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正常颈椎管率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应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法,抽取新疆5个市(喀什、和田、吐鲁番、哈密、伊宁)健康成年人群脊柱样本,收集维吾尔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正常颈椎侧位 X 线片,测量并统计颈椎 C2~7各节段椎管矢状径(a)及与其对应的椎体矢状径(b),并换算成颈椎管率(a/ b)。结果新疆维吾尔族的平均颈椎 C2~7节段(除 C4稍低于 C5节段外)椎管率呈现从高到低的趋势;不同性别间的椎管率在颈椎C2~7节段男性明显小于女性( P ﹤0.05),不同性别间的椎体矢状径在颈椎C2~7节段男性大于女性( P ﹤0.05),不同性别间的椎管矢状径在颈椎 C2~7节段女性与男性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维吾尔族不同年龄组的颈椎管率在 C2、C3、C4、C6、C7节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不同年龄组颈椎管率在颈椎 C5节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组的椎管及椎体矢状径在颈椎 C2~7节段女性与男性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颈椎管率的相关测量结果揭示了新疆维吾尔族正常颈椎管率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基因学研究新疆维吾尔族颈椎管率的解剖学和遗传学的特点提供统计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