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户外真人秀节目《跟着贝尔去冒险》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190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GOPRO是一个比火柴盒略大的方形摄像机,它可以通过手柄、头盔和手腕等各种辅助工具安装在身体的各个部位,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记录你觉得有意思的画面。而随着GOPRO设备在户外真人秀节目中的大量出现,我们不得不思考微型摄影机GOPRO对我们的影视制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文从制作环境、节目成本、节目表现力,以及观众的心理需求等方面,对微型摄像机GOPRO设备在《跟着贝尔去冒险》节目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叙述,为微型摄像机GOPRO能够更好地参与更多的节目叙事提供借鉴。
  关键词:微型摄影机;GOPRO;户外真人秀;叙事
  刚过去的2015年中,明星们跑来跑去,追来追去的画面甚是热闹,成就了电视荧屏上一道亮丽的“奇观”。《奔跑吧,兄弟》、《全员加速中》、《旋风车手》、《跟着贝尔去冒险》等等,各种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俨然成为各家电视媒体争夺观众的主力军。
  其中,由著名探险和求生专家贝尔·格里尔斯,携《最强大脑》节目主持人蒋昌建与八位明星的亚洲首档自然探索类纪实真人秀节目《跟着贝尔去冒险》尤为突出。节目深入“奇、险、美”的贵州荔波和帽兰喀斯特地貌区,完成荒野探险之旅,惊险刺激、跌宕起伏的内容情节,融合了徒手攀爬瀑布、悬崖速降等一系列户外运动,以及户外寻找事物等生存技巧,为火爆荧屏的户外真人秀栏目进一步开拓了发展空间。
  当观众们在饶有兴致地观看节目的同时,是否注意到了节目中陪着明星们上山下水的一个存在呢?相信对于热爱运动和探险的人都知道它,这就是微型摄像机GOPRO。
  说到GOPRO,最早的版本是由尼古拉斯·伍德曼在2004年推出的,当时第一款产品名为“Hero”,它还是一款可穿戴的35mm胶片相机,在2006转投数码产品,它依然延续着Hero的名号。短短10多年的发展,经历几代产品的完善,GOPRO已经成为行业里的标杆。
  该公司在2014年推出GOPRO Hero4系列相机,在最高配的版本上,可在4K解析度下获得了30fps的标准画质,实现真正地拍摄4K高清大片。同时,在2.7K分辨率上支持到了50fps的流畅画质;在最常用到的1080p格式,GOPRO Hero4更是大胆地开放了120fps。在视频方面,GOPRO已经能够达到较为专也的水准,基本能够满足电视播出所需标准。当然,不只是在视频方面,在录音、图片等方面,GOPRO的变化也更趋专业化。这也为微型摄像机GOPRO能够参与节目的制作过程提供了基础。
  当然,上述这些参数的出现并不是节目创作人员选择GOPRO设备的主要原因,那GOPRO作为一台尺寸为58×40×21mm的非专业微型摄像机来说,为何会出现在《跟着贝尔去冒险》的节目中呢?
  1 契合节目的拍摄环境
  首先,户外真人秀节目《跟着贝尔去冒险》较之《快乐大本营》、《中国好声音》等娱乐节目,脱离了室内环境的局限,嘉宾所处的环境是山野、丛林、湖水、瀑布等非安排布置好的自然环境下。自然环境复杂多变,拍摄制作的难度也变得不可预测。以往电视节目制作中采用的广播级设备,体积较大、笨重、价格昂贵,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节目的制作需求,使节目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跟着贝尔去冒险》第一期中,贝尔以及嘉宾坐在直升机上要进行跳水,直升机舱的空间狭小,并不适合摄像机扛着机器进行拍摄,而微型摄像机GOPRO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GOPRO设备能够借用吸盘附件固定在直升机上,既不会影响嘉宾们的表现,又能够较好地记录下机舱内的环节。当然,GOPRO设备还可以借用胸带附件佩戴到嘉宾的身上,节目中也是这么做的。在接下来的嘉宾跳水环节,GOPRO设备便是跟随者嘉宾跳下了直升机。设备配备了60m防水防摔外壳,第一时间记录下了嘉宾们落水时的真实表情,对于拍摄的独特视角这一项来说,广播级的专业设备是不能比的。另外,其还配有固定支架、车载吸盘、手持手柄、头盔云台、腕带等丰富的附件,以适应各种极限环境下的拍摄要求。GOPRO作为极限运动专用相机的代用词,能够在冲浪、滑雪、极限自行车及跳伞等极限运动中被广泛运用,在《跟着贝尔去冒险》这样的环境下拍摄更是不在话下。
  2 节省节目制作成本
