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现状调查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解高校学生在高校实验室完成实验工作时的实验工作倦怠感现状,为帮助高校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工作提供参考,本文通过便利抽样方法,对259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高校学生的实验工作倦怠感为轻度倦怠。多元线性分析表明:性别、年龄、专业、是否独立担任实验负责人、有无医院实习经验是影响高校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的主要因素(P<0.05)。高校学生对实验室的实验工作有一定的倦怠感,在实验工作中情绪尚佳,去人格化较轻,成就缺失较严重。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倦怠感;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8-0124-04
  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不良事故不断增加,自伤自杀趋势日渐上升,对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和引导成为目前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1]。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简称《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干预制度,完善医教结合体系迫在眉睫。高校管理者普遍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规划实验室资源增量布局方面,对高校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的影響因素和相关解决对策缺乏认识。在收集、分析问卷资料的基础上,本研究以工作倦怠感为理论基础,讨论高校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现状,为形成教学全面、健康积极的实验室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11月在校的湖南省高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②具有实验室学习工作经验。排除标准:不具有实验室学习工作经验。根据Kendall的样本量粗略估算方法,需样本量不小于105份,实际纳入调查对象259人。男性96人,女性163人;18岁以下4人,18—19岁75人,19—20岁118人,20—21岁44人,21岁以上18人;每学期实验次数小于10次者245人,大于10次者14人;有医院实习经验者20人,没有经验者239人;临床医学专业163人,护理专业17人,药学37人,其他专业(麻醉、影像、口腔、预防等)42人。
  (二)研究方法
  1. 调查工具
  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MBI-GS职业倦怠量表及相关内容自行设计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分为两部分:①一般资料问卷。②MBI-GS职业倦怠量表,本研究采用Maslach等编制,李超平等修订的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2],包括15个条目,共分为3个维度: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和成就缺失。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从“从不”到“每天”分别计1—7分,该维度得分=该维度总分/该维度条目数。1—3分为轻度倦怠,3—5分为中度倦怠,5—7分为重度倦怠[3]。
  2. 调查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设计一般资料问卷。将问卷内容和MBI-GS量表在“问卷星”网站制作成电子问卷,填写完毕提交问卷传回至后台。共提交问卷298份,有效问卷259份,有效回收率86.91%。
  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2.0录入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一)高校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现状
  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对实验室实验工作倦怠感得分率为40.86%,轻度倦怠的高校学生占56.37%,中度倦怠的高校学生占42.86%,重度倦怠的高校学生占0.77%,情绪衰竭维度的得分为2.20.98分,去人格化维度的得分为1.860.98分,成就缺失维度的得分为4.080.83分。
  (二)高校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专业、是否独立担任实验负责人、有无医院实习经验是影响高校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的主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高校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专业、是否独立担任实验负责人、有无医院实习经验是影响高校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的主要因素,结果是以高校学生实验室实验工作倦怠感得分应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α入=0.05,α出=0.10),详见表1。
  三、讨论
  (一)高校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工作的情绪尚佳
  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工作的情绪尚佳,在情绪衰竭维度的得分为2.2±0.98,显示高校学生的情绪衰竭为轻度倦怠,这说明大多数的高校学生在面对实验工作的时候,能采取比较平和的心态。
  教师应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在小部分学生身上,给予耐心的开导,因材施教,根据高校学生的不同情况,安排不同的实验任务,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4]。在发现高校学生在面对实验工作时出现情绪压抑和低落等异常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心理疏导[5]。帮助高校学生减轻心理负担,正确地看待实验工作,轻松且高效地完成实验任务。
  (二)高校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工作的去人格化较轻
  研究显示,高校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工作的去人格化维度得分率最低,为1.86±0.96,显示高校学生在进行实验工作时的去人格化较轻。不过,仍有近三成的高校学生对自己所做的实验工作感到无所谓。这提示实验室管理者以及高校实验课授课教师应在学生开始进行实验工作前,需完成对学生实验工作意义的宣教,加强高校学生对实验工作的主人公意识。探究可能存在的机制对于年轻的高校学生来说显得尤为枯燥,这就更加需要实验室管理者以及高校实验课授课教师起一定的带头作用,在对待实验的态度上树立正确的典范。   (三)高校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工作的成就感亟待加强
  本研究显示,高校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工作的成就感丧失得最多,为4.08±1.31,已经达到中度衰竭的水平。高校学生对于自己的实验工作能力并不自信,这提示实验室管理者以及高校实验课授课教师在进行实验之前的理论教育时,应多补充实验工作意外处理的相关知识,讲解实验工作失败的可能原因,采取鼓励式教育,肯定高校学生在实验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提升高校学生完成实验工作的信心。
  (四)高校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专業、是否独立担任实验负责人和有无相关实习经验是影响高校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的主要因素,女同学和年龄大的高校学生更容易出现实验工作倦怠感。这可能是因为女性对待实验工作更感性,在实验工作出现问题时,更容易对自己的实验工作能力产生怀疑。
