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活着——爱在生死之间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we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二十世纪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
  她是从瑞士山村走向世界的国际生死学大师。
  她最早从事临终关怀事业,协助濒死病人和亲属安详面对死亡。
  她颠覆了世界对死亡和生命的看法,清晰界定临终的五个阶段——否定、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帮助人们学会接受死亡。
  她在自己临终最后的著作《生命之轮》中告诉我们生命的终极秘密:“死亡并不真正存在,人生最难的功课是学会无私地去爱。”
  作为三胞胎中老大的伊丽莎白从小就对生命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并带着一颗敬畏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她梦想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像二十世纪著名的人道主义者、有着“非洲圣人”之称的艾伯特·史怀哲那样,远赴非洲、印度救治贫苦大众。“我想要找出生命的意义。”伊丽莎白推开了自己传奇一生的大门。
  在成为医生之前,青年时期的伊丽莎白曾参加过二战后的华沙援助工作。在设备和医药都少得可怜、没有麻醉剂的简陋诊所里,她和同伴们一起给病人截过肢、取过炸弹碎片,还接生过孩子。“你根本无法想象这些人有多么坚忍顽强,他们的勇气和求生的意志深深打动了我。有时我甚至觉得他们仅凭意志就能战胜病魔,所以他们的治愈率才那么高。他们生存的本质——同样也是万物生存的本质——就是坚忍地向前走,活下去。”
  在伊丽莎白的从医过程中,她发现人们在试图理解死亡时,往往会面对一个最大的阻碍,就是我们的潜意识根本无法想象自己生命终结的样子。死亡是一种可怕的生命骤然中断的现象:意外身亡、谋杀,以及身患某种绝症,换句话说——令人感到恐怖的痛苦经历。在医生眼里,死亡则意味着失败。医院里的人都对死亡这个话题避而不谈,可是濒死者怎么可能逃开“死亡”这个事实呢?人有生自然对应着有死,如果对死亡一副冷漠,那么让濒死之人和他的亲友如何与生活继续相处?毫无希望地等待死亡?生活不再有任何光亮与色彩?沉默不语?不再表达丝毫关怀与爱意?这样的人生结局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吗?
  不!伊丽莎白坦言,“我从濒死的病人那里学到的,不仅是濒死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他们还和我分享了自己本来可以做、应该做,但因太过虚弱或直到变成鳏夫或寡妇时仍未做的后悔莫及的事情。他们回顾自己的一生,教会我生命中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和濒死无关,而是好好活着。”
  我承认生活本身充满艰辛,选择如何活着也并非易事。但我也同样相信,如果你从一位纳粹集中营幸存者的口中听到“如果我能将一个人只想着仇恨和报复的一生,转变成充满爱和同情的一生,我才没有白白捡回这条命。”你对生活态度的选择,一定不会一点改变都没有。
  是的,好好活着!伊丽莎白回忆那些遭遇纳粹、艾滋、癌症等种种不幸的人们,写下关于他们充满生命奇迹和暖人心窝的故事。给活着的,但已经在麻木生活中死去的人;给已经长大成人却无法逃离童年内心阴影的人;给时间长河也弥补不了犯下过错的遗憾的人;给希望可以好好活着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生平做的许多事情已经远远超越了医学专业范畴,带有神圣的人道主义关怀色彩。她无法坐视那些在医院里遭受着最差待遇的临终病人。他们的病房远离护士站,整天被迫躺在明晃晃的灯光下,却没法关灯。除了在规定时间内,任何人都不能探访,只能孤零零地等死。伊丽莎白经常去探视这些病人,握着他们的手聊上好几个小时,得知每个濒死病人都渴望得到爱、抚摸,渴望有人和他们交流。濒死病人并不想要他们的医生和自己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的确,医学取得了的巨大进步,能让人生免除病痛。但不得不承认,大部分时候当人们谈到死亡,总是要与痛苦联系在一起,所以每个人都会尽量避开它。伊丽莎白认为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且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这辈子活得不好(包括临终的时刻),那死亡也不安宁。
  因此,伊丽莎白不顾其他医生的不解和反对,邀请濒死病人接受采访,并组织死亡与濒死研讨会。这些病人中不乏拥有美貌的妙龄女子;生来就与癌症抗争的9岁男孩;进出重症病房不下十来次,已经断气又回转生气的老妪……研讨会的形式很温馨,每个病人可以在众人面前尽情倾诉心声、想法和愿望,甚至发牢骚或痛哭来释放情绪。人们通过亲自接触,了解到临终病人是多么需要倾听、关爱和精神寄托,从中帮助濒死者在人生最后的阶段也过得充盈、有目标。而这一切,对于病人家属来说,无疑是莫大的安慰与支持。
  生命的真谛自然是好好活着,每个人都渴望得到更多的爱、理解和关注。怎样获得?唯一的办法就是付出。付出爱和耐心,去聆听他者,去伸手给予帮助。单独的个体什么也做不了。因为人性绝不是充满一色光明,人性的复杂需要每个人都不断地付出爱,给出帮助才能过滤出光明的一面。不然,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将孤立无援,这个世界的每一颗心也将无处寄托。