  户外真人秀节目拍摄环境是在户外,而且是真实的纪录,也就使其制作方式与其他真人秀节目产生了很大的区别。户外真人秀节目采用的是多机位大后期的制作方式。这种制作方式的特点是:首先,拍摄成本高。户外真人秀节目为了能够吸引观众,达到娱乐的效果,每个环节都行进行戏剧化处理,这也就要求节目组对外景、道具等所有元素进行设置,同时还要保证嘉宾以及工作人员在野外环境下的人身安全,成本自然是水涨船高。其次,也正是因为拍摄成本高,也就造成了节目二次补拍难度和成本较大,拍摄中往往需要一次拍全所需要的镜头。特别是在“真实”表现参与者的行动、情绪等情节时,更要求创作团队一次性拍摄完成。拍摄现场一些关键情绪、情节会稍纵即逝。毕竟空镜头可以补拍,但规定情景下的人物动作表情无法还原。而GOPRO设备的加入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在《跟着贝尔去冒险》的片尾字幕中,有26位摄影师的参与,也就是至少有26个机位参与其中,如果没有大量GOPRO设备参与到创作中,节目组肯定会需要更多的摄影师和设备以保证拍摄的效果。而一台GOPRO的价格相当于一台sony EX280设备的1/10,大大降低了设备方面的投入。另外,嘉宾的身上佩戴着一台GOPRO,这也就相当于嘉宾也变成了摄影师,而他们也将会在第一时间以其他摄影师无法捕捉到的方式和独特视角拍摄下自己的表情及动作,为节目的后期制作提供充足的素材,避免了后期补拍的麻烦。
  3 增强节目表现力
  真人秀节目的表现力来源于真实,包括参与者的真实表现与情节的自然展开、场面的纪实还原以及声音画面的记录等等。摄像机在拍摄的过程中,一般与参与者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证参与者在忽视镜头的状态下呈现相对自然的状态。当然,为了保证画面的美感和视觉冲击,肯定会进行一定的场面调度,甚至采用多机位的拍摄方法来帮助后期剪辑。但是,参与者的真实状态才是整个节目的表现力所在,也是真人秀节目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GOPRO设备的存在正好为真实的节目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首先,GOPRO的摄影不需要摄影师的控制,只需要找好位置,将设备安放在找好的位置上就可以了,不存在则人为的控制。其次,GOPRO可固定在嘉宾的头上、胸前、腿上等等,这些镜头可以作为嘉宾的主观镜头呈现在节目中,像是在《跟着贝尔去冒险》第二期和第三期中,嘉宾在瀑布中攀登或是速降,水流的冲刷,陡峭的山崖,如果只是通过摄影师的镜头在旁边静静地观察,也许观众不会很好地体会到嘉宾们的不易。这时固定在嘉宾头顶和胸前的GOPRO设备很真实的记录下了整个过程中,嘉宾们的真实反应,也有主观性的镜头。这些真实反应能够较好地参与到节目的叙事中,既增强了节目的视觉冲击力,又增强了节目的情感感染力,可以说GOPRO设备的应用为整个节目的表现力锦上添花。   4 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
  一个好的真人秀节目,首先应该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是一个让观众看了有亲切感、有共同感、有实在意义的“秀场”。观众在看一些电视节目时,都会用自己的眼光以及判断来想下一步该怎么做。这种思维就是所谓的替代式参与心理。而真人秀节目通过真实的表现,能充分突出观众的替代式参与心理,因为观众无法真实参与到节目中,所以只能用这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参与性。如今,每个人都怀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理想,可是现实无奈。还是只能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做着自己的工作。而户外真人秀的拍摄环境有森林、瀑布等,给观众带来了很多的心理上的慰藉。这样的参与感又正是GOPRO设备所能够带给观众的。在现实生活中,GOPRO被很多人都用来自拍,也被冠以了“自拍神器”的称号。其实,在《跟着贝尔去冒险》节目中,嘉宾们就是拿着GOPRO设备来拍摄自己去野外探险的过程的。那么,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体验的是节目中嘉宾的一种状态,而且这种状态又正好能够满足观众的参与感。因此,这些主观镜头中的一些画面就会给观众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极大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
  《跟着贝尔去冒险》只是众多户外真人秀节目的一个,而微型摄像机GOPRO也并不仅仅是在《跟着贝尔去冒险》节目中出现过,《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二十四小时》等,户外真人秀节目中都存在着它的身影。GOPRO也已经不再是极限运动的专属,普通消费者也为它着迷。而随着它参与到户外真人秀节目的专业制作中,参与到节目的叙事中,微型摄影机的潜力变得不可预测,相信在以后的节目直播中我们也会看到它的身影!
  参考文献:
  [1] 尹鸿,陆虹,冉儒学.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元素分析[J].现代传播,2005(5).
  [2] 冯佳,侯俊.浅议户外真人秀栏目《跟着贝尔去冒险》的发展[J].当代电视,2016(1):68-69.
  [3] 友藏.小小GoPro的大大世界[J] .移动信息,2014(10).
  [4] 张栋.电影中主观镜头的运用与观众的观影体验[J].新闻研究导刊,2015,6(7).
  [5] 耿磊.论真人秀节目的剪辑要点[J] .新闻传播,2015(3).