  且有研究证明,女性的焦虑恐惧更难以消退[6]。年纪越大的高校学生越会考虑未来择业等现实问题,分散注意力在其他的事务中。来自临床医学、护理、药学等专业的学生比麻醉、影像、口腔专业的学生实验工作倦怠感更弱,这提示在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授课时,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安排不同的实验工作,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模式来达到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目的。
  不独立担负实验负责人的高校学生和没有医院实习经验的高校学生工作倦怠水平更高,可能是因为实验工作的负责人在实验过程中会消耗更多的心力和热情,更不容易产生对工作的倦怠[7]。已有研究表明,医护人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所以在医院实习的高校学生,更加能体会到实验工作与临床工作的区别,也更加珍惜实验机会,更不容易对实验工作产生倦怠感。
  参考文献:
  [1] 赵晓军. 思政视角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防线建构——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9,19(06):2247.
  [2] 李超平,时勘. 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 心理学报,2003(05):677-684.
  [3] 李永鑫,李艺敏. 工作倦怠评价标准的初步探讨[J]. 心理科学,2006(01):148-150.
  [4] 贾丹. 心理健康视角下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思维与行为培养探讨——评《大学生心理健康》[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0,30(09):212.
  [5] 徐亮,谢晓媛,闫沛,等. 条件性恐惧泛化的性别差异[J]. 心理学报,2018,50(02):197-205.
  [6] 刘炎,王侃. 工科院校“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分类成才”培养模式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18(08):38-40.
  [7] 冯辉,陈玉明,刘寒,等. 积极心理团体训练对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的影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0,34(08):635-642.
  (责任编辑:汪旦旦)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种植技术及农业收成问题。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水稻都实现了大规模种植,但各地区地理环境不同,种植技术和种植模式也存在差异,水
摘 要:病虫害对植物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和制约。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会有病虫害的侵入,阻碍了植物的健康生长,加大了病虫害防治的难度。同时,对于植物的病情探索也具备一定的难度,随着时间推移将会对植物造成影响。基于此,对现阶段我国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含义进行分析,并对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治理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说明,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建议与思路。  关键词:植物保护;病虫害;
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气连枝,共生互赏,文化习俗相似,艺术呈现形式相通,文化心理相合。但从现实层面看,其协同发展存在联合申报的非遗项目数量少、非遗资源共享系统
摘 要:大棚番茄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番茄栽培摆脱气候、土壤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既能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也能促进种植收益的提升。应用大棚番茄无土栽培技术对相关的设施和技术等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介绍了大棚番茄无土栽培技术的具体应用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大棚;番茄;无土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0-008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626;S641.2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更是各个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与创新和创业相关的课程,但是紧紧围绕学生所学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多,本文以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把结合专业的创业课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意识培养、团队选拔、阶梯递进、实践成长”的思路构建课程体系,探索园艺技术“专业+创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摘 要:种子质量对农作物产量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实现科学管理,保证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将成为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生产质量把控中必须面临的问题。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应对策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生产质量;管理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0-012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A  1 杂交玉米制
摘 要:卓越思政教师是保障思政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是发挥思政课程功能价值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渠道。用心办好思政教育,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保障,意义重大。但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一部分思政教师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魅力及学生的学习体验反馈上,无法完全满足卓越教师的相应条件标准。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培养卓越思政教师
在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页岩气水平井套管变形(以下简称套变)问题的频发,直接影响到了页岩气开发的效率和效益。为了探索预测、防范与治理套变的方
摘 要:基于植保技术应用于果蔬种植管理的现状和問题,从绿色防治、防控病虫害、优化作物生长环境、提高生产效能以及产量质量5个方面阐述了植保技术在果蔬种植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植保技术;果蔬种植;病虫害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0-009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436.3 文献标志码: B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人们对于果蔬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果
文章介绍了方家山机组主泵顶轴油泵的功能、顶轴油泵供电电源的设计不足以及改进。通过电源改造,顶轴油泵运行增加了可靠性。在失去外电网导致主泵停运,顶轴油泵仍然可以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