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霍布森选择”陷阱

来源 :决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_w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决策的重点是选择,选择的基础是比较,比较的关键是判断。判断的前提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条件是打开思维空间。只有打开思维空间,才能避免领导者的决策掉入“霍布森选择”的陷阱。
  
  有一个做马匹生意的外国商人叫霍布森,他很会做买卖。有一次他向外界承诺:“买我的马,租我的马,只要给一个相同的低价格,可以随意选”。
  人们听了后,蜂拥而至,都想花一样的价钱,捡个大便宜。其实,霍布森在马圈的出口设了一道门,只允许人们在马圈的出口外面选。大家争着抢着选到了自以为好的马,选的时候总觉得做出了最优决策,可最后上了霍布森的当。
  在管理学上,我们把这个案例称为“霍布森选择”。决策者要想做出正确的决策,就必须避免掉入这个陷阱。
  
  如何躲避陷阱
  
  为什么说“霍布森选择”是一个陷阱,是—个圈套?因为霍布森把马圈只留一个又窄又矮的门,大马、好马、肥马根本就过不去,出去的都是些小马、赖马、瘦马。
  霍布森只允许人们在马圈的出口外选。这就设定了限制,大家挑来挑去,自以为完成了满意的选择,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必定是—个低级的决策效果。其实质是小选择、假选择、形式主义的选择。人们自以为做了选择,而实际上选择的空间很小。而思维的空间打不开,就无法避开“霍布森选择”的陷阱。
  打开思维空间就要创新思维。什么是创新?中央电视台《经济论坛》节目曾对2002年中国十大杰出企业家做过现场调查,结果是对创新涵义最一致的理解就是“打破框框”。所以,创新思维,就是要求领导者在尊重客观实际的基础上,突破思维空间的限制和约束。
  领导者决策、用人最忌掉进“霍布森选择”的思维陷阱。毛主席曾经说过,领导工作概括起来有两件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而决策和用人其实质都是做选择,做出选择重在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前提则是打开思维空间。
  思维的空间大一些,领导者决策就会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从而突破诸多“霍布森选择”的限制。
  比如致富决策,不只有“愚公移山”一种方法、一种精神,可以有更多的思路、出路。有很多山区的人并没有移山,而是移人,把自己“移”走了,到全国和世界各地去挣钱、去发展。
  也有的思维是既不“移山”又不“移人”,而是把山外的人们招来“游山玩水”,把钱“送”进山里来。
  不仅仅局限于“请进来”,还应该“走出去”。多年前一位村支部书记包机送村民千里迢迢去新疆做生意,利用季节差价销售农产品赚了很多钱。这就是打开思维空间的好处。
  另一个沿海县级市,地处苦海沿边,水咸地碱,过去“围海造田”吃不上饭,后来渔民们养虾养鱼赚了钱,农民们则种植适宜盐碱地生长的冬枣儿和苜蓿,也发了家。
  由此可见,符合实际的选择不仅是一种,就看你是否能打开思维的空间去发现。好的选择都是在限制中逼出来的,就看你愿不愿意换脑筋。换一种想法,多一条思路,正确的决策就出来了。
  同样的道理,用干部重在如何选干部。过去,大家习惯于在熟悉的地方选,在家门口选,在身边选,“在矬子里面选将军”,选来选去把最好的那个给选掉了,浪费了人才资源。
  这种思维有时是自知自觉的,这同领导者的政治素养有关;有时是不知不觉的,这同领导者的知识结构有关。选择人材也要放开眼界,打开思维空间。
  如今,从中央到地方,选任公务员和领导干部,有很多时候是在全国、全省范围公开考试录用的。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与认识到开发利用人才资源的重要性。唯有这样,才能永远不会掉进新的“霍布森选择”的陷阱。
  
  内脑“拿主意”,外脑“出主意”
  
  一个决策掉入“霍布森选择”的陷阱,并不意味着那些买马、租马的人比别人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缺乏与人周密商量或者缺少局外人的提醒,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
  现代领导决策的特点是民主决策、集体决策。领导者个人已不再是全能型的智者。内脑“拿主意”与外脑“出主意”要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排除陷阱。
  内脑如何“拿主意”,外脑如何“出主意”呢?“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曾受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邀请,去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业企业做研究咨询工作。通用的掌门人、天才的企业家阿尔弗德·斯隆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管理者。
  德鲁克一到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斯隆就语重心长地对德鲁克说了三句话:“第一,我不知道你能干什么,我也不具体要求你干什么;第二,你认为我这个总经理应该干什么,请告诉我;第三,咱们两个不要相互计较。”这三句话概括起来就是说:我是“内脑”,你是“外脑”,你尽管出谋略、提建议,我不会给你“定框框”、“画杠杠”,而最后如何决断由我说了算,相互不要干涉。
  三年后,通用公司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彼得·德鲁克这时却选择离开了通用公司,并且留给了斯隆一句话:“只用一个‘外脑’,不如不用‘外脑’。”也就是说,一个决策者只用一个“外脑”不行,只有用多个“外脑”才能真正打开思路,突破“内脑”思维的局限性。
  决策者要像如今喜欢融资那样去乐于融智。有时融智比融资更重要。有的领导者喜欢用秘书、用顾问没有错,但是,“外脑”再好,如果只是一个,时间一长,思维就会变得趋同。其实,“外脑”并不难寻,有时外脑就是那些普通的员工、下级,甚或是群众,他们同样可以出好主意,甚至在某个方面并不比专门花钱请来的专家、教授、顾问差。
  