其他文献
“年轻的流浪,这一切的来去,都有它的道理,如水之就下,人之离群。这样的四年,在自己身上贴满标签再一一撕掉的日子,是浮躁愤怒满身又归于平和的日子,也是从渴望声名到静静生活的日子。甚至可以说,这个刚毕业的愣头青,竟然开始像个男人了。”  有时在想,四年前刚毕业的那个我,看到现在的我在做的事,一定会吓到先骂一句粗话,然后说:这样也行啊?四年前的我,肯定不会想到,有天可以带着吉他去流浪,用相机和文字,记录
期刊
三年前,上海国际文学周曾经举办了一次关于“城市文学”的讨论。上海作家孙甘露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大致是说,要记得上海曾经也是乡村。很朴实的事实,却道出一种对“刻舟求剑”式的“城市/乡村”二分法的质疑。若城市文学可能是个伪命题,那么当我们谈论城市与文学关系的时候,我们该谈论什么呢?  巧的是,今年广州书墟的主题正是“阅读我城”。从创作者的视角看,作为客体的“我城”是如何被书写的,这当然重要;然而
期刊
Publication  值得高兴的是,近几年一直在阴霾笼罩下的图书市场终于迎来了重大利好消息,国家财政部在2013年末下发了《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从2013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的五年间,国家将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的增值税。  1月9日~11日,第二十六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如期举行,作为年度书业界“风向标”的展会,不断释放出新年度书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态。而
期刊
二十世纪,是属于设计的好时代。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极简主义(minimalism)在这一时间段出现并且流行。作为一种艺术或者艺术流派,极简主义最初通过视觉领域发声。比如这一类绘画创作者在创作中往往将绘画语言削减至色与形的关系,摒弃一切对主题造成干扰的不必要元素。类似的,雕塑、装置艺术、设计等等诸多领域中的一部分艺术家和作品开始主张以物自身最原初的形态来作为展示,意图消弭作者借由作品对观者的压迫
期刊
2013年夏天第一个高温日,我踩着几乎融化的马路来到北京最北端的一处度假村,华中师范大学的彭晓辉教授正在那里开会,此去是为感谢他为我策划的一本书《枪与玫瑰的使用方法》撰写了序言。  跋山涉水地跑过去,除了当面道谢,更重要的是,我对彭老师实在好奇——他在华中师大开设的性科学概论选修课、他掌门的人类性学专业,都是全国高校独一份。我太想亲眼看看这么独树一帜的老师,真人到底是何形状。  是的,这本书,讲的
期刊
“当了农夫最大的改变是我的生活中又多了不同的元素,以前我的生活主要是写稿、遛狗,到处找朋友玩,现在要增加劳动。理想的生活就是三分之一工作,三分之一兴趣,三分之一劳动,劳动之后我跟太阳、风的接触的时间变长了,有时候我会把手套取下,用手直接接触土壤,那个时刻很幸福,很满足。这种感觉胜过我去百货公司购物,去电影院看电影。”  挥动锄头、踩下铲子、捧起松软的土壤,大量的汗水从发迹、背部、前胸、四肢流下……
期刊
不经不觉来到第四回的广州书墟,今年主题是“阅读我城”,焦点集中在寻找和展现城市暗藏的文化脉络。策划富心思的广州书墟是爱文字者的年度赶集,安排惯常采用高密度集聚的形式,在一个周末内,覆盖两岸四地的人文议题,让来自不同城市的讲者和读者,自由地遇见和交流,高剂量的活动吸纳了多个地方的灵动气息,让爱书人一次进补。除了讲座工作坊等安排外,今回还新添了一项,在歌莉娅总公司的“行云”树屋上,进行“深夜朗读会”。
期刊
这是一本围绕着巨流河而形成的时间之书,如千川注入江河,洄澜激荡。  2009年7月7日,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在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她八十一岁开始写此书,在山间养生村里用古老的书写方式,一笔一划,足足花了四年时间,完成史诗场景的自传,将家族史和个人奋斗史悲喜交集地放置在百年的舞台上,读完的人,无不心潮激涌,感叹不已。昔日学生简媜以“一出手,山河震动”形容此书重量;哈佛学者王德威以“如此悲伤,如此愉悦
期刊
写人的短文,我最爱《世说新语》,言语简约而人物恍然生动,读之如立眼前。古人写东西吝啬笔墨,绝不多用一字,所以有时失之简淡,读着不太过瘾。有一阵子反复读朱伟的《作家笔记及其他》,以为当代写人的散文里,也就止于此了。后来读杨葵《百家姓》,看他写“熟悉的陌生人”,又生一番感慨,觉得有些人物还是活在文字里魅力更大,因你若与其朝夕相处,不免看到他的缺点。刚看完王安忆《今夜星光灿烂》,里面既有名人,也有类似“
期刊
一定有很多人意识到生活迈不开脚步的一大原因是为物质所累,也一定有很多人开始了断舍离的整理历程。纯粹以物质和生活的丰富度来讲,一定要具备一种能力的人才能来谈断舍离,这种能力就是要非常了解“什么物质在运作生活的功能”。  在经过物质上的初步断舍离之时,人的思维也在经历断舍离的过程,摒弃“越多越好”的执念,获得和这个物质世界抗衡的力量。  生活往往被注入不同的智慧,当我们感到困惑、停滞不前,也许应该好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