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挖掘学生“表演天赋”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翻开技校语文课本的第一页,屈原的《国殇》首先进入我们的视线。这篇文言文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字词较难懂,多为生僻字;二是带有浓郁的战国楚地特色,学生背景知识积累不够;三是结构不够清晰,理解通读需下苦功夫。
  在《国殇》教学中,针对技校学生的特点,我实践了两项特殊的教学活动:(一)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发挥主动性,通过查阅文言词典,弄清字词含义,亲自登上讲台现身说法,充当起老师的角色。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自主学习课文知识,还能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与同学分享,我则站在一旁进行细致点评。(二)授课的最后环节,我在翻译、理顺句子的同时,一旁则有学生根据内容进行现场表演,充分挖掘学生的"表演天赋"。这样,大家在愉快的氛围中,通过形象的表演加深了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谈谈学生站上讲台教授课文。10数控3班的小浩同学带给我很大的惊喜。他在讲课过程中,做到了自然、大方,能够将文言词语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并用身边实际的例子进行说明。例如,当学生提问到"若"的含义;他解释道:ⅹⅹ长的像ⅹⅹ,我们可以说ⅹⅹ若ⅹⅹ,若也就是好像的意思。这样的解释通俗、生动而又准确,从中可见,学生身上存在很大潜力,需要我们老师充分的去发现,积极的去挖掘。
  其次,谈谈学生的现场表演。由于文言文较难理解,学生学起来有些乏味,于是我便将"表演"引入课堂,形象生动的将诗文内容展示给学生。例如:"操吴戈兮披犀甲"一句,有一个学生在表演时,则径直走向教室后,拿起拖把充当起道具,只见他威风凛凛的站在讲台上,左手拿起象征"吴戈"的拖把,右手潇洒的披上外套,昂首挺胸的在教室走了一圈,将诗歌内容清晰的表达出来,还将战士们那种内在的精神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对后面的爱国主义教育也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
  反思:这次教学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诗歌演绎"兴趣,也让我从改进教学方法中收获到了许多经验。
  首先,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时代潮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引导的教学新形式可多加尝试、推广。其次,授课要根据教学任务进行设计;例如,语文课上重点要锻炼学生四种能力(即所谓的"听、说、读、写"能力),就要求我们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到"细听,勤说,巧读和重写"。再次,学生有着无穷的表现力,类似"诗文表演"这样的小活动可引入课堂,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寓教于乐"说起来很简单,如何将课上的生动、有趣、同学喜欢听却非常难,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在具体的实际授课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总结、反思,留下宝贵的经验,改掉存在的不足,努力形成具备独特个性,学生喜欢听,愿意听的授课方式。
  这样的教学活动,既锻炼了同学们的"讨论、演讲、辩论"等口语表达技能,又让我们做老师的明白了许多道理。学生是我们的顾客,就是我们的上帝,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合理要求来安排我们的教学内容。作为老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深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来征服学生,成为他们心目中符合"说+潮"要求的好老师。
  作为语文老师,要更多的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让他们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寓教于乐"说起来很简单,如何将课上的生动、有趣、同学喜欢听却非常难,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在具体的实际授课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总结、反思,留下宝贵的经验,改掉存在的不足,努力形成具备独特个性,学生喜欢听,愿意听的授课方式。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推行以来,一直且行且思地与应试教育博弈。到今天,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教育学术界都认为,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和方向都是正确的。但是,目前却面临社会抱怨深重、价值引领艰难、减负提质玄幻的处境--素质教育,遭遇全面实施的现实瓶颈!  如何改变这个现状呢?我认为,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其考核的导向、指向效应,充分听取教育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变革教育GDP考核办法。按照素
期刊
近年来水质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相关的检测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目前传统的检测方法例如原子吸收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虽然可靠性好但存在需要大型仪器、检测周期长、成本高等缺点,为此研究者们在不断地探索新的检测方法。激光因其良好的单色性、相干性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检测领域,其中激光背向散射干涉(back-scattering interferometry BSI)技术因具有高灵敏度、低检测
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它的一个亮点。学习方式是教育教学中影响培养学生质量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的基本维度是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但长期以来,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很少,学习方式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四重""四忽略"倾向:课堂教学
期刊
学生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接受教师的塑造,有时坚硬的像一块合金,难以雕深。怎么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怎样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思想教育之船必须借助感情之水,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才能的人,教师必须把"爱"深深地播撒在学生的心田里。这里我谈谈自己做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理解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班里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女孩,走起路来头和肩膀都
期刊
【摘要】读书能对中学生情感的熏染,人格的构建,习惯的生成,对于发展思维、培养灵感、孕育创新能力,人文素养的形成都产生巨大的作用。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做一个博览群书的智慧读者。  【关键词】阅读文学 推荐名著 博览群书 智慧读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
期刊
仿写,又称模仿写作。小学生学习作文,总是从模仿开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从儿童时期,就有模仿的本能,他们因模仿获得初步知识,模仿就是学习。"我国当代作家茅盾也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就是学习的初步形式。" 由此可见,仿写是写作起步的有效方法,是创写的基础。那么,如何进行仿写训练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根据词语、词组进行仿写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
期刊
【摘要】鉴于高考的考核导向与化学学科的学习意义,在高三元素化合物复习中,以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强化分类观、转化观、微粒观、实验观等化学基本观念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头脑中知识的概括性水平,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能力。  【关键词】化学基本观念 分类观 转化观 微粒观 实验观 高三元素化合物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
期刊
飞秒激光具有窄脉宽、高强度等特性,在与材料作用过程中可以减少反应时间、热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利用飞秒激光激发材料的光学非线性,可以更好的应用于超分辨成像、光限幅和超快光学器件等领域。为了进一步拓展材料的应用范围,需要提高其非线性性质,一般通过改变入射光偏振态和材料本身的性质来实现。本文通过激光加工和制备过程中控制材料生长时间对氧化石墨烯(GO)和氧化锡成功实现改性,并利用超快飞秒激光进行了非线性测量
【摘要】阅读之于写作非常重要。阅读是丰富自身内涵的必要手段;阅读是扬起联想想象之舟的风帆;阅读是感悟各种写作技巧的良方。长期坚持阅读,其成效一定是显著的。在平时学习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要注意方法,阅读才有实效。  【关键词】阅读 丰富内涵 联想想象 感悟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72-01  作文是一个人语文
期刊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认识和发展。而认识和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认知过程、技能,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而其发展则有当前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前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下面,本人就侧重从"情感"培养的角度谈谈实施有效教学的点滴做法和体会。  情感,即人对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从课堂的角度出发,学生的有益情感主要指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