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暴雨灾害等级》等35项气象领域的国家标准。这些标准涉及气象防灾减灾、气候与应对气候变化、公共气象服务、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气象基本信息、人工影响天气等多个专业领域,将从2017年12月1日起实施。
在气候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规定了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判别方法,包括与事件有关的概念、监测指数的定义以及强度和类型确定等,为更加准确客观地开展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监测预测,以及与之相关的灾害影响分析和风险管理等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依据和科技支撑。《气候年景评估方法》规定了气候年景的评估指标、等级及劃分方法,有助于科学认识气候,有利于有关部门开展科学的防灾减灾决策及科技咨询。
在气象防灾减灾方面,《暴雨灾害等级》根据大量暴雨灾害灾情资料,选取农作物受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死亡人口等有具体灾情记录的项目,结合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强降水范围等暴雨致灾的气象因子指标,综合划分暴雨灾害等级,定量评估暴雨灾害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程度。
截至目前,我国气象领域已有国家标准96项、行业标准357项、地方标准400余项。据悉,中国气象局近期出台《“十三五”气象标准体系框架》和《“十三五”重点气象标准项目计划》,将继续按照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原则,集中精力和资源加快推进关系到国计民生、政府和社会公众关心关注的重大标准制定工作,促进气象技术和管理的统一化、规范化,为气象改革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摘编自中国气象局网站)
在气候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规定了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判别方法,包括与事件有关的概念、监测指数的定义以及强度和类型确定等,为更加准确客观地开展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监测预测,以及与之相关的灾害影响分析和风险管理等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依据和科技支撑。《气候年景评估方法》规定了气候年景的评估指标、等级及劃分方法,有助于科学认识气候,有利于有关部门开展科学的防灾减灾决策及科技咨询。
在气象防灾减灾方面,《暴雨灾害等级》根据大量暴雨灾害灾情资料,选取农作物受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死亡人口等有具体灾情记录的项目,结合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强降水范围等暴雨致灾的气象因子指标,综合划分暴雨灾害等级,定量评估暴雨灾害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程度。
截至目前,我国气象领域已有国家标准96项、行业标准357项、地方标准400余项。据悉,中国气象局近期出台《“十三五”气象标准体系框架》和《“十三五”重点气象标准项目计划》,将继续按照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原则,集中精力和资源加快推进关系到国计民生、政府和社会公众关心关注的重大标准制定工作,促进气象技术和管理的统一化、规范化,为气象改革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摘编自中国气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