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敏感实验室检测指标的观察

来源 :血栓与止血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反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敏感的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检测120例Pre-DIC患者,30例DIC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血浆中PT、TT、KPTT、Fbg、D-Dimer、sP-选择素、凝血酶调节蛋白及BPC的变化.结果:Pre-DIC组及DIC患者组BPC、Fbg、D-Dimer、sP-选择素及TM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对Pre-DIC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对于诊断早期DIC的敏感实验室检测指标依次为:sP-选择素、TM、D-Dimer、
其他文献
教师经常通过提问来帮助和启发学生,好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能力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启发学生探讨问题答案,与把答案强加给学生
期刊
目的:对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浆中血栓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均采用ELISA法测定DM病人及正常对照组血浆vWF、6-keto-PGFlα、tPA、D二聚体、P选择素水平.
目的:观察芪枳三仁汤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服用芪枳三仁汤,每周期化疗前3d开始至化疗结束后5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化疗2个周期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排便次数及排便困难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优于治疗前(P<0
从网络教学背景、物理网络教学设计、物理网络教学常见模式、网络与物理教学的整合等几方面阐述网络环境下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语文就和我们息息相关,等到我们跨进校门,“语文”这个词更是与我们紧紧相连。徜徉在这个充满情感的世界里,它就像一片沃土滋润着我,使我的精神家园丰厚
目前,我国城市里的十字路口交通系统大都采用定时来控制,即红灯和绿灯时间固定。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交通控制系统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加,造成拥堵现象。本设计参考国内外前沿研究
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为线索,依据中国文学发展的时代特点及各个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倾向,力求系统、全面地分析'五四'以来各个阶段农村题材
关帝崇拜是河南地区最重要的民间信俗之一,关羽祭祀活动盛行至今。河南地区现存的关帝庙,数量庞大、形式多样,包含了从大到小,从官方、商贾到民间建设的各种类型关帝庙。从汉
谷歌日前推出了代号为“冰激凌三明治”的新一代Android4.0操作系统,这款操作系统做了大量改进,增加了许多新功能,七大新功能尤为瞩目。1.强化软件控制“冰激凌三明治”加强了对所
糖尿病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方法,应严格执行并长期坚持。分配饮食方法如下: (1)算标准体重。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和身高,查得标准体重见表1。 (2)计算每日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