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天使,永远的秀兰·邓波儿

来源 :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68168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岁初登银幕,6岁风靡影坛,7岁手捧奥斯卡“小金人”,称霸好莱坞票房,她成为美国最具号召力的电影童星。后来,她淡出影坛结婚生子,20年后再次出现,身份已是美国外交官。她的一生经历堪称传奇,但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她永远是那个双眸湛蓝,满头金色卷发,笑起来有一对甜甜小酒窝的可爱小女孩。
  她就是20世纪30年代好莱坞著名童星秀兰·邓波儿,2014年2月10日晚,她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家中去世,享年85岁。她的家庭发言人在声明中说:“作为一名演员、外交官,更是我们深爱的母亲、祖母、曾祖母,以及长达55年的一位好妻子,她的一生取得了杰出成就,我们向她致敬。”
  全世界宠爱的小天使
  1928年4月23日,秀兰·邓波儿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一个富裕家庭。她的父亲是银行职员,母亲是珠宝商的女儿。邓波儿的母亲在年轻时曾向往银幕生活未能如愿,她便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培养女儿上。
  婴儿时的邓波儿就已显露出天使般的甜美模样,不但有着出色的嗓音,而且表现出惊人的动作协调性。3岁时,母亲安排她进入著名的米格林幼儿舞蹈学校接受训练,这是好莱坞星探经常出入的地方。一天,正在台阶上哼哼跳跳等候妈妈的邓波儿被来选角的《小听差》的导演看中,从此开启了她的童年演艺生活。
  当时尚不识字的邓波儿,靠母亲每天给她大声朗读剧本,来记住自己的对白。母亲一直陪伴在她左右,帮她打理服装道具,负责她的发型,每次做头发都要确保她的头上有56个卷儿。
  邓波儿稚嫩自然的表演引起了好莱坞的关注。1933年,她签约20世纪福克斯公司。6岁时,她因在《起立欢呼》中出色的歌舞表演而崭露头角。仅在这一年,她拍摄了十余部影片,其中《亮眼睛》大获成功,使她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童星。
  1935年,一年一次的奥斯卡颁奖仪式在巴尔的摩饭店举行,年仅7岁的秀兰·邓波儿在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中款款走上舞台,接过奥斯卡特别金像奖“小金人”,她成为有史以来获得这一殊荣的唯一的孩子。这一年,7岁的邓波儿在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上留下了自己的手足印记和一句话,“我爱你们大家!”
  凭借《小上校》、《我们的小姑娘》、《卷毛头》、《小叛逆》、《小酒窝》、《海蒂》等多部电影的出色表演,邓波儿很快作为童星享誉世界。8岁那年的生日她收到了来自全世界的13.5万件礼物,当然小小年纪出名也让她失去了部分童年的快乐。
  “6岁时我就不相信真的有圣诞老人了,妈妈带我到一家百货商店去看他,可他让我给他签名!”成年以后,邓波儿回忆起她的童年时这样说,“我只过了两年懒惰的婴儿生活,以后就一直在工作了。”小小年纪的她,每天必须工作5小时,周末通常在8小时以上,此外还要每天跟私人老师学习3小时。工作时她常常哈欠连天,母亲不得不时时提醒她,“宝贝,精神点儿!”
  从1934年至1939年,邓波儿每年都在“最受欢迎的十大明星”之列,成为当时孩子崇拜的偶像,成年人心中的宝贝,美国最有号召力的票房冠军。邓波儿每周都接到超过4000封影迷的来信,连克拉克·盖博、罗伯特·泰勒这样的大明星都要甘拜下风;她的片酬已超过12万美元,另外还有20万美元的红利,而当时的票价只有15美分。就连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夫妇也是她忠实的“粉丝”。1935年,罗斯福总统邀请她去白宫做客,稚气未脱的邓波儿恶作剧地将带去的小石子掷在第一夫人的后背上:“瞧,我还能射得很准!”
