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色差计新技术的溶液颜色测定仪在注射液检查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新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0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溶液颜色检查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比色液目视法,本文详细介绍了新一代色差仪的原理和特点,对仪器技术指标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提出了色差计法在注射液检查中的优势,详细列举了色差仪新技术在各类注射剂溶液颜色检查中的应用,包括采用比色液目视法检查的注射剂、中药注射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中收载的颜色超出标准比色液范围需另配对照液的17个品种注射剂以及一致性评价中要求与参比制剂比对的注射剂,认为仪器法可以更多地用于注射液颜色检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sLRP-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6~1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首次确诊的ACS患者315例,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浆中sLRP-1水平。依据sLRP-1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低sLRP-1组(1.09~3.73 μg/ml,107例)、中s
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是否破裂与斑块内在特性密切相关。斑块脂质核心增大、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帽变薄及血管钙化极易导致斑块破裂。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可发生表型转化,转化为巨噬细胞样细胞、泡沫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样细胞等多种类型,进而影响斑块稳定性。本文主要介绍VSMC表型转化及其与AS斑块稳定性之间的联系,为稳定AS斑块提供新的策略。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尿酸刺激对成纤维细胞骨桥蛋白(OPN)表达及细胞增殖、凋亡、胶原蛋白分泌的作用。方法培养原代人心脏成纤维细胞(HCF);按照不同尿酸刺激浓度对HCF进行分组:尿酸0、5、10和15 mg/dl组;刺激48 h后进行以下实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OP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oll-1的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OPN、α-SMA、Coll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与病毒感染诱发的心肌炎症反应相关,但具体发病机制仍未明确。目前多个研究发现,部分微小RNA(microRNAs)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可出现显著上调或下调,提示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内旋磨术(RA)后随访期间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1年1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行RA治疗的191例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每年对患者进行电话或者门诊随访MACE事件,根据是否发生MACE事件分为MACE事件组(34例)和无MACE事件组(157例)。应用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明确MACE事件出现的危险因素;并以受试者
近年来,益生菌类微生态制剂发展迅速,为保证行业正常发展,使益生菌制剂安全有效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国对益生菌制剂的质量标准问题日益关注.益生菌的质量标准是组织益生菌生
目前,国内外利用真实世界研究对已上市的药品进行安全性评价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本文讨论了利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对中成药上市后进行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研究类型,并分析了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和Meta分析3种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在中成药上市后安全性评价中应用。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SGLT2)在血糖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SGLT2抑制剂除降糖作用外,还可以改善心血管事件,延缓肾脏疾病进展,是一种多效性的新型降糖药。该药半衰期长,适合单次给药,其主要不良反应为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感染,安全性好,药物相互作用少。本文从SGLT2抑制剂的药理学、临床应用、安全性、药物相互作用及特殊人群使用进行阐述,以期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借鉴。
目的:研究六棱菊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为该药用植物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等炎症模型,评价六棱菊提取物对急、慢性炎症的药理活性。建立二甲苯致摘除双侧肾上腺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摘除双侧肾上腺小鼠足肿胀模型,判断其抗炎作用是否依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系统,测定足炎性组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除低剂量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六棱菊提
纳米药物因其新颖的理化特性已成为医药研发的热点领域。然而,粒径微小、形状和表面的性质也决定其容易通过血脑屏障、神经末梢等途径进入神经系统,存在潜在的神经毒性风险。目前,国内外对纳米神经毒理学的研究并未跟上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纳米药物神经毒性风险评估尚未形成特异性的指导原则和评价策略。本文详述了纳米药物或纳米颗粒的神经毒理学研究进展,涉及纳米药物或纳米颗粒进入神经系统的各种途径、神经组织分布特征、神经毒性作用机制等。提出纳米药物临床前风险评价策略的分级评估系统,即在表征纳米颗粒理化特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