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武术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a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0-000-02
  摘 要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于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武术,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武术这个作为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项目,现在不仅仅是古代那个具有着锤炼体魄、净化心灵功用的普通体育项目,它还有着对于个人的身体健康、思想道德的培养,对于培养人们的意志、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于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价值观,还有对于社会安定有序的局面的调控,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甚至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方面都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并且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武术 积极作用
  和谐思想蕴含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而作为国粹的中华武术正是体现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在中华武术的文化底蕴中,无论是从习练方式还是从授课方式上,和谐思想的价值取向都贯穿其中。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是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与此同时,工作、家庭、社会以及不同方面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使人们出现了智力与体力,付出与回报,物质与精神的分割,并已逐渐危害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此,有识之士开始探求武术对于我们人体的好处以及在社会中所产生的和谐作用。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对武术、和谐社会等重要意项内涵的研究,讲述武术之所以能够对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内在原因,得出武术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课题利用天津体育学院图书馆内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学院报刊等资料进行相关的收集,并进行了综合整理。
  2.逻辑分析法。从收集到的资料中找出可以运用于自己文章中的部分进行整理,再将其与自己的现有知识相结合,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撰写论文。
  二、讨论与分析
  (一)武术中体现出的和谐意识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民族思想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包含人际关系即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还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孔子在儒家思想中就提到过非常重要的思想——“中庸”,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则体现在“天人合一”这一重要思想上。
  武术从漫长的产生、发展到形成的过程中,形成了严密、独立而又完善的文化系统,不仅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而且也蕴含了我们民族所独有的特色与风貌。中华武术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作为依据,追求天人合一、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等,这都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在武术的习练和传承过程中,武德和尊师重道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我们所崇尚和重视的,“一日之师终身为父”以及“未曾学艺先习礼,未曾习武先明德”、“舍己为人”、“先人后己”等思想,都从不同角度规范着人的德行和做人的道理,对人进行着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二)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对人体具有身心兼修、内外合一的促进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健康”已经不再是不生病、没有身体上的缺陷这一简单意义上的含义了,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健康”是一种有着健康的心理和生理,能够很好的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良好能力,能够享受社会以及自己拥有的一切。由此可以看出,健康是包含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而在这一点上与武术的内涵是相契合的。从小习练武术很多年了,虽然受伤很多也曾想放弃过,但是从中不仅强健了体魄、磨练了意志,也是自己遇事的承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种技术和功法都是以意领动的,心动而形随中追求高尚的精神气质。
  2.对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反应和谐社会根本要求的作用
  武术对人们身体素质及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不言而喻的,这真是由其内外兼修的功用决定的。首先,习练武术对于强健体魄、培养坚持不懈的意志、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的效果十分显著;其次,较为缓和且选择有针对性的武术项目,对于一些多年的慢性病也有辅助治疗的效果,促进机体康复,缩短康复时间等。老话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体魄,何以有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武术的产生及形成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修身养性的功用,恰巧符合了建设和谐社会,做到一切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
  3.对培育公平、健康、民主、正义的社会道德观的作用
  正所谓“未曾习武先习德”,在武术教育中将“武德”作为首要条件,可见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必不可少组成部分的武术,是一向崇尚礼仪、讲究谦卑的。我们从来都是尊师重道、以武会友、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的,是我们武术传统道德的集中体现,而那些逞强凌弱、欺软怕硬、贪生怕死的思想,一个都站不住脚。在现代社会,具有优良的武德,对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今天的社会来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是需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逐步走向小康社会的时期。而对于武术界来讲,继续弘扬和发展武术所具有的振奋人心的精神,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元素。
  4.对社会安定有序局面的调控作用
  中国文化历来提倡的是个人道德与社会理想的共同实现,无论是道家思想还是儒家思想,都把追求个人的道德完善作为人生价值的终极体现。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在不断创造灿烂文化的过程中,人们的道德水平往往被看作是评价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不仅是自然界生物的存活方式,更是现代武术的直接竞争方式,这呼唤着人们最原始的能力,激发着人们的内在潜能,引发热门对于竞争的渴望,充分的调动和激发人类的潜在能力,焕发热情,追求成功。武术是培养人们爱国主义的有效途径,强调首要的目的是安邦救国,只有安邦才能兴国。历代的仁人志士、爱国勇士无不凭借自己的武艺,在国家的危难时刻英勇救国。因此,习练武术对于安邦兴国、稳定社会局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5.对培养公民意志,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作用
