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统声乐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之融合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ag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声乐教学工作也在持续优化。传统声乐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亟须更新。高校要在突破传统思维模式限制的基础上,将传统声乐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全新的教学环境。通过分析多媒体对声乐教学的重要作用,探讨如何有效融合高校传统声乐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以促进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多媒体
  注:本文系2020年昌吉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疫情背景下声乐课程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昌吉学院音乐学专业为例”(20jyyb037)研究成果。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高校传统意义上单一且无趣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而多媒体教学所呈现出的有趣性、便捷性和快速搜索等优势,都要比传统教学更加有效。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必须有效融合传统声乐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一、高校传统声乐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含义
  从本质上讲,高校传统教学就是利用行为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教学指导,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基础教学设施,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培养。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育学、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传播理论,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以此引导学生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1]。要想实现传统声乐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融合,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注意三点:第一,重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构建丰富的课堂活动,促使学生在情感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理性思维,进而熟练掌握课堂所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三,依据多媒体技术构建教学活动,确保师生在有效沟通中完成课堂教学工作[2]。
  二、多媒体对声乐教学的作用
  新时代背景下,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声乐教学进行指导,可以使声乐教育突破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的限制,创新声乐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取更多有价值的知识。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可以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冲击学生的内心,促使学生在深入了解声乐演唱的基础上,对声乐产生学习兴趣,使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高校声乐教师要从时代发展趋势入手,利用多媒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更新学生学习内容和方法,培养更多声乐人才。
  三、如何有效融合高校传统声乐教学
  与多媒体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声乐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使用的教学资料大多是教科书等,实践教学过程通常单调无趣,很难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和探索的积极性。随着录音录像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大批优秀的声乐家将研发录制的各种类型的演唱课程上传网络,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化的声乐教学模式。高校声乐教师要在了解班级学生学习能力和演唱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教学视频资料,这样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新的内容。同时,教师也需要提升自身实践教学指导水平,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进行音乐实践,避免学生出现错误认知。
  (二)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了解声乐作品风格特点
  在以往的声乐教学中,学生对音乐作品风格和内容的了解要依靠教师的指导。新时代,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呈现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有助于学生了解作品诞生的大环境,从而更好地把握声乐作品风格特点。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地方民歌时,向学生直观呈现当地民歌资料,并用视频和音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文化环境,这能将作者的思想情感充分传达出来,使学生最终演绎出的作品更具有当地特色。在进行实践教学的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声乐理论知识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如表1所示。
  (三)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演唱习惯
  对于声乐教学而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是教师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但良好的演唱习惯不易养成,特别是不良肢体习惯很难在后续教学指导中彻底改正。在教学指导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不定期地录制学生演唱视频,并将视频给学生观看,然后播放正确的范例视频进行对比,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观察和对比中发现错误,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教师可以播放学生不同阶段的演唱视频,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演唱变化,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把握作品音准节奏
  在实践教学指导中,教师要先关注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高校传统声乐教学大都是学生演唱教师伴奏,此时,教师在关注学生演唱情况的同时,还要进行钢琴伴奏,这样导致一节课下来教师承受的教学压力非常大,很容易在指导期间出现某些问题,从而影响教学整体效果。多媒体融入教学后,教师可以运用MIDI对学生演唱作品进行伴奏,这样不仅能生成固定的旋律节奏,而且可以強化学生对作品音准节奏的掌握,促使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学生的演唱上,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演唱水平。
  (五)利用多媒体提升学生整体演唱素质
  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学生在声乐演唱过程中不仅要有美妙的声音,而且要投入丰富的情感,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真正感受到声乐作品的魅力,提升观众视听体验,使声乐演出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声乐作品时,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探索,就要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并由此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演唱风格。在实践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优秀声乐演唱者的视频,先让学生模仿多位优秀的声乐演唱者,学习借鉴他们的发音方式、肢体动作等,尽快熟练掌握基础的演唱知识和技巧,然后通过舞台实践锻炼他们的专业技能,帮助他们提升整体演唱素质。另外,学生达到一定演唱水平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自己学习期间所累积的知识和经验,使其找到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和方式,从而完成声乐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六)结合社会需求,利用多媒体创新教学模式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声乐人才需求量的持续上升,促使各地高校加快对声乐人才的培养,同时社会也对高校声乐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高校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声乐教学指导工作时,必须考虑这一变化,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积极结合多媒体技术推广小组学习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不仅能减少资源和时间的消耗,而且可以更好地培养高质量声乐人才[3]。
  综上所述,当前的社会需求已经让传统声乐教学迈上了革新发展的道路,而引入多媒体技术,将传统声乐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融合,对传统教学革新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实践教学指导中,高校教师要在熟练掌握传统声乐教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利用多媒体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声乐作品风格特点,掌握正确的演唱习惯,把握作品音准节奏,从而提升学生整体演唱素质。同时,教师在教学指导中要认真负责,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了解更多具有时代意义的声乐演唱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展现多媒体教学优势的同时,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声乐人才。
  参考文献:
  [1]庄虹子.试析多媒体技术与高校声乐教学的有机融合[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8):118-119.