  跨越“比较优势”的沟坎
  
  一个决策掉入“霍布森选择”的陷阱,跟人们过分看重资源多、贪图价格低的“比较优势”思维有关系。以为马多且大小高矮肥瘦有不同,就一定能在同一价格下选到比较合算的,于是就忘记了它有“圈门”这个限制标准。
  这种现象提示我们,在利用“比较优势”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讲条件,看变化。一味地看重眼前既得利益,不能适时跨越“比较优势”的沟沟坎坎,则必然掉进“霍布森选择”的陷阱。
  长期以来,许多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建立在资源、环境、劳动力便宜等传统“比较优势”基础上。在经济增长的速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的同时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旦出现资源环境压力不堪重负、劳动力价格提升的状况时,我们发现,科技创新才具有最关键性作用。那些缺少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的地方,由于培育或集聚了高素质人才,创造了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新思路等,经济反倒比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发展得好发展得快。比如,北京的“中关村”、保定的“中国电谷”、香格里拉的“普达措国家公园”等模式。
  因此,当传统的比较优势赖以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改变以后,就要学会依靠“集聚优势”谋发展。二战后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如今,我们要及时地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依靠聚集高端人才、创新科技、优良资本等真正优势资源谋求发展,避免“竭泽而渔”的悲剧。
  需要聚集的优势有很多,而最根本的是聚集人才优势。2010年,央企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20位高管,其中有5家招聘总经理。虽然此前已先后7次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管,通过竞争性方式选聘的各级经营管理人才,从2004年的33.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52.1万人,但这却是央企首次如此大规模地招聘总经理,而不是由组织部门直接任命。
  这种创新招聘的方法不能不说是一个思想的解放。只有打破框框,聚集人才优势,才能确保跨越各式“霍布森选择”的陷阱。
  决策的重点是选择,选择的基础是比较,比较的关键是判断,判断的前提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条件是打开思维空间。
其他文献
阳泉市从1990年提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来,各项基础工作逐步夯实,科教兴市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45%,我市继1997年进入"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行列
苏东剧变至今十年了,十年来众多学者从种种不同的角度对苏东剧变的原因进行了探索.笔者认为将自己置身于全球化进程之外,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相脱轨,是苏东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工业生产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广泛。但是很多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范围都有着限制,比如在低渗透油藏方面,通过减小油藏的水驱压力来增加储层的采收效率,我们在选
改革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艰巨的过程。那些简单的、一刀切的、试图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和做法往往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它不但无助于改革的顺利进展,反而会扼杀既有的改革成果,并对当地的经济、社会秩序造成震荡。    【编前语】  “中国食品城”是河南省漯河市最大的一张城市名片。在这里,以双汇集团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雄视中原,全国每10支火腿肠就有5支出自漯河,全市大小食品企业7000多家。如果说,河南
说服力是群体性事件能否有效处理,平息的关键因素。如何提升领导者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说服群众的能力,是摆在每一个基层领导者面前的一个突出而现实的问题。  2008年6月2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使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黔北小县瓮安。这一天,瓮安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打砸抢烧群体性事件。瓮安事件和近年来其它突发群体性事件一样,与相关领导者在群众面前缺乏说服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何提升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说服群众的
21世纪的到来,社会转型及社会变革引起了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大学生价值观念也受到了猛烈冲击.本文通过大学生价值观念本位的转移,价值目标及价值取向变化的分析,提出了相应
2007年11月30日下午,沪苏浙三省(市)长座谈会在上海召开。  这场初冬的高层例会,显得颇不寻常——在中共十七大召开、地方党委换届之后,这是三省市的新领导第一次聚首。由于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此时还兼任省长,往昔的六巨头变成了5位,今年走马上任的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都是新面孔。  除了这次引人瞩目的高层会议之外,由国务院批准三省市联合主办的“长江三角洲发展国际论坛”也于12月1日
期刊
19世纪 90年代 ,康有为曾两次来桂林讲学 ,开展了一系列变法维新的宣传组织工作 ,得到了桂林一部分官绅、学子的大力支持 ,促进了桂林维新运动的发展 ,在广西近代史上 ,写下
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PVC&钾碱厂钾碱装置固碱区域,原设计蒸汽管线疏水阀根部没有阀门,固碱装置蒸汽管线较多,管线上疏水阀20多个。疏水阀故障的几率较高,每次检修阀门需要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