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发挥良好的师幼互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my0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传授专业知识、幼儿接受知识为目标,无论幼儿喜欢与否,都必须“接受”,这样“不自由”的教学方法阻碍了幼儿的自主性学习,根据新《纲要》精神,以培养幼儿的兴趣为主要目标,让幼儿感受生活、艺术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自主地学习和发展。师幼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而且融洽了互动环境,师与幼儿形成友好的合作者,也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以及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幼儿教育已从过去重视教师怎样教发展的着眼点转向师幼关系,师幼互动层面上来。那我们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充分体现师幼互动的真正价值呢?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动关系,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师生互动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不仅使幼儿能从活动中感受到自已的主体位置以及自主、自由的进行学习的权利,同样老师也可以从师幼互动中反思自己的教学研究。在与幼儿的相互交流中,使自己能更加走近幼儿的心灵,了解幼儿的情感,促使幼儿研究更加真实、自然。达到自身主体的不断发展从而实现教师与幼儿双方在互动中得到发展。
  音乐教学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格,让孩子感受世界的欢乐、美好,学会歌唱、学会欣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通过音乐的美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促进幼儿新能力的发展。
  (一)自由的表现
  在音乐教学中,互动关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老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老师要放弃包办代替让幼儿大胆地去想象,去表演,尽情地、自由地参与多种音乐活动,体验音乐学习的快乐与满足,自由地探索音乐,创造音乐。如果教师只顾自己讲,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不给幼儿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那么幼儿将失去学习音乐和享受音乐机会。教师必须用自已精湛的技艺和丰富情感紧紧地吸引住每一位幼儿,把教学内容演绎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使幼儿陶醉于音乐之中,不知不觉地让他们随着音乐节奏动起来,尽可能地激发与满足幼儿音乐表演兴趣和欲望。如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集体表演,可让幼儿在理解歌曲内容基础上,自己发挥表演。这种载歌载舞的律动形式调动幼儿积极参与,既可以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发展幼儿表演才能,又使幼儿更直接、更容易受到艺术感染和激励,进而产生一定要学好的愿望,激发他们把自身情感抒发出来。
  (二)自由地创造
  音乐创造是培养和发展幼儿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一条有效途径。老师能否采用恰当教学方法地组织课堂教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制约着幼儿思维发展。英国教育家皮斯博说得好:“如果你想要儿童成是顺从而教条的人,就会采用注入式的教学主法,如果想要他们能够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有想象力,你就应当采取能加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为了培养学习的创造力,我们就应该摒弃“注入式”采用“启发式”灵活选用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法,并做到经常变换教学方法。如采用音乐游戏、歌舞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用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积极探求,形成主动性。让幼儿在玩中动口表达,动手操作,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创造力的表现才会得到较好的培养。教师应该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着,教师有责任为幼儿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做”的氛围。当幼儿碰到困难时,教师应该积极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应该鼓励他们不要惧怕挫折和失败。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创新意志品质。让我们努力在“音乐王国”中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树立创造意识,成为“自由天使”。
  二、创设良好的互动式教学环境,为幼儿提供学习的空间
  陈鹤琴先生很早就发现音乐教育、音乐活动对儿童的重要性,他说:应该有音乐的环境,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欣赏能力和音乐技能。我们需引导儿童在艺术的坏境中,在有兴趣的与环境发生互动,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能力。我们应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探索适宜儿童的艺术课堂,还给孩子学习音乐的快乐和美好的感觉。
  (一)创设墙饰
  音乐教室的墙饰是孩子天天都要看到和接触到的事物,结合教学内容,让孩子创设一个新颖美观的墙饰天地,以激起唱歌的愿望,参与活动的乐趣。如:中班幼儿学习《小小蛋儿把门开》时,让孩子们收集多种蛋生动物的资料,布置一个以“小小蛋儿把门开”为主题的墙饰,在音乐课中唱唱、跳跳与墙饰有关的内容,对孩子来说是既熟悉又新鲜的,有效地引起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在唱歌的过程中学习。
