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建筑教育方法论重构建筑学新体系——基于宾夕法尼亚大学“高等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的反思

来源 :建筑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fe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笔者在2020年秋季学期执教宾夕法尼亚大学“高等建筑设计”课程过程中得到的启发与遇到的问题,提出当代的高等建筑教育应转向为设计研究的平台,聚集并孕育能够面对建筑学发展需求的人才,关注建立有实践意义的设计方法论,让理论、设计方法论、和实践成为一个相互迭代的整体才能真正推动建筑学的发展,从而重构一个积极并充满活力的建筑学新体系.
其他文献
从资源代谢系统观点出发,探索乡村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方式及乡村住区空间优化设计方法,是实现乡村转型的重要措施.在阐明乡村资源代谢的内涵属性与空间特征、资源代谢系统与乡村住区空间互动机制的基础上,从连接生产生活系统的资源利用、基于资源代谢机理的空间操作、“空间、技术、社会”三位一体三个方面,提出适应资源代谢机制的乡村住区构建模式.解析依据资源互补实现功能空间布局的北京留民营生态村、整合生产生活系统的陕西石家村“四季房子”、融合水循环代谢流动的广东莲麻村公共空间更新三个典型案例,探索融入资源代谢理念的乡村住区空
在当今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从而导致死亡率和经济成本大幅增加,预计到2040年,全世界髋部骨折的负担将达到3.19亿[1].股骨粗隆间骨折占髋部骨折的50%,骨折后1年内死亡率高达15%~20%[2].手术治疗在恢复及保持运动能力的同时还可预防相关并发症,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由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常伴有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肺病等基础疾病,患者手术耐受性及术后恢复情况较差[3].为了保证手术质量及术后恢复情况,加速患者快速康复,因此需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目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