨水引咳法、小鼠酚红排泌法建立小鼠咳嗽、致痰模型,观察青梅复方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给药的镇咳祛痰作用。结果:青梅复方口服液能明显减少小鼠2min内咳嗽次数(P﹤0.05或P﹤0.01),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P﹤0.05),促进酚红分泌(P<0.05)。结论:青梅复方口服液具有镇咳祛痰作用。  【关键词】 青梅复方口服液;镇咳;祛痰  
慢性荨麻疹、湿疹、白癜风等常见皮肤病易诊难治,迁延难愈,中医药治疗可以较好控制症状,延长缓解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文章总结了叶建州教授运用小柴胡汤治疗该类皮肤病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