  上世纪30年代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邓波儿以她可爱的笑容、鼓舞人心的演出提振了当时美国人的信心。罗斯福总统曾公开赞扬邓波儿,称赞她“为千千万万的美国人带来了微笑”,并说,“只要我们的国家拥有秀兰·邓波儿,我们就没问题”。
  政治舞台上的低调转身
  随着年龄的增长,邓波儿渐渐脱离稚气,外貌和体型发生变化。1939年,米高梅公司希望借用她以少女形象主演《绿野仙踪》,但遭到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拒绝,这使邓波儿错失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机会。
  进入上世纪40年代,由于观众们无法接受他们最喜爱的小宝贝已经长大的现实,邓波儿在银幕上渐渐地失去了往昔的魅力。而此时的邓波儿因出名太早、经历太多也厌倦了演艺圈,1950年,她正式宣布退出影坛,结束了她19年、43部影片的演艺生涯。
  上世纪50年代初,退出影坛后的邓波儿开始致力于人道主义事业。1952年,她的哥哥乔治身患多发性硬化病后,邓波儿参与创立了国际多发性硬化病学会联合会。70年代,邓波儿自己患上了乳腺癌,她勇敢面对,接受了乳房切除手术。
  乳腺癌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还是一种难防难治的疾病,特别是要切除乳房,这是令很多女患者最不能接受的。邓波儿不仅做了手术,还在电视节目中向公众坦露了病史,成为第一个勇于公开病情并倡议防治乳腺癌的名人。
  当人们问邓波儿“如何与乳腺癌作斗争”时,她答道:“如果什么也不做,情况只能变得更坏,我相信上帝和我的医生。”对患同样疾病的妇女,她的忠告是:“不要害怕,不要坐在家里等,要去医院积极治疗。”正是这种乐观积极的态度使邓波儿战胜了病魔,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很多患乳腺癌的妇女也转变了看法,不再羞于谈及病情、不敢接受手术治疗了。
  从上世纪60年代起,邓波儿开始活跃在美国的政治舞台上。她被共和党推举竞选国会议员,虽然初选阶段便遭淘汰,却引起了尼克松总统的注意。1969年,尼克松任命她为第24届联合国大会代表。
  1974年福特总统当政期间,邓波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加纳女大使,两年后又担任国务院礼宾司司长。对于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担任此要职的女性,福特总统的评价是“一流”。在里根时代,邓波儿一直任职于美国国务院。1989年,她又被老布什任命为驻原捷克斯洛伐克大使,任期3年。
  1977年4月,秀兰·邓波儿来中国访问。直到那时,中国观众才在电视中认识了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电影童星。此后,随着邓波儿系列电影在中央电视台的播映,迟到了40年的“邓波儿旋风”很快席卷了中国。   一生最满意的角色
  不论是演员还是外交官,邓波儿都做得相当出色,而在家庭生活方面,她也是个幸福的女人。她曾对记者说,“这一生最令我满意的角色是妻子和母亲。”
  邓波儿17岁时,嫁给了中学同学的哥哥、美国航空兵约翰·阿加。阿加婚后酗酒无度,多次酒后开车被捕,并且一心想进入娱乐圈当演员,这使邓波儿很失望。四年后这段婚姻宣告破裂,当时他们的女儿苏珊才两岁。
  1950年,离异后的邓波儿前往夏威夷散心,遇到了企业家查尔斯·布莱克,查尔斯居然没有看过她主演的任何一部电影,这让邓波儿万分吃惊。于是,她托老朋友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调查,胡佛给查尔斯下的结论是“像苹果酱一样毫无杂质”。
  1950年12月16日,邓波儿与查尔斯结婚,从此过着幸福恩爱的生活,直到2005年查尔斯去世。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邓波儿说道,“这一生我获得的最大奖赏就是我和查尔斯童话般的婚姻生活。”她和查尔斯育有两个孩子。也曾有记者问她,这一生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她的回答是:“我的三个孩子和我的孙女们。”
  2006年1月29日晚,第12届美国演员公会奖在洛杉矶圣殿礼堂揭晓,邓波儿被美国演员公会授予终身成就奖,以表彰她在演艺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在人道主义事业方面作出的贡献。美国演员工会主席梅莉莎·吉伯特在致辞中说,“我想不出有谁比秀兰·邓波儿更适合接受今年的终身成就奖了。她对美国娱乐事业作出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她对全世界的贡献更是鼓舞人心。她的生活是如此不平凡,在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作为一个演员而家喻户晓。此后她又作为一名外交官为国家服务30年。每件事,她都努力去做,而且一定要做好。她向人们展示了优雅、智慧和果敢,当然还有同情心和勇气。她是我孩童时的偶像,至今仍是。”
  在当晚的颁奖仪式上,邓波儿对台下的观众开玩笑说:“对于那些想获得终身成就奖的演员们,我的建议是,要尽早出道。”对当今的年轻人,她的建议是:“要做一个勇敢和纯洁的人。要听从你自己内心的召唤,不要受外界影响,要做一个真我。”
  退出政治舞台后,邓波儿在美国加州伍德赛德镇一处可以俯瞰旧金山湾的西班牙式山顶花园住宅安度晚年。与猫狗为乐,以园艺、高尔夫球为趣,还喜欢养马骑马,并收集与她有关的所有纪念品和影片来消遣时光。
  邓波儿为自己精彩的一生感到骄傲,她对媒体说,“我是一个卓有成绩的幸福女人,也是幸运的女人。如果还能再活一遍,我不会对我的一生作任何改变。”