  [2]曹鹏飞.多媒体技术与高校声乐教学的有机融合[J].音乐时空,2014(18):189.
  [3]张永全.高校声乐教学与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5(7):274.
  作者单位:
  昌吉学院音乐系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不同的告知方式,调查分析某三甲医院儿科输液室患儿家属对输液期间相关内容的认知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在某三甲医院儿科输液室输液的98名患儿的家属,对其进行输液期间相关内容的不同方式的告知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不同告知方式对患儿家属了解效果的影响.结果 应用新开展告知方式后,患儿家属对所有24项告知内容的了解程度均增加.原有告知方式与新开展告知方式患儿家属对告知内容知晓情况的
采集动脉血做血气分析是每个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都会遇到的护理技术工作.以往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输液瓶橡皮塞用做血气针尖的空气隔绝材料,但在实际操作中护理工作人员存在手指扎伤的危险.自2008年7月我院开始利用废弃的一次性静脉血样采集容器管管帽制成血气针空气隔绝材料,经过多次的临床实践,均有效地避免了医源性针刺伤,现介绍如下。
期刊
摘 要:合唱是多声部声乐艺术,不同的声部形成合唱中人声美的多种层次。合唱团是展现学生集体意识的音乐组织之一,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形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多高校开始组建大学生合唱团。如何建设优质的高校非专业合唱团,以提高高校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文章结合目前我国高校非专业合唱团现状,对建设高校非专业合唱团进行深入思考,从专业化建设以及长效管理机制对建设合唱团进
目的 阐述护理电子信息在我院的应用现状,探索其发展方向.方法 对近年来我院护理电子信息的应用状况和持续质量改进作一小结.结果 我院护理电子信息的应用有待进一步完善,有效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能够改造和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拓展其应用范围及效果,改进整体护理管理;也能够作为百姓健康数据共享的平台,对全民健康事业有很大帮助.结论 电子信息系统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为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目的 探讨液状石蜡预防重大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行重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常规预防压疮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液状石蜡涂抹于患者受压部位,术后比较两组皮肤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肤正常26例,对照组皮肤正常1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6.129,P <0.05).结论 液状石蜡涂抹于重大手术患者术中受压部位能预防术中压疮的发生。
摘 要:合唱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唱排练,学生的艺术素养与音乐能力能够得到双重提升,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与发展十分重要。而声音训练又是学生有效进行合唱学习的重要基础。基于此,高职院校中的音乐教师应注重学生合唱排练中的声音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合唱技巧与声音技巧,确保学生的合唱排练效果,为学生的音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合唱排练;声音训练  声音的表达代表着学生对合唱
目的 了解男护士生活中内心的真实体验,为关爱男护士、促进男护士成长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对10名男护士进行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4大主题:得到家庭、亲戚支持;找女朋友存在不利因素;业余生活单调;人际交往中出现尴尬.结论 男护士生活中存在不利因素,为缓解男护士生活中的压力,需要社会、医院、护理管理者、男护士的共同努力。
气管切开患者在拔管前通常需要试行堵管.为了让患者减轻不适,平稳度过堵管期,临床上一般采取对气管套管外口进行逐渐封闭的方法,待患者咳痰有力、无呼吸困难后拔管.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我科采用了自制气管切开堵管装置为23例患者试堵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以气管套管型号8.0 mm为例,各制作一个1/2堵管装置和一个全堵管装置,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血脂监测日记对高血脂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40岁以上高脂血症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及观察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电话随访及院外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血脂监测日记.试验前后填写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血脂健康行为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血脂相关行为评分,并比较观察组患者使用血脂监测日记后第12个月和第1个月的主观自我评价得分.结果 两组试验前一般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患者伽玛刀(γ-刀)治疗围术期的心理状况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术后SAS评分为(34.64 ±7.97)分,SDS评分为(32.16±7.98)分,对照组术后SAS评分为(48.73 ±9.56)分,SDS评分为(40.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