  习练武术的过程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习练者不仅需要承受身体上的疼痛,更重要的是对于意志品质的考验。许多的武术拳师认为,专业技能的好坏还是其次,意志的培养才是根本。而评价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如何,首要指标就是看这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是否强大,没有凝聚力的民族是一盘散沙,即使没有别国的侵扰他也不会长久。我国先代头多少英烈,在国家危难时刻和紧要关头,为了人民的尊严与利益,不惜放弃自己生命的霍元甲、岳飞等民族英雄的故事可以说是老少皆知,他们高尚的情操也深深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如今,民间武术团体、武术协会会员以及武术学校的个数也都发展十分迅猛。这说明在潜移默化之中,武术的精神越来越深入人心,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在这种力量不断地扩大之时,也对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6.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作用
  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处理人际关时,表现出来的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和谐关系,是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和基本内容。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都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不再关心他人,使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逐渐变少,人际关系也渐渐淡薄了。但是,一些武术团体、武术学校以及民间武术组织的存在,拯救这种不好的社会现状。习武者天天朝夕相处、互相帮助,在一起练武、学习、共同处理面对的事情,在活动中更容易拉近人与人使他们的距离,使人们有共同处理事情的愿望,凝聚力和心都聚在了一起。可见,武术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7.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作用
  武术本来就吸取了儒家的“天人合一”和道家的“崇尚自然”的思想,并且将其理论作为习练功法的依据和摹本。人和自然都是世界组成的重要部分,而人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既受到自然法则的制约,又受到自然法则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之和谐发展,是建立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特征,是人类社会之所以发展到现在的根本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载体,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能真正实现。武术吸纳了西方古典哲学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并且要求习武者以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为终极目标。以上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例。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在社会主义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目标与任务。我国的哲学在于追求天人合一,是我们一致的思维模式。
  2.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武术不仅对于公民具有增强体魄、培养意志、内外兼修的作用,同时也对于社会的安定和谐、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武术中所体现出的和谐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在根本上是相契合的,与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武术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二)建议
  1.和谐社会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在研究此方向的时候,要在挖掘武术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方面花费更大的功夫。
  2.随着武术在世界上越来越得到外国有人的喜爱,所以这样对于拉近世界的距离,促进友好发展也是很好的研究方向。
  3.武术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所以应该不断发觉武术的潜在能力,使社会在以后的发展中更加完善。
其他文献
春来有望发几枝 又是春风化雨时。  这句话是我对于2015年《品牌传播》这棵果树的期许。  印象中有一件事不得不提,2014年也是1月的时候,我们的人力资源助理对外通知应聘者面试,当时有一个应聘者问了我们杂志有没有五险一金,正巧我经过听到助理说:“我们没有五险一金,只有五险。”  在北京有的单位是没有给应聘者上住房公积金的,恰巧我们就是之一,说来惭愧。助理的电话打完,我把她叫进办公室,我说你刚才为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0-000-01  摘 要 意志是网球运动员的一种重要的心理素质,在网球比赛或训练方面对意志品质的培养存在着重要的意义。在对于高强度的网球比赛中,运动员在比赛中即要付出极大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又要面对其他因素影响,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主动、坚韧、果断、顽强、勇敢拼搏的意志品质。通过对辽宁师范大学网球选项学生的意志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0-000-01  摘 要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石河子大学公共选项课教学中开设的健美操课程进行分析,通过对我校学生上课前后形体的变化浅析健美操选项课对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 选项课 健美操 形体  健美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操化运动,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练习,以有氧
产业转移是指某一产业从产业成熟区域向产业潜力区域转移,它是某一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的移动。郴州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固有的劣势、机会与威胁都并存,需要抢抓新一轮的产业转移
“2019年7月销售25支、8月135支、9月251支,累计销售411支,总量领先第二名一倍以上.”这是中国石油湖南销售分公司三季度非油劳动竞赛,永州分公司一位员工销售复合剂的成绩单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0-000-02  摘 要 现代武术的作用和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的强身健体和运动竞技范畴,随着武术运动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武术运动在高校体育运动占据重要地位,武术文化深入到高校,形成了特色的高校武术文化。加强学校武术文化教育,提高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振奋民族精神已成为当前我国学校武术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0-000-01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贵州省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武术文化内涵及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以武术及其文化为载体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很有必要,能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 武术文化 贵州省 大学生民族精神 培养  一、民族精神的定义及意义  “民族精神是指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