  天使虽然离去,但世界不会忘记,那个有着蓝眼睛、卷毛头、甜酒窝的小女孩永远定格在人们心中。
  编辑/纤手暖
其他文献
60岁本来是抱孙子当奶奶的年纪,但是,养育了30多年的独生女不幸意外身亡。这对已经满脸皱纹的盛海琳来说,无疑是一辈子最大的打击。曾经一度感觉“生不如死”的她为了从痛苦境遇中走出来,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做试管手术,希望借“重生”来拯救自己的下半生。最终,这位花甲之年的“失独”母亲经历千辛万苦诞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打破了生育极限成为中国最高龄产妇。“惊世之举”的背后,有着太多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悲
期刊
多才多艺的父亲印象  现年47岁的陈鹏军和他的八旬老父陈芸生活在河南洛阳市嵩县车村镇,这里层层山峦,每条山路都九曲十八弯。小时候,陈鹏军常常被父亲架在脖子上,跟着父亲翻山越岭上班去。父子俩饿了就吃用玉米面和野菜做的窝窝头,渴了就喝山脚下的溪水。  父亲陈芸有文化,多才多艺。陈鹏军4岁那年,第一次见到了照相机。那天,陈鹏军正和村里的孩子玩,二姐跑过来对他说,“爹要给咱们照相啦!”陈鹏军和二姐跑进院子
期刊
曾经被匆忙的日子赶着向前跑,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充满斗志。跑着跑着就出现了问题,身体上的种种不适,情绪上的低迷,那样的日子,终是把人累焦了。  决定慢下来,来过一份美好的慢生活。  每天睡到自然醒,醒来在如水的音乐旋律里,慢慢地享受一顿美味的早餐。文档里的那些要写的稿子,暂且放着吧。有心情了养花种草看天看地。那样的日子,真的很好。一段时间下来,熬夜造成的黑眼圈儿没有了,体重呈直线上升状态,脸色也红润
期刊
落魄女老板,在大山里发现商机  2006年10月,一个消息在河北赞皇县口头村传得沸沸扬扬,一位女老板要把石家庄市区户口迁到这个穷山沟里来,而且一分土地也不要。当地是国家级贫困县,人均收入一年只有2000多元,村民都想外出打工,崔雪琴为啥偏要从繁华省城来到这里?大家都非常惊讶。  更让村民感到蹊跷的是,来到山里后,崔雪琴天天挎个竹篮子,说是要上山找一种树叶,直到现在她每年都要上山去找。但即使发现了这
期刊
妻子欲去美国抗癌,名校儿子拒绝陪读  2012年12月12号,北京。细碎的雪片轻轻落在脸上,却似割着肌肤。没有恬静,只有烦躁,没有暖,只有痛。那天,郎永淳已先被医生告知,PET敏感地检出妻子肝脏上有异常,这极有可能意味着,已经做完乳腺癌治疗两年的妻子,乳腺癌已经肝转移。这样的转移生死攸关,闯过去,就能再延续五年的生命,闯不过去妻子的生命可能会在2015年终止。妻子能承受住吗?儿子会有怎样的反应??
期刊
退隐歌坛多年的“黑豹”乐队前主唱秦勇,不久前突然携新专辑《一起长大》重返大众视野。当年那个披着长发赤膊玩摇滚的“另类青年”,此时已是衣装整洁的沧桑慈父。原来,这位摇滚巨星当初悄然退出歌坛,是为了全力拯救智障儿子!这些年他携子四处求医,陪孩子做康复训练,还为了赚钱而开办家具厂,并充当送货师傅……从2005年在当红时隐退,到2013年带着写给儿子的歌重返歌坛,秦勇书写了一段父爱如山的感人故事,也为儿子
期刊
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就此启动。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前期展开的调查显示,“单独”二胎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将影响一千五百万至两千万家庭。  “生还是不生?”这个新诞生的问号,被抛进了上千万个中国家庭里。根据媒体的调查,对于生育第二个孩子的理由,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是“一个孩子太孤单,给孩子一个伴儿”,有
期刊
午夜时分,睡得正香,电话忽然响起来。接起来,还没开口,就听到闺蜜文雅的抽泣声:“梅子,我想离婚。”  文雅想离婚?怎么可能。几个小时前,老公还将她当成幸福楷模对我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呢。  “陈平太过分了,这日子,真是过不下去了。”  文雅的哭诉中,我渐渐听清原委。她家小宝一个小时前突然发起高烧,打上退烧针后体温很快降了下来,陈平却发起了脾气,说孩子突然高烧是文雅一手造成的。  “今天上午,我看天气好
期刊
“单独”家庭生不生二胎?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甚至无所谓好与坏,只是更多了一种生活的选择而已。生活是多样的,幸福的感觉也是多样的。如果说生不生二胎是关乎个人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的自主选择,那么每个人各自不同的“幸福感”就是这种选择的权衡标准。  面对幸福的纠结,不妨先理清下面这些问题:1.为什么要生二胎?是为了养儿防老,给孩子添个玩伴,还是公婆需要传宗接代?2.你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吗?充分考虑现实问题
期刊
我对小孩子的爱大概是与生俱来的,仅有的耐心和好脾气全都给了软软糯糯的小宝贝。当儿子渐渐长大,过了成天缠在我怀里的年龄,我便迷上了表弟家的小baby,隔三差五就跑到人家家里去抱着那个小宝宝亲个不停。每当这时,弟妹就打趣我:“姐,你这么喜欢小孩,就再生一个呗!”  要两个宝宝确实是我的心愿。之前就一直关注着媒体上关于二胎政策有望放开的消息。可以说,我属于眼巴巴地盼着“单独”二胎政策出台的人群。作为最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