  作者简介:姚久扬(1989—),男,山东五莲人,硕士,上海政法学院纪录片学院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纪录片创作,影视后期,现代教育技术。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艺术创作中,作品,展览场域,观众,一直是艺术创作者除作品本身外考虑的最多的三个因素。从传统的只是把作品展示在展台,观众围观来看的展览方式发展到根据展览现场来制作,布展作品,期间也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本文是本人在湖北美术学院2011级陶艺班进行的实验性教学,针对以上的三大要素进行的对展览空间,观众展览互动,展览空间与创作空间的关联性而展开的一系列教学尝试,并进一步对教学结果进行进一步的
期刊
摘 要: 《产品设计》这门课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述的是产品的外观设计,即产品的形象设计。产品的形象作为一种媒介,不仅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与购买,而且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也与消费者密不可分,尤其是具有个性化外观设计的产品,可能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喜好。所以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而言,只有将好的设计思路及方法运用到产品外观设计之中,才能
期刊
摘 要:近年艺考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全国艺考大军逐年的上升,学习声乐的考生比例也不断地增加,从音乐联考,学前教育到播音主持,影视表演等专业面试都涵盖了声乐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声乐作为音乐术科面试的必考项目或者是传媒类面试的加试项目,已经成为广大考生通往音乐艺术殿堂的必考科目。笔者经过教学研究发现在自然阶段到不自然阶段的声乐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真假声的问题,通道问题、呼吸以及支点的问题,笔者提出一些
期刊
摘 要:游戏是一种思维活动,游戏的构思以及游戏中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积极思维过程。通过互动游戏艺术活动策略,激发幼儿科学兴趣。让幼儿通过游戏互动获得数学体验,形成自我意识,自我认知的科学情趣和奥秘。  关键词:小班科学;互动游戏;艺术教学;案例  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游戏对儿童来说,是一个积极探索客观世界的过程。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幼儿
期刊
摘 要:随着新世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设计行业已逐渐步入全面改革的新时期。图形创意作为设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图形创意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中的主干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习惯,学会从生活中积累经验与知识,发觉各种创意性元素,在学习与创造中不断架构知识体系,提高多视角观察、理解与表现内容主题的设计能力,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强化学生的创意水平。从一定角度去讲,图形创意课程的多元化创意
期刊
摘 要: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回归纯朴生活方式的渴求,应将农业与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以文化为核心的创意农业产业——“田园归隐”。“田园归隐”将重现魏晋风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田园地产和文旅休闲,以主题雅集的形式让都市中的人们回归自然,发现人生的价值。  关键词:田园归隐;都市生活;变迁;魏晋风流  1 隐逸——都市生活方式的变迁  1.1 隐逸观念再次盛行  对于居住在现代都市中的人们来说,随着收入的逐
期刊
摘 要:通过内容的生活化、环境的生活化、材料的生活化等活动策略,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美术手段表现周围的生活世界。让幼儿在生活中“动”起来,感受生活、融入生活,获得美的体验,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它注重让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回归幼儿生活,回归真实世界,回归幼儿自我。它强调让幼儿学会生活,热爱生活,珍惜拥有一切美好的事物,认识自己的能力,愉快地进行创造、表现、体现自身价值,健康充实地成长。  关键词:材
期刊
摘 要:教育软件首先是一种工具,是依附于硬件设备而体现功用和价值的工具。人和工具交互的维度在一种演化的动态发展中,人机交互当前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跨维度交互。跨维度交互既是阐述人与工具交互状态发展当前时代的一种整体性定义,同时又是对当前人与触屏终端交互的直观描述。教育类触屏APP的特征之一就是跨维度交互,教育类触屏APP交互设计需要从跨维度交互的角度去思考,将设计思维与跨维度进行结合。  关键词:交
期刊
摘 要:歌仔戏在海丝文化圈中的跨界传播活动,建构了海内外闽南族群共有的情感经验和共同的文化记忆。“陈三五娘”作为发生在泉州与潮州两地的民间传说,随着古今海上丝绸之路向海内外传播,渐渐成为闽南戏曲文化圈的重要表征。其既是老歌仔戏的“四大柱之一”,又经过当代文化人的精心改编而注入现代性元素,进而成为现代剧场精致歌仔戏的典范代表。不仅如此,其还与新兴影视媒体联姻,曾被多次改编为歌仔戏电影与电视歌仔戏,影
期刊
摘 要: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丝绸打开了西方的大门,同时佛教也通过这条丝路传入东方。佛教受到高度重视,在不同时期兴建了大量的寺庙,并多以皇家建筑和装饰方式为蓝本,体现威严之感。文章从丝织业发达,并极具装饰代表性的唐代入手,通过研究寺庙中常用装饰丝织品的种类、形态、特征等,探索寺庙装饰用纺织品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唐代;寺庙;装饰;丝织品;禅式风格  鼎盛时期的唐代,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共同促进下,
期刊