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等离子体反射镜的CO2再生放大器的研究

来源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s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二能级系统一般布居情况下双光子过程的光子统计。推广了生成函数法,导出了含参数r(原子布居数比)的生成函数的偏微分方程,阶乘矩〈n~(k)〉和相关函数g~(k)的运动方程;分别求解了它们在各种r值情况下的解析解。给出了三类初始光场〈n〉和g~(2)随约化时间τ和r变化曲线。讨论了r对光子反聚束效应的影响和双光子放大器的光子统计特性。本文认为:可以用光子超聚束效应作为双光子放大的判据之一。
期刊
以离子束溅射沉积(IBSD)方法制备了Al2O3、Nb2O5单层膜,用红外可变角度光谱椭圆偏振仪(IR-VASE)测试了薄膜的光学常数。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了单层膜的表面形貌及表面粗糙度,计算了单个表面的总积分散射(TIS)。以Nb2O5 和Al2O3 为高低折射率材料设计并制备了2.7 μm 高反射膜。最后对单层膜进行了环境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薄膜在中红外波段具有高的折射率和低的消光系数,光滑的表面特性和极低的表面散射损耗;在2.7 μm 波段没有发现由于水吸收导致的消光系数的增大;制备的
目前人们能够得到的超短光脉冲是40毫微微秒,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光在真空中仅传能播12微米。最近刚刚能够控制这种超短脉冲,检测超短时间现象现有的一些方法和现状是,目前最简便的一些电检测方法所能检测的时间值大致为:光电倍增管约350微微秒,奥斯顿开关约10微微秒,条纹相机约1微微秒,光子计数法约150微微秒。
期刊
光谱色散匀滑(SSD)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大高功率激光驱动器。但是由于工程设计原因,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以及国内神光-III原型(TIL)装置都只采用了一块光栅,相较于传统SSD技术,焦斑匀滑效果有所不同。经模拟发现,在初始的100 ps以内,缺失色散光栅的SSD技术匀滑性能下降,可以通过优化调制频率来降低这种影响。通过对单光栅下的SSD技术分析研究,为SSD技术在大型激光装置上的优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对电场和磁场同时作用下BSO晶体的光学传输特性作了理论分析,推导出其琼斯矩阵和米勒矩阵,并依此设计了一种电功率传感系统。
期刊
期刊
评述了激光聚变主放大器能源系统的演变过程.在简要评述传统能源系统的基础上,重点指出目前正朝向建立大型的能源组件实现模块化的方向发展,以减少系统元件数目,降低造价.结合NIF和神光Ⅲ原型能源模块的设计思路,述评了减少元件数目、降低造价、建造大型储能模块,以及采用大容量转换开关所带来的技术挑战和解决办法.同时指出开展能源单元技术(包括性能、风险、价格)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We present the single-slit diffraction of the arbitrary vector fields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s m, n, and f0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The single slit covers the polarization singularity in the center and theref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ariza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