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9年37卷1—4期分类索引

来源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_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其他文献
幽门螺杆菌是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其有效抗原成份尿素酶B亚单位(UreB)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的免疫反应.用高保真PCR扩增系统扩增出UreB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质粒pUC19中,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主要表达在NK细胞和部分T细胞膜表面,通过识别细胞表达的MHC-I类分子来调节NK细胞的活性,在病原体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移植排斥、肿瘤等
为探索一种提高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免疫原性的新方法,用PCR和基因重组技术构建HBsAg与GM-CSF的融合基因,并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HBsAg/GM-CSF(S-GM)融合蛋白.表达产物用SDS-PAG
将乙脑P3毒株接种地鼠肾细胞,制备病毒原液,经灭活、浓缩、层析纯化后收集抗原,再经除菌、配制,制备乙脑纯化疫苗。结果表明:病毒浓缩液经纯化后,杂蛋白去除率大于99%,牛血清蛋白残留
药物治疗是前列腺增生保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地选择用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和最佳的药效经济学是临床医生应该掌握的.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主要有3
典型病例小俊,男,6岁.天生一副俊俏的脸庞,配上一对亮晶晶的大眼睛,让妈妈越看越欢喜.打3岁起,妈妈就把小俊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如给他涂口红、染指甲、穿花衣等.妈妈以为3岁的
诱导器官移植受者对供者抗原的免疫耐受是防治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最理想途径。目前认为,免疫耐受形成的主要机制包括:胸腺及骨髓阴性选择引起的克隆清除(Clonaldeletion)、组
采用Ni^2+亲和层析方法,对用工程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的重组鼠疫菌v抗原进行纯化,目标蛋白纯度达到90%以上。以氢氧化铝凝胶配制吸附疫苗,经二针次肌内注射免疫实验豚鼠后,对
视疲劳干涩症主要表现有:两目干涩痒,视物欠清,不能久视,头胀痛,身倦乏力等症状,专科检查又无临床特殊病理表现,西药治疗难以获效.近年来笔者采用白菊地黄饮加减治之,疗效满
目前,个别厂家发酵后期转化率偏低的主要原因:1、发酵轻微污染。因为大种量、高生物素、高风量工艺轻微污染易被掩盖忽视。2、营养的配比失调造成谷氨酸的生物合成通过乙醛酸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