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析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xinyu0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我国教育领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人们也愈加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此形势下,要求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则应当采取有效的手段,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落实到位,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 (2020)24-0054-02
  在数学核心素养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并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组织学生开展全面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核心素养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关键之处在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新时期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有必要将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成长特点有机整合起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带来别样的学习体验,其学习热情也就能得到充分的激发,问题解决能力也自然会得到相应的培养和提升。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首先就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相应的图片,即真实的草莓图片,一共有10颗草莓,同时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如:“现在要将这些草莓分到3个碗里,让每个碗里的草莓数量都一样,那么应当如何分配呢?”学生思考片刻后答道:“即使每个碗里都放3颗草莓,但是还剩下1颗,不能将它进行平均分配。”这个时候,教师应当继续引导:“那么同学们可以列出相应的计算式子吗?”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摇头,表示自己不會列。对此,教师就应当把握时机,在黑板上写下相应的计算式子,即10÷3=3……1,并且给学生介绍计算式子中各个数字的含义。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草莓是不陌生的,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物品开展教学活动,则能够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自主参与其中,在学习基础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其问题解决能力。
  二、联系现实生活,培养数学意识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意识,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明确观察、探究的方向,对数学形成一定的敏感度和适应力;还可以迁移课堂所学的内容,学会运用已有知识储备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基于此,在这个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使其全身心投入其中,进而逐步达成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图形,并且将其记录下来。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谈谈日常生活中收集到的图形。这个时候,学生十分积极,课堂也变得活跃起来。有学生说道:“我家里的餐桌是正方形的!”还有学生说道:“我家里的衣架是三角形的!”又有学生说道:“我妈妈衬衫上的纽扣是圆形的!”在探讨声中,教师则可以给学生展示接下来要学习的图形,并且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比对,促使学生深化对图形的理解和把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兴趣十分高涨,在活跃的氛围中学习了数学知识,并且构建了相应的数学思维,最终对本节课的内容形成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三、引导自主学习,训练数学思维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促使班上的学生都投入教学活动当中。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就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他们各方面能力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想兼顾班上的每位学生,就不能仅通过一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多元化的方式,为学生营造更具趣味、开放的教学氛围,这样一来,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才能够得到进一步落实,从而更好地满足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当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时,教师应当把握时机,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进一步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在正式教学前就可以让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并且自主收集相关的案例,随后,让学生试着分析谁的面积最大。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比教室门与课桌表面长方形,并且谈谈自己的看法。随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相应的工具进行测量,从而计算出相应的面积。在完成这一任务后,教师应当予以相应的评价和总结,这样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会更加理想。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配合。只有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才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黎志军.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新课程(教研版),2019(01).
  (责编吴娟)
其他文献
【摘要】深度学习是对现阶段学习方法的深化和升华,在数学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要求学生形成高阶思维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小学数学应用深化学习的意义,为教学工作者提供相关的教学策略和措施,旨在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生活化这一概念逐渐在课堂中得到应用。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主要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这门学科的特点,并能够将一些课本中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数学这门课程较为抽象,如果在课上用较为官方的语言解释一些概念,会让学生的内心产生压力,并不利于他们的综合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将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有效途径,由此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有效途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德育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也有不同的要求,但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目标是不变的。新时代素质教育下,德育已浸入学校教育的多个环节,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和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突出表现。本文将从开展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出发,浅析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德育;德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彻底打乱了学生的学习脚步,对班主任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也提出了巨大挑战。除了要关注学生公共卫生防控情况以外,还要对学生公共卫生防控期间正常学习加强管理,以达到保障学生健康和提高学习效果的目标。然而实际操作中受到学生年纪较小的影响,管理效果不够理想。基于此,本文对公共卫生事件下小学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公共卫生;小学班主任;学生管理;思考  中
期刊
【摘要】我园特色是口袋课程,即孩子口袋里长出来的课程,自然自主、自然、尊重并遵循幼儿成长的节奏和特点。让幼儿和教师在开放的时间、开放的空间、开放的内容里,思维开放,心胸开放,活动开放。课程的审议是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与幼儿的谈话等方式,针对内容作出判断,解决课程问题。  【关键词】教师设计力;口袋课程;课程内容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1-0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的德育过程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与熏陶。《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结合,尤其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方面。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将教学主题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巧妙渗透传统节日文化,使教学活动演变为师生共同对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中的道德之美产生赞美和愉悦的审美过程,构建道德与法治审美化课堂模式,使道德教育润物无声地渗入学生灵魂深处
期刊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最主要的是要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这也是新课改下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革新要求。初中是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思想和法治思想的重要时期,核心素养的教育能让学生的价值观得到良好的构建。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 (2020)24-0042-02  教育事业不能仅仅以让学生增长知识为出发点
期刊
【摘要】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局限于应试考试,着重对小学生进行解题训练,通过不断灌输数学概念和加强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却忽略了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道德教育,将学生思维模式固定化,导致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减少。虽然在短期内,成绩会有所提高,但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长期学习,易产生厌烦感和疲劳感,从而对数学失去信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萌芽期,科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对于其日后的成长发展来说既是重要的基础期也是关键时期。这阶段学生的心理尚处于懵懂阶段,对于情绪的把控和行为的掌握尚不夠成熟,所以这时期的心理教育是他们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这时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做到保质保量,尤其是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将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相结合,为学生创造健康积极的学习环境。  【关键
期刊
【摘要】数学猜想实际上是数学上的想象。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归纳类比等多种方法来获得数学猜想的能力,并且可以对其进行验证和证明,进而培养自己的猜想思维。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大胆假设,以独立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猜想思维;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 (2020)24-0051-02  一、创建猜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