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的载道传统及其在延安时期的历史流变

来源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10474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文学艺术发展史的视角看,在任何时代与地域,载道作为一种审美传统和认识论体系,都应该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然而在其历史流变中,愈发溢出其元认知,甚至招致非议,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几乎被取消合法性。吊诡的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反抗"载道"开启,却行载道之实。由此,中国现代文学切实有一个载道传统,而延安时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梳理这个传统脉络,有必要考察延安文艺,从而更为全面地理解载道文学的价值.
其他文献
伴随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作为艺术教育大类之一的音乐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打破现有的音乐教育管理弊端,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和对策,以实现音乐艺术教育的长久健康
当前欧亚经济联盟(EAEU)的建设成果需要加以评估。一方面,欧亚经济联盟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瑕的“成功故事”。在最初的快速发展之后,欧亚经济联盟目前的成长速度已经放缓。但另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普及和多元化发展,Web上的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的趋势。然而过于庞杂的数据也增加了用户信息检索的难度,使得用户对查询的描述和结果的定位变得愈加困难
旧广告营销模式的衰竭面对多元与分裂制衡的媒体景观,故弄玄虚、味同嚼蜡的广告故事俯拾即是。2015年,某化妆品广告反复洗脑“我们恨化学!”为受众所厌弃。除却市场因素,其中
<正> 温邪由卫表人里或直接入侵气分,而未入营血的一切病证皆列入气分证范围。它既不象卫分证那样短暂即变,也不若“其热传营,舌色必统”及血分“耗血动血”可辨。夫邪入气分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随着摄像机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视频监控系统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各种场合。由于单个摄像机视域是非常有限的,很多监控系统使用多个视域不重叠的摄像机以监控更广阔的区域,因
"五四"是一个发现"人"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发现"女人"的时代。当多数女作家以昂扬的笔触彰显着女人奔出父门、逃离夫门的叛逆书写时,凌叔华的创作却溢出了时代的主流,她把目光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