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磷营养高效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来源 :植物学通报 | 被引量 : 35次 | 上传用户:wangpeng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挖掘利用植物自身的磷高效营养遗传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磷高效营养性状涉及根形态、根分泌物、膜与体内磷转运以及菌根等许多方面,表现为数量遗传性状及受多基因控制。近年来,许多高亲和磷转运子基因已被克隆,磷向地上部转运和磷吸收负反馈调节的控制基因也被发现,对于根系分泌有机酸和酸性磷酸酶的基因的控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目前对于根毛、排根、根构型以及菌根的营养学意义性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其他文献
用不同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对白桦(Betula platyphalla Sak.)愈伤组织进行化学诱变处理。结果表明:EMS诱变剂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愈伤组织的存活率有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的致盲疾病,其中1/3是遗传性的.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愈来愈多地发现CRYG基因突变与遗传性白内障有关.关于白内障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明确,本
综述了利用植物病毒载体过量表达或抑制基因表达方面的研究进展。这些技术的发展为工业制药和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工具。对病毒载体在应用中的局限性及其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