  (二)开放音乐角
  教室里设置音乐角,为孩子提供了各种各样能发出声音的玩具、乐器等材料,随时向孩子开放,尽情让孩子游戏,让孩子自由探索,自由玩耍。孩子们在其中摸摸、敲敲、打打、动动、玩玩、跳跳,各自展现自己的表演才能。并把他们在音乐活动、文艺演出的资料,利用照片贴在音乐角,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创设一个孩子们的音乐小天地。
  (三)应用多媒体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其传输信息的方式具有形象、生动的效果,能为幼儿提供一个全方位、个性化的音乐环境,将各种教学信息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能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其认知性,并充分调动悠然的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当然,适当地采用电教手段使音乐课变简单为情趣,扩大知识的容量。如把认识乐器制成游戏,通过音色的对比强化他们的感观意识。还可以应用媒体,实施直观教学。在欣赏《龟兔赛跑》的VCD中,兔子敏捷,乌龟的拙笨,音乐速度的变化,声与景互相交融,直观地感受音乐形象。多媒体的应用调动幼儿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给幼儿提供一个全方位音乐学习的交互环境。是最受欢迎的教学手段之一。
  幼儿在良好的音乐环境中学习能充分感受音乐,使其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培养自觉和自我约束力增强集体荣誉感。音乐教学不仅提高幼儿艺术修养,而且发展成一种多层面的心理体验活动,幼儿借助敏锐的知觉和丰富的想象力自由驰骋,充分自由地参与创造美的活动,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丰富的想象力去尝试,探索音乐美的形式,推动音乐与心理相互作用,充分实现音乐教学中的师幼互动。
  三、营造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音乐创造的意识
  在音乐活动中,除了老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音乐教学中我们仅仅注重老师与幼儿之间的交往是远远不够的,幼儿之间互动是教学环节的最好表现形式。在音乐学习中,由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不尽相同,每个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不同,通过互相倾听、互想交流,合作学习,都能使每个幼儿通过伙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不过产生新的想法,进而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学习。例如在《王老先进有快地》的歌词创编中,我先让幼儿畅所欲言,让幼儿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幼儿间相互交流信息,然后,再让他们以小组的形成相互合作,进行歌词创编。在这种形式下,集体的智慧远胜于个人的智慧,幼儿音无拘无束,灵感激发,共同创造作出来的歌词五花八门,精彩极了!
  总而言之,良好的师幼儿互动关系,对幼儿的音乐学习才能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幼儿在自主开放的氛围中建构健全人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连城县莒溪中心园 福建】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在桥梁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分析、温度场控制、抗裂分析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依托棋盘洲长江公路
目的探讨3月龄婴儿正常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和40 Hz听觉相关电位(40 Hz 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40 Hz AERP)的特点及正常值范围.方法
目的 探讨脑活素拮抗豚鼠庆大霉素耳毒性作用机理。方法 取听力正常豚鼠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A组(脑活素组),肌肉注射脑活素360mg·ks^-1·d^-1;B组(庆大霉素组),肌肉注
目的了解声带黏膜剥脱术治疗声带白斑的效果.方法对26例声带白斑患者在全麻支撑喉镜显微镜下用喉镰状刀或喉显微剪刀在声带病变内侧表面作一切口,应用直角形微瓣剥离子或剪刀
现状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工程建设都是以行政指令的方式进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竞争机制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我省水利建筑市场
期刊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以异常扩大的前庭导水管,波动性、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 bearing loss,SNHL)为特征,是儿童听力损害最常见的
无法预约的精彩是教学机智的结晶,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它需要我们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良好的能力素质。就能力而言,我个人认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随机应变的能力  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教学,就会有许多的课堂都无法进行下去。如在讲解“利用等式的性质一”解方程时,我只是想利用天平的工作原理引入等式的性质一来解方程。但班上多位学生却直接与我发生对峙。徐士金同学就直接说:“袁老师,我可以
“音高和响度”图形利用瞬时频率Fx和声压峰值+Ax,对整个元音的每个声带振动周期加以表示。“嗓音建立”由声压Sp和喉电描记图Lx的波形图来表示(图7)。
脑外伤是造成后天性听力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听性脑干反应对于诊断由脑外伤引起的中耳、内耳、脑干等听觉通路的病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就脑外伤造成听力下降的原